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人性探寻与严肃的现实审视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之后,贾樟柯继续着他独特的电影之路,新片《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电影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此片在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这标志着贾樟柯在自己选定的电影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此次获奖昭示出《三峡好人》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人性的执着探寻
  
  对人性本质及其复杂性的探寻一直是贾樟柯电影创作的着力所在,只是在不同影片中由不同人物承载和呈现人性的不同侧面。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虽然是复杂的,但体现在某一个体身上又是鲜明的、特异的,人性的某一方面会居于主导地位。《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就体现着这种人性的复杂性:他朴实、善良、坚韧、宽容,有传统农民的许多优点,但也有蒙昧、狭隘等人性缺陷。不过,善良在他的人性中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一个异乡人,他能很自然地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跟他们建立了朴素而真诚的友谊,这是因为他能以诚待人。他与小混混的交往尤其能体现这一点。从他对小混混的伸手相救到小混混死后为他盖好蒙在头上的布,都可看出他人性中动人的善良一面。“好人”的内涵可能比较宽泛,但善良应是题中应有之义。韩三明是一个普通的好人。是贾樟柯塑造的又一个底层平民形象,他以坚实的人性之善打动我们。赵涛塑造的女主人公沈虹的形象则承载着贾樟柯对当代女性命运的思考。她与韩三明都在寻找的路上,两人的寻找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贾樟柯对人性的思考是指向底层小人物的,在他看来底层有一个更真实的中国。在谈到《世界》的创作时,他就说道:“我觉得关心边缘人群其实就是关心中国的现实本身,关心现实生活里那些比较底层的人。”他坚持从个人经验出发展开对人、时代、社会的叙述,在时代变迁、社会演进中展现不同个体的畸变与挣扎、苦闷与彷徨、坚守与悖离。小武、斌斌、韩三明等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身上都刻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的困惑也是这个时代的困惑。贾樟柯是通过这些小人物切入社会大语境的,也通过一贯的底层关注一次次打动观众。正如有论者所言:“关注小人物,将摄影机对准最底层,把目光深入到中国人的灵魂,正是贾樟柯电影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对人性的执着探寻是贾樟柯区别于第五代导演的最重要之处,也是他与第六代其他导演的明显差异。
  人性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任何对人性问题的思考都因此带有哲学意味,蒙上形而上的色彩。这对文学来说可能较易为人理解。但对电影这一影像艺术而言,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如黑泽明的经典之作《罗生门》就不是普通观众能完全理解的。因此,如何处理故事叙述与人性思考之间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摆在贾樟柯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贾樟柯看来电影可以讲哲学,但要让人懂。他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探索,对此他是有自觉意识的:“从《站台》开始我的电影就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不会停留在一个简单的情节或一个具体的处境中,而是关注一个人的大的处境。从那时起我就已经不喜欢用电影讲故事。叙事的欲望也越来越小。”“从以前完全写实的风格到将观念的东西的融入。《世界》是一个成功的转变。”《世界》关注的是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叙事。如果说《世界》是一次成功的转变,《三峡好人》就是这一转变的延续。贾樟柯在影片中进一步反思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结问题。
  
  二、对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的理性反思
  
  与《世界》不同,《三峡好人》由都市回到了贾樟柯所熟悉的小县城。只是这个县城已不是《故乡三部曲》里的汾阳,而是三峡小城奉节。选择县城是明智的,原因有二:其一,这里的生存环境是贾樟柯最熟悉的,这里可视为当代中国的缩影,可以以小见大。其二,这里更便于展开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结问题的思考,因为县城本就是城乡文化交织杂糅的所在,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交锋对抗最激烈的地方。
  但如何展现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只注意外部场景、人物言行等外在表征的再现,很容易流于肤浅、琐碎,缺乏深度。这样的写实式记录无疑是需要的,但已不能让贾樟柯满意。因为,在《故乡三部曲》里他已做过许多尝试,这在当时也是颇为独到的,被诸多评论者认定为贾樟柯电影的风格特点之一。但《世界》已经开始了转变。就是要在写实中融入观念性的东西。在《三峡好人》中,贾樟柯巧妙地将这些观念性的东西融入了有意味的画面和独特的故事叙述中。影片中承载传统文化的是三峡的自然风光、夔门、山歌,是淳朴的山民:承载现代文化的是嘈杂的城市、流行音乐、港台片,是不再淳朴的年轻一代。事实上,贾樟柯已将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推进到了文化层面。在他的镜头下,两种文化的较量正悄无声息地展开,现代文化的触角无孔不入。甚至连小孩子哼唱的都是最流行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小混混则学着港台黑帮片的样去火拼。在这场正在进行并将持续下去的文化角力中。现代文化无疑已经占了上风。相形之下,传统文化的声音是微弱的,它的没落似乎是不可逆转的。片中有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场景:韩三明手持一张十元面值的人民币,面对夔门凄然站立。那张人民币背面印着的夔门曾是祖国壮美山河的杰出代表。但它的相当一部分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沉入水下,而承载着两千年文化的古城奉节将被淹没。传统文化的黯然逝去不能不令人为之神伤,这也使《三峡好人》具有了文化忧息意味。也许正是有感于传统文化的逐渐消逝,贾樟柯刻意以代表中国传统生活,与百姓日用紧密相关的烟、酒、茶、糖串连故事,将整部影片分为各具意味的几个片段。烟、酒、茶、糖代表着传统的中国式的生活,而它们仍是当代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这是否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基础依然坚实,传统的力量不容忽视,它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与侵蚀下仍保有自己的一方领地?不论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我们由此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是贾樟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
  
  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严肃审视
  
  在《三峡好人》中,对观念性的东西的融入并没有妨碍贾樟柯对社会现实加以严肃审视《三峡好人》较多地涉及了当下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拆迁纷争、工伤赔偿、婚姻危机、黑恶争斗、贫富差距……正是在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揭露与审视中,贾樟柯融入了观念性的东西,延续着他对变革时代不同时期的记录。《站台》的故事从上世纪70年代延续到90年代,《小武》中的小偷小武穿行在90年代初的县城与乡村,《任逍遥》中的无业青年游走在世纪末的城市,《世界》将观众带进了全球化潮流盛行的新世纪,《三峡好人》则成了这根时间链条中新的一环。
  看贾樟柯的电影总会有嘈杂纷乱的感觉,这多半源于影片中的各种噪音:汽车喇叭声、争吵声、爆炸声、广告宣传声……《任逍遥》中就大量运用了电视、广播的声音,这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世俗喧嚣的氛围,也巧妙地传递出各种时事信息,它们与现实生活组成一曲特殊的交响。《三峡好人》也运用了各种声音元素,最特别的就是拆楼的叮当声、爆炸声。当韩三明与久别重逢的前妻站在被拆得千疮百孔的大楼里看着远处的高楼轰然倒下,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还有许多人没有住进那样的楼房,他们还在为基本的生存需要辛勤劳作,流汗流血。片尾,众民工在韩三明的带领下踏上了新的征程,一个前途未卜的征程。在苍凉的暮色映照下。一行人的背影竟有了几分悲壮,韩三明的伫足回首也有了几分特殊的意味。至此,各种社会问题归结为一点——求生存,在生存压力面前其他问题都变得微不足道。但是,韩三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求生存的路途上人的善良品格是不能丢弃的,它在各种欲望交织的当代社会尤其可贵。
其他文献
[摘要]在许多人看来,“大众文化”是与大众性、娱乐性、商品性、消费性等联系在一起的。但如果我们以哲学反思的视界和文化视野的身份观照大众文化,便会给予大众文化产品以全新的阐释。为世人所熟悉的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除了具备熟知的“大众”功能外,还是一部追求与幻灭的交响,体现了永恒与短暂的二律悖反,对生命本体意义作出了整体观照。  [关键词]大众文化 文化解读 二律悖反 阐释 观照    一    
[摘要]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  [关键词]《蜀语》 结构 义类 音类 明代四川方言    一、关于《蜀语》词汇的性质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李实的《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方言词语563条。这些词语是明末
[摘要]国产大片偏重宏大的形式,但却掩饰不了故事的苍白。高额的票房利润也无法遮蔽观众、评论界、甚至导演和制片方等对电影的失望,以及中国电影产业的浮躁和不正常。中国电影要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的一个定律是:电影的文化内涵契合当前中国人关注的焦点,真实地表现出他们感同身受的时代沧桑,符合其普遍的伦理取向和审美≈理,其中的人物命运可以引起共鸣,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电影的制作上需要传播的理念,电影的文
摘要 艾丽西亚是美国影片《美丽心灵》的女主角,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的妻子。这部影片在歌颂男主人公约翰·纳什在与自己的“心魔”进行斗争的40年间的不凡的经历以及发现“纳什均衡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歌颂了艾丽西亚对丈夫坚贞不移的爱和40年如一日对丈夫的悉心照料,歌颂了母性的光辉。  关键词 母性的光辉 艾丽西亚 诺贝尔经济学奖    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
摘要 探究学习和探究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亮点和核心任务。如何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探究?电影《春风化雨》深入浅出地从“集体探究”、“个案探究”和“合作探究”三个方面为师范院校的师生实现探究学习和探究教学的“双赢”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探究学习 探究教学 集体探究 个案探究 合作探究    英语新课标的颁布,揭开了中国英语教育史的新篇章,也对包括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内的许多领域提出了新挑战。  探究
【摘要】纵观人类的音乐史册,在音高一和声技法上的“革命”,可谓音乐史上最为激烈、最为漫长的“革命”之一了。通过线性逻辑和组合逻辑这两种多声思维和技术手段,无疑使贝多芬即使在调性功能和声体系盛行的时期,仍然能凸显出自己音乐中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这不仅表现在其和声思维中,也表现在他具体的写作技术上,这两种逻辑显然是贝多芬在音高一和声领域创新、探索的两个重要途径和标志。  【关键词】古典主义 和声创新
[摘要]张艺谋对欲望的表达和他电影中所呈现的视觉奇观,让我们思考其电影的价值。张艺谋电影的欣赏和研究伴随的是心情的极端复杂。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 “欲望” 内心表达    “欲望”指示一种“缺乏”,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Eros”就是指“缺乏”,表现一种情感渴求,是人对自身内在缺乏在外在中寻求满足的表现。柏拉图认为,欲望是一种主体的缺乏,需要获得客体的充填:黑格尔认为“欲望即欠缺,它只能被他人的
[摘要]通过电影《盲山》引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就目前我国性别平等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性别平等的对策。  [关键词]《盲山》 性别平等 对策    《盲山》这部电影所刻画出来的是和现代文明截然相反的人类本性,尽管反映的是村民对现代法律的无知,致使对买女人做老婆这种行为并没当作是违法的;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一、由电影《盲山》引发的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虽然“男女平等”被写入我
摘要 肩负着踏勘矿藏,为世代居住在马嘶岭这个偏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以祝队长为首的六名踏勘队员走上了神秘的马嘶岭。但他们却被雇佣的挑夫九财叔和“我”全部砍杀。这悲惨的结局,令人震颤。殷殷鲜血浸透的马嘶岭对人们灵魂的声声追问,在辽阔的天空回荡,谁来给它一个准确的答案?  关键词 血案 九财叔 生命追问    九财叔是陈应松中篇小说《马嘶岭血案》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极其悲惨的结
魅族 15上搭载的双摄像头,让这款手机能进行最多3倍的无损变焦,并且没有让手机重量和厚度增加。  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数码变焦就是数码变焦,和后期剪裁一样,只不过是强行放大画面的局部而已,会导致细节模糊,能不用就不用。  隨着技术进步,如今手机上的数码变焦已经不仅仅是放大画面了。多摄像头的协同与多帧合成技术的发展让其实用性大大提升。变焦与轻薄的矛盾  曾几何时,只有光学变焦才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变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