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像一出莎士比亚的舞台剧,在希腊的世外桃源阿尔卡迪亚,没有尘世的烦恼,祥和安乐的风景中,一群年轻的牧人突然遇到一座坟墓,墓碑上刻着铭文:甚至在阿尔卡迪亚,我,死神仍旧存在。
即使是传说中的乐土,死亡依然不可避免。以冷峻著称的画家普桑由此警世“正是这种沉思,人们才能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坚稳和不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让无数人的幸福戛然而止。漫长的岁月可以磨灭记忆,但不可以抹掉心灵的创伤。
悲喜无常,祸福无常,人生中唯一确定不移的就是死亡。无常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惶惑,仿佛一根窝在心里的刺,横放不是,竖放也不是,直扎得人如坐针毡。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深入骨髓的透彻,莫名的苍凉。其实人的一生不仅仅在于结局如何,更在于心的悟境。
敢公开跟领袖毛泽东唱反调的大儒梁漱溟,早年因人生问题所困扰欲自杀,后茹素,入迷佛学。最后悟出:“人的苦乐不在境遇上,实则在主观方面的心境。”他一生执着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梁先生说自己是一个问题中人,佛学也好,儒学也好,西方的理论也好,都是为了解决他的问题。
企图两度自杀的一休禅师有一句著名的禅语直指人心:入佛界易,进魔界难。禅意是没有“魔界”,就没有“佛界”。然而要进人“魔界”更加困难,尤其意志薄弱的人。曾被欧洲视为一个时代的青春偶像萨冈,年仅18岁,因为小说《你好,忧愁》而震惊文坛,她喜欢写作、赛马、飙车、酗酒、吸毒,行为离经判道,如同“冷水中的一缕阳光”。她张扬的个性宣言:“只要不损害他人,我有权毁灭自己。” 她的横空出世,烟花般绚丽,也烟花般消散,但至死被忧愁缠绕。
走火入魔,很多人怕,只成就了极少数人的伟大。比如哲学家尼采,恪守自我信条“他人即地狱”,45岁彻底的精神崩溃,而在此前一年,他一口气完成了《偶像的黄昏》、《瞧!这个人》、《尼采反对瓦格纳》等名篇。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情与婚姻上的失败使他几度自杀,其心理病态被认为是他个性中最鲜明的印记,一位崇拜者梅克夫人拯救了他,不仅定期向他提供资助,还书信安慰他,但相约永不见面,柴可夫斯基的晚年绝响《悲怆交响曲》就是献给梅克夫人的,撕人心魄的乐曲是他内心凄厉的呐喊。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今年5月9日王元化先生在上海逝世,这位颇具独立精神的学者,1955年在隔离审查期间被诊断患上精神分裂症,以头撞墙而自杀未遂,但他最终从精神炼狱中涅。重生后他在一篇自述中回忆:“过去长期养成被我信奉为美好以至神圣的东西,转瞬之间被轰毁了。我感到恐惧,整个心灵为之震颤不已。” 王元化先生说过“他最怕读两种文章,一种是‘惊天回视的翻案文章’;一种是‘意在求胜的商榷文章’。因为这两种文章,还没有动手做,就先要‘惊天’,要压过你,要显示自己的高明,这就难免失去平常心,失去做学问所必须的从容——这都不是求真知的态度。”
顺境逆境、佛境魔境,不过是心境所现。故禅师偈语,每个人都有一种念力,以平常心来念,一切境都会过去的。
即使是传说中的乐土,死亡依然不可避免。以冷峻著称的画家普桑由此警世“正是这种沉思,人们才能在命运的打击下站得坚稳和不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让无数人的幸福戛然而止。漫长的岁月可以磨灭记忆,但不可以抹掉心灵的创伤。
悲喜无常,祸福无常,人生中唯一确定不移的就是死亡。无常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惶惑,仿佛一根窝在心里的刺,横放不是,竖放也不是,直扎得人如坐针毡。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深入骨髓的透彻,莫名的苍凉。其实人的一生不仅仅在于结局如何,更在于心的悟境。
敢公开跟领袖毛泽东唱反调的大儒梁漱溟,早年因人生问题所困扰欲自杀,后茹素,入迷佛学。最后悟出:“人的苦乐不在境遇上,实则在主观方面的心境。”他一生执着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梁先生说自己是一个问题中人,佛学也好,儒学也好,西方的理论也好,都是为了解决他的问题。
企图两度自杀的一休禅师有一句著名的禅语直指人心:入佛界易,进魔界难。禅意是没有“魔界”,就没有“佛界”。然而要进人“魔界”更加困难,尤其意志薄弱的人。曾被欧洲视为一个时代的青春偶像萨冈,年仅18岁,因为小说《你好,忧愁》而震惊文坛,她喜欢写作、赛马、飙车、酗酒、吸毒,行为离经判道,如同“冷水中的一缕阳光”。她张扬的个性宣言:“只要不损害他人,我有权毁灭自己。” 她的横空出世,烟花般绚丽,也烟花般消散,但至死被忧愁缠绕。
走火入魔,很多人怕,只成就了极少数人的伟大。比如哲学家尼采,恪守自我信条“他人即地狱”,45岁彻底的精神崩溃,而在此前一年,他一口气完成了《偶像的黄昏》、《瞧!这个人》、《尼采反对瓦格纳》等名篇。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情与婚姻上的失败使他几度自杀,其心理病态被认为是他个性中最鲜明的印记,一位崇拜者梅克夫人拯救了他,不仅定期向他提供资助,还书信安慰他,但相约永不见面,柴可夫斯基的晚年绝响《悲怆交响曲》就是献给梅克夫人的,撕人心魄的乐曲是他内心凄厉的呐喊。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今年5月9日王元化先生在上海逝世,这位颇具独立精神的学者,1955年在隔离审查期间被诊断患上精神分裂症,以头撞墙而自杀未遂,但他最终从精神炼狱中涅。重生后他在一篇自述中回忆:“过去长期养成被我信奉为美好以至神圣的东西,转瞬之间被轰毁了。我感到恐惧,整个心灵为之震颤不已。” 王元化先生说过“他最怕读两种文章,一种是‘惊天回视的翻案文章’;一种是‘意在求胜的商榷文章’。因为这两种文章,还没有动手做,就先要‘惊天’,要压过你,要显示自己的高明,这就难免失去平常心,失去做学问所必须的从容——这都不是求真知的态度。”
顺境逆境、佛境魔境,不过是心境所现。故禅师偈语,每个人都有一种念力,以平常心来念,一切境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