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是什么飞机?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作战推动轰炸机快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大规模空中作战已经出现,从而成为轰炸机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个时期,对于轰炸机发展起到极大推动的当属意大利军事家、“空权论”创始人杜黑,他主张“一支独立空军应当主要由轰炸队构成”。

  在杜黑理论影响下,以轰炸机为核心加强空中进攻力量建设成为欧美国家的普遍选择。包括英国、美国、苏联、德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研制了专用的轰炸机。二战前夕,苏联的轰炸机一度占到了作战飞机总数的60%,德、意、英等国也达到了50%左右。

  今天,传统的战术轰炸机,已经越来越被多功能战斗机所取代;而许多广为人知的著名战略轰炸机,如B-52,B-1B等,也在重新寻找自己的战场定位。
  空中力量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空中力量还不可能独立赢得战争胜利。此后空中力量的发展,特别是轰炸机的发展由战前的狂热回归理性,逐步走上了轰炸机与战术飞机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比之前,这个时期的轰炸机已经采用全金属材料制造,装备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载弹量也从几百千克提升到几吨,甚至超过10吨,能够完成数千千米的远距离飞行,比较知名的如美国的B-17、B-24、B-29轰炸机,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苏联的SB-2、图-2轰炸机等。

二战后到上世纪80年代:喷气式轰炸机的春天


  二战结束后,英国、美国、苏联等国也开始大规模研制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的轰炸机。这个时期的轰炸机飞行速度大大提高,最终突破了声速,出现了超声速轰炸机;携带武器的数量达到了十几吨甚至几十吨,并且武器的种类从普通炸弹扩展到巡航导弹、核炸弹、核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反跑道炸弹、子母弹等更多的类型;飞机的外形也从普通的气动布局发展到后掠翼、变后掠翼等。
  与此同时,轰炸机也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战术轰炸机,另一个是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可携带原子武器,进行超远距离飞行;战术轰炸机则向着高速度、超低空、强突防能力等方向发展。而现代轰炸机主要向战略轰炸机方向发展。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轰炸机有苏联的图-16、图-95、图-22、图-160等,还有美国的B-47、B-52、B-1等,以及英国的“火神”和“胜利者”。

  20世纪80年代,美国正式开始研制隐身轰炸机,最终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种隐身轰炸机——B-2轰炸机。

20世纪80年代至今:隐身技术成为最大亮点


  上世纪80年代后,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不仅继承了轰炸机巨大的载弹量、作战半径以及航程之外,还依据现今信息化、导弹的发展,战略轰炸机具备进行电子战、信息战,以及依据导弹的远程精准打击,这使得战略轰炸机拥有更为巨大的作战半径以及战略威慑能力。
  当今世界,拥有轰炸机的国家仅有美、俄、中三國,以中国的轰-6K、俄制的图-160以及美国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为代表,轰炸机的数量和质量也已经成为衡量大国军事能力的重要指标。这其中,尤其以美国的B-2隐形轰炸机性能最为优越,可以说是达到了轰炸机技术发展的新高度。
  由于B-2造价高昂,美国目前已经开始研制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命名为B-21,未来将与B-2形成搭配,打造一支全部由隐身轰炸机构成的轰炸机队伍。

为什么要隐身?


  众所周知,轰炸机在战场上遭受的最大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敌方的地面防空力量的打击,二是敌方战斗机的空中拦截。因此,轰炸机要想在战场上生存,除了要飞得快、飞得高之外,还要降低被对方发现的可能性,即降低自身的可探测性。由此,主要针对雷达的隐身轰炸机开始出现。

中国轰炸机发展:时间短、进步快


  中国在国民党政权时期就有了轰炸机,这些飞机有的是从国外引进的,也有的是国民党的兵工厂制造出来的。
  1957年,当时的苏联根据中苏协定,向中国转让了中型轰炸机图-16的制造权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中国开始生产轰炸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消化,中国的航空技术人员试制出了第一架国产轰炸机,并为之定名为轰6飞机。1958年9月27日,第一批轰6飞机试飞成功,批量生产后交付部队使用。中国空军终于装备了国产的轰炸机。
  改进型的轰6于1963年试制出样机并定名为轰6甲。轰6甲的研制过程,锻炼了中国的航空技术人员,并开始了中国研制轰炸机的历史。到70年代,该机上装备了第二代自动领航系统、电子计算机、多普勒雷达、自动驾驶仪等。   2016年,时任空军司令员马晓天曾表示,中国空军“正在发展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几年过去了,虽然传说中的“轰20”依然没有现身,但是相信距离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轰6型轰炸机至今仍是中国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

放眼未來:轰炸机仍将不可替代


  自诞生以来,轰炸机曾经历了与战术飞机和弹道导弹的反复竞争,最终在这种竞争中保持了一席之地。相对于战术飞机,轰炸机具有更远的航程、更大的载弹量和更强的心理震慑效果。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轰炸机仍将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一些国家竞相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探索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高超声速飞行器依然面临两方面的问题:
  一

  材料、动力、热管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尚未攻克,距离工程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难以形成装备。美国的X-51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试飞中屡遭挫败便是例证。
  二

  就技术特点而言,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临近空间提速增高必然要消耗大量燃料,无论是单位载荷成本,还是最大有效载荷都难以达到现有航空器的水平,只能用于战略威慑,不适用于常规轰炸。
其他文献
俄罗斯国家媒体1月22日报道称,缅甸武装部队已经签署协议,采购了一种曾经令人生畏的“铠甲”-Sl(Pantsir-S1,北约代号SA-22“灰狗”)防空系统。  俄罗斯官方媒体塔斯社(TASS news agency)称,正在缅甸进行正式访问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Sergey Shoigu)和缅甸武装部队总司令敏昂莱(Hin Aung Hlaing)出席了协议签署仪式。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
2010年,英国政府以“因為财政困难而不得不大幅削减国防预算為由”,宣布原定要服役至2015年的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退役。一年后,这艘前皇家海军旗舰在英国国防部网站上被“挂牌出售”,成了一件拍卖品。在买家当中,更有来自中国的商界大佬的身影。无论结局如何,在网传中国第一艘航母即将试水之际,回顾中国以各种名义购买外国航母的历史,将使人们对中国第一艘航母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
记:俄罗斯“布拉瓦”潜基导弹试射的坎坷过程再次提出这个前提战略:陆基和潜基战略弹道导弹是应分别发展还是同型发展?下面就谈此话题。  李:潜射和陆射弹道导弹的区别,一是导弹小型化,潜艇空间有限,潜基弹道导弹也不会与艇长方向平行部署,因为这种方案潜艇设计更复杂,导弹发射时还得起竖,整体可靠性降低。而采用垂直部署,如果潜艇直径过大,不仅增加制造难度,而且增加航行阻力,潜艇设计将十分被动。俄罗斯采用“白杨
“轨道快车”救援卫星是一种比“自主交会技术验证”卫星更复杂、更先进的卫星。它由军方研制,可为“有病”的卫星治疗、加注推进剂。为了与受援卫星对接,它使用在“自主交会技术验证”卫星上验证过的先进视频制导敏感器。如果“轨道快车”研制成功,它可能触发军事航天技术及应用发展的新一轮变革。因为以往美国在太空抢修中主要依靠航天员出舱来实施,然而在战争环境下派遣航天员执行航天器维修任务很困难。无人太空维修技术的军
乔布斯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了一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56岁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可谓英年早逝,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这位笃信佛教的天才其实不想死,因为他说过:“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乔布斯的死讯占据了世界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可见人们还在怀念他。  人们为什么要怀念他呢?首先,他以超凡的智慧改变了世界,通过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通过皮克斯公司改变了
山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战场遍及全省,随着战争的需要,山西的武器制造历史悠久、技术发达,据文字记载,以及从出土的殷代戈钺到明代的红夷炮、牛腿炮、万历炮等各类兵器文物考证,这些兵器小的锋利无比,重者二千余斤、威力巨大,都显示着当时的武器制造技术的先进性  由于山西盛产煤、铁,武器制造十分普及,官办、民造、城镇、农村都能生产,近代洋务运动后期,山西成立了以蒸
关键字 海上刀刃 开放式架构 模块化配置  美国海军第一艘濒海战斗舰(LCS1)“自由”号于2008年11月8日正式服役。它是美国海军“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等战略的产物,它的服役填补了当前美国海军力量与新海上战略之间所存在的“空白”。    MT-30燃气轮机    MT-30燃气轮机是当今最优秀的舰用动力之一。它由航空发动机“特伦特”800派生。单台持续功率达到36MW(大于LM2500 的
1.导流板  2.9N117型发射台  3.稳定基座  4.稳定系统/发射台控制板  5.灭火器  6.发射台起竖控制板  7.工具箱  8.作战舱  9.参数计算与发射控制舱  10.散热器进气道  11.乘员椅  12.低温条件下引擎启动用高压气瓶  13.登车踏板  14.驾驶员座椅  15.探照灯  16.发动机舱  17.导弹起竖架  18.发动机进气道  19.天线  20.乘员舱/无
近日,一张传说是中国99式坦克新型号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这再次引起了众多军事迷的强烈兴趣。联系到年初同样是在网上流传的传说中的美国新型坦克的照片,中美两个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似乎不约而同地又重视起主战坦克的发展。近二十年来,虽然美国曾多次提出新型坦克的概念,从FMBT到FCS再到M1A3,各种新名词、新理论不少,但真正落到实处却不多。而这短时间里,中国却使自己的主战坦克完成了从二代到三代领先水平的
[文章编码0221]    三十年前的1978年瑞典决定研制CV90装甲车,当时提出的性能要求是:第一,车辆战斗全重不超过20吨,具有良好的战术机动性,适合在瑞典北部严寒、深雪、薄冰和沼泽地带作战;第二,具有防空能力,能较好地对付中、轻型装甲目标;第三,在平衡全车自重、成本的前提下增强防护力,车体前部能防30毫米炮弹,车体底部能防地雷的袭击:第四,具有一定的战略机动性,能用铁路和民用平板卡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