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困境与对策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递增,然而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与社会上需求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受到普遍重视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同时也是保证教育投资效益实现的重要环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和学生自身科学发展的“瓶颈”。[1]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困境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呈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就业指导的薄弱环节颇多,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很多毕业生没有充足的学业知识和技能准备,缺乏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面对就业市场无所适从,使得一些唾手可得的就业机会稍纵即逝。
  1.就业指导师资缺乏,专业化程度低
  教育部要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配置要保证不低于1:500。而我国目前高校内的就业指导队伍规模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原因一是师资来源复杂,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主要以学生工作人员居多,而且有的是由班主任、辅导员兼任,他们缺乏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真正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二是事务性工作繁忙,非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往往身兼多职,经常超负荷工作,无暇进行理论研究、接受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2.就业指导内容和途径单一、不系统
  现在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仅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法规、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求职择业技巧的阶段,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能力,忽视根据市场机制引导毕业生进行就业分流,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开展不力,不能实现将学生的学业、就业、事业作为一个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体现在“四多四少”:就业信息提供得多,就业观念指导得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仅为完成就业率指标为学生找出路的多,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的少。[2]
  3.就业指导课程不规范,开设时间较迟
  近年来,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得到了学生的青睐,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就业指导课程不规范。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停留在选修课的层面或者未列入教学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统一规范的要求。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导致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不好。课程内容偏重择业技巧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忽视了在校学习期间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形式比较庞杂,主要以讲座、会议等形式出现,缺乏个性化指导。[1]其次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时间较迟,高校基本到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安排就业指导课,这种“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并不能满足学生应对激烈就业竞争的需要。据调查显示,71.1%以上的学生希望在三年级前就开设就业指导课,21.9%的学生希望在每个年级都设立相应的就业辅导课。
  4.就业指导工作者服务意识不强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行政教育管理部门,更是为学生服务的部门,应当承担相应的职责。其服务职能已成为与指导教育的职能相互交融、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部分高校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就业指导人员对毕业生漠不关心,就业服务质量不高。在个别高校的相关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严重制约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提升和工作效果的彰显,还伤害了毕业生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情,使毕业生对母校的归宿感下降。其次是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意识不够,致使校友资源流失。部分高校缺乏“终生亲情”的理念,或者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毕业典礼上才会提及。毕业生离校后,高校普遍疏于与毕业生保持长久联系,“终生亲情”的链条忽停忽断,毕业生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学校就失去了部分宝贵的校友资源。
  5.就业指导发挥的职业生涯规划作用不够
  高校普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职业生涯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都不强。职业生涯规划在指导途径上基本以作业和任务的形式进行布置,辅以讲座、班会和比赛向前推进,缺乏细致、有针对性的指导,忽视了对规划的科学论证和适时调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浮于表面,停留于“纸上谈兵”,制定出来的计划难以落实,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完善课程理论体系
  首先高校应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作为公共必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保证课时和师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专业指导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就业心理教育、就业观和择业观等。其次高校应注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编写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举办各种培训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主题的培训,培育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效果
  教师的素质是就业指导工作成败的关键。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在人、物、财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配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强、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重视对现有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其取得职业指导师证书,保证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具有前沿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的引进力度。还可以邀请校外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职场成功人士及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指导教师。
  3.加强专业素质培养,注重职业规划指导
  分年级进行专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大学一年级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的思想,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与成功毕业生交流活动、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到专业学习上。进行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测试,使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在大学二、三年级应侧重开展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推行多证书的教学管理制度,将英语、计算机、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考核挂钩,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提供参军、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鼓励品学兼优、有志深造的学生积极备战考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在大学四年级应开展就业素质提升教育。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人事主管讲授求职应聘的相关知识,或邀请成功就业、创业的毕业生讲述求职、创业经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就业政策、程序、法规及求职技巧。定期举办毕业班学生技能展示与招聘会,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求职平台。[3]
  4.加强创业创新教育,重视实践技能操练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一味“找岗位”的圈子里跳出来,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能够就业。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创业类课程,聘请创业成功者做创业报告。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团队配备创业导师,举行创业策划书大赛、模拟创业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强意识,营造自主创业的氛围。其次可以将实习和“试就业”结合,加强实践技能操练。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并且在广泛开拓就业基地、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社会实践和实习与专业对接,达到“试就业”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强化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对增强实践能力将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有了成功“试就业”的经历,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能缩短上岗后的适应期。
  5.加强毕业生追踪调查,了解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
  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校走访用人单位、采集人才培养状况的反馈机制,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步入良性循环、提升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祁承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和谐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2]刘红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08(09).
  [3]黄勤.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其他文献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中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药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我国中草药研究发展的新时期,作为高校该专业的教师则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探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具备从事天然药物成分研究与应用的创新人才。本文笔者阐述了该校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教学内
期刊
随着中国正在成为“崛起中的大国”,国际法(包括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也从一个边缘性学科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学科。作为一名酷爱自己专业的大学教师,仅仅重视自己的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也许这符合当前的以论文和课题指标来衡量和评估大学教师价值的大环境),还必须考虑自己的本分一教学。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如何通过国际法专业教学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无疑离不开教学,离不开在教学互动中发展自己的学
期刊
杜鲁门·卡波特,一个备受争议的美国当代作家,曾经两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1924年卡波特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他的童年并不幸福。4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后被送到母亲的远方亲戚那里寄养,直到9岁才回到纽约,和母亲、继父生活在一起。不久继父破产,母亲吃安眠药自杀。由于自幼未能享受到亲人之爱,他便开始寄情于写作。他天资聪慧,17岁便高中辍学,受雇于《纽约客》开始写作生涯。1946年,卡波特凭
期刊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地位已渐渐消失,他们面临着学习、择业等人生课题。大学生之间的竞争拼的是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工作、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整体的素质水平和身心健康。有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校女大学生,社会成熟度相对迟缓,承受不了社会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
期刊
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在目前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氛围中,对于高校而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和谐关系的含义    师生和谐关系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虽然在生活阅历、生理年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等多方面存
期刊
随着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应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评价方法等进行新的审视。体育教学评价是完善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体育课成绩怎么评价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导向,评价是否合理、公正,事关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和体育兴趣的养成,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清华、北大在本地区招生和在外地区招生的比例,与世界名校相比是最低的,清华本地招生大约占15%,北大占18%左右,而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受到州的限制,招收50%的本地学生。言下之意似乎是:清华北大招收的北京学生的比例并不高。  这番言论,让笔者不免有些“杞人忧天”。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向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倾斜。这些学校的举措,带有全国性的影响。第二,十几
期刊
中国(大陆)现有两千余所高校,其强弱按国家政策分为八档。即二加七大学两挡(清华北大一档,中科大、南京大、复旦、上交大、浙大、哈工大、西安交大二档。1999年确定),九八五大学三档(2003年入选的共34所,含2+7),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四档(共56所,含985大学),二一一大学五档(共一百零几所),大学六档,学院七档,大专八档(含职业技术学院)。但在二加七大学和九八五大学中,国家并无明确的排名顺序,
期刊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二十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二十一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1]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建议性文件,正式提出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广义上说,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育。[2]自此,关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渐成体系。跨文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在
期刊
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正在我国许多大学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大学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    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课本内容为主的一元化教学模式,开启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成功借鉴了许多先进的教育学理论。在教育哲学中研究型教育模式主要结合了美国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