“读”书三味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告诉我们“读”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点明了小学生最核心的语文素养,那就是“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读”的教学,提出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读”应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末,要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读”的机会,将“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将“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动听、最美的声音。
  一、围绕主要问题,让学生“读”中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无需太杂,太细,避免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师要让学生多读,把“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抓手,给学生一个主要问题,领着孩子走进文本,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受,“读”懂文章。比如,《我的“长生果”》(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在理清课文思路后,让孩子们围绕着一个重点问题展开这节课的教学: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作者对书的痴迷?让孩子们轻声读书,找出有关语句,等孩子们把句子找出来后,再引导他们有感情地读句子,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书的痴迷;然后,围绕重点词语,揣摩作者的心境,入情入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对书的喜爱。当学生真正把作者痴迷书的神情“读”出来了,也就真正在“读”中理解了课文,此时,老师任何的讲解都是多余的,苍白的。
  二、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读”中感悟
  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读,深入到字里行间去读,要让学生读出人物性格,读出人物情感,而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读,不是浮在水面上的读,不是走过场的读,更不是为了证明“学生读了”的读。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把重点词找出来品一品,或者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感悟一下,渲染一种气氛给学生体会一下,把学生带入文本。当学生入情入境之后,再让他有感情地读一读,美美地读一读,这时,同学们就很自然地悟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情感。
  想起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里有这么一段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显然,这段话写出了总理工作劳苦、认真的高尚品德,如何通过“读”来帮助学生感受这一光辉形象,在理解了“审阅”这个词语之后,王老师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个重点句,以此来感悟总理形象。
  其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了今晚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男同学齐读这段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其二:夜深人静,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另外一份文件。只见——(女同学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其三: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周总理还是坐在写字台前,翻开了今晚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全班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这样,抓住课文重点语句,通过多次创设情境反复涵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刻领悟文字里的意蕴,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拓展想象,深入感受总理一夜的劳苦,感受总理一心为民的伟大人格。这样的读,才是有效的读,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三、紧扣课文中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师要善于紧扣课文中心,把握课文情感基调,在引导学生品读语句的过程中读出课文蕴含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讲得多精彩,而是学生读得精不精彩,学生理解得透不透彻,情感的共鸣有没有到位。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任务,不是分析,不是告诉,而是启迪,引领,引领学生美美地去读书,在优美的朗读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优美的朗读中情感得到熏陶。
  《七律长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这首诗的主旨是讴歌红军长征途中表现出现来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把握住这个教学重点之后,我借助圖片展示五岭山脉的连绵不绝,乌蒙山的气势磅礴;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飞夺泸定桥这场战斗的悲壮,通过创设这些情境,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视觉效果。然后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师生承接读等方式,读出藐视五岭山脉、乌蒙山的乐观、豪迈,读出巧渡金沙江的欣喜,读出飞夺泸定桥的悲壮,让学生在激情朗读中体会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毛泽东主席的博大胸怀、豪迈气概。同时,在激情的朗读中内心的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先生曾经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其中就包括了“读好书”这三个字。把书读好,学生的脸上就有了亮光;把书读好,学生的眼里就有了神采;把书读好,学生的声音里就有了小桥流水的委婉、大江东去的豪放……在课堂上,没有比读更好的表达了,没有比读更动听的声音了,“读”让学生成了真正的、鲜活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然而,针对小学生的体育分层教学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体育教师如何正确对学生分层、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以及进行分层教学、如何对学生评价都会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基于此,笔者就“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有效实施”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究,希望能给
【摘要】在新时代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对于今后的初高中及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故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创造性、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
中职学校思政课存在纯粹的理论讲授、套用老旧的故事的现象,中职学校的职业素养课是思政课的分支,结合思维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准职业人,在案例教学的运用颇有特色,值得借鉴,让我们一同探究案例的使用策略。  一、现状引发思考  1.被动接受,被动教育  笔者在中职学校听思政课时,发现大部分老师还带着“马克思主义老太太帽子”(纯讲授),还沿用书本里的案例,套用老旧的故事,学生索然无味的听,极少参与到思政课程当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的开展,把研学课程纳入教育教学的范畴,促进研学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语文是最重要的人文学科,让研学旅行与语文课程相结合,设计多元化综合性学习活动,突破时空局限,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学习语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2020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将于10月19日-21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会议邀请到马来西亚原国家旅游部部长黄燕燕,中国教育部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旅研究院生态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马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必虎等专家学者,以及各地研学旅游机构代表、研学营地代表、教育行业代表,全球7个国家20余个省份的300
【摘要】写作在英语四大技能中最能体现学习者的综合英语水平。近年来国内英语写作研究表明,中国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仍处于中下水平。本文主要从词汇、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错误;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英语写作研究表明,中国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仍处于中下水平。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写”列入了英语语言
一、现状与分析  户外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每次建构游戏,幼儿都会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一定建构技能,会恰当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熟练运用接插、排列、组合等技能进行综合搭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根据经验进行想象搭建,有助于挖掘幼儿潜能,帮助幼儿成长。《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防治工作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解决小学生出现的厌学、自私、懦弱、不思进取等心理缺陷问题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成因有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为避免小学生出现心理缺陷,应加强教师对其的关爱,在正确引导基础上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开展家校合作,共同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对小学生心理缺陷的形成进行有效的预
由揭阳市人民政府推荐,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审核,揭西县已达到“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标准。根据省人民政府授权,决定授予揭西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并颁发牌匾。  希望揭西县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现代化教育教學能力,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机制与课程体系,推进国际及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更高层次提升
【摘要】正所谓“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无论多少,每个学科都有学困生的存在。特别是数学科,其独特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学困生。本文针对数学科中学困生形成的部分原因结合微课的优势介绍在小学数学科借助微课转化学困生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微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每个学生”当然也包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