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因此,应当由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来解决。西安市正处于城镇化发展迅速的时期,各种由于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层出不穷。为此,必须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构建城市空间最优组织模式,寻找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西安
0.引言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加速推进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城市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出现了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摊大饼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各种城市病不断涌现,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农耕地大量流失、贫富差距拉大等。在城市中出现了棚户区、城中村等灰色空间。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新的动力和理念支撑。
本文主要从对新型城镇化的解读以及高效空间结构的分析出发,针对西安市的空间结构现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构想。通过对理论的阐述与总结,结合实际地区的深入剖析,通过实例研究使理论得到充分发挥。
1.相关基础研究
1.1新型城镇化与空间结构概述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利用、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城市空间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体现,它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功能及城市所在区域的城镇体系三方面,高效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必要条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营造、城乡关系、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治理等层面所进行的有机协调。
1.2相关文献概述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研究如火如荼。张平宇通过阐述城市再生相关概念和理论问题,并回顾了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从工业产业、郊區化、社区建设、历史文化、法制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空间结构方面,杨荣南等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国家政策与城市规划规划控制、自然环境、地理要素、城市交通建设、居需求等因素影响分析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同时总结出四种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姚士谋等人编写的《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详细介绍了对全国22个]00万人口以上的省会城市及一些重要的特大城市围绕城市空间扩展。林艳针对快速城市化时期下,结合城市空间动力和模式研究,探讨西安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空间扩展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其动力机制。
2.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概况
2.1西安市空间结构现状
西安是是陕西省省会城市,发展至今形成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格局的特色空间布局模式。结合西安漫长的城市空间发展历程,他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发展类型,是一种多类型组合空间模式。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西安城市的扩展是不可避免的。
2.2西安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
在城市用地方面,生产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占据比例大,而公共设施、道路广场比例过小,存在重生产、轻生活的现象。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西安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街区、建筑景观等,但由于近年来经济建设和土地开发等市场需求,造成这些历史财产的破坏,甚至消失。对于历史遗址街区的开发基于商业化经济化得需求,對保护形成巨大威胁。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落后,服务业逐渐上升但高新产业比重小,工业比较过大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产业基本集中在城市郊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城分离现象,工作与居住分离、生活与生产分离等问题,出现一些产业区白天人员聚集晚上变成空城的现象,且公共设施的严重缺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造成城市干道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现象。
3.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构想
3.1营造适宜功能空间
西安应当遵循新型城镇化得发展规律,保持城市空间符合世界城市多中心和区域化的基本趋势,并为其提高相应合理的区位空间。强调街区功能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空间的秩序性——中心区、城市分区、郊区。从而,使城市主体空间走向整体化、和谐化。
3.2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首先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完善交通管理系统。建立高架桥、立交桥、地上地下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道路体系。其次提高对外交通能力,西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铁路、航运都必须发展互通式交通联系网络,建立与各大城市的旅游运输线。第三、完善城市供水、供气、通讯建设和电网,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3.3塑造宜人生态环境
在西安城市建设区域与郊区之间预设城市发展备用地以及宽阔的绿带,防止城市建成区过度蔓延,可以在绿带内发展各种生态型产业。
3.4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由原有的粗放式外延扩展方式转向集约紧凑型的空间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少占或不占近郊优质耕地。政府北迁的土地置换行为,是将行政中心的政治吸引力转换为经济融合力,使老城得到疏解,提高土地集约。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以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引导城市外延扩展,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双重优化。
4.结语
西安城镇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交通、环境以及土地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通过对西安现状空间的研究,提出影响西安未来空间结构的因素及构想。在大西安背景下,未来西安城市空间扩展将构建关中城市群发展环境,以西安为辐射中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间结构;西安
0.引言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加速推进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城市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出现了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摊大饼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健康发展,各种城市病不断涌现,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农耕地大量流失、贫富差距拉大等。在城市中出现了棚户区、城中村等灰色空间。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的各种问题,其实质主要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新的动力和理念支撑。
本文主要从对新型城镇化的解读以及高效空间结构的分析出发,针对西安市的空间结构现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构想。通过对理论的阐述与总结,结合实际地区的深入剖析,通过实例研究使理论得到充分发挥。
1.相关基础研究
1.1新型城镇化与空间结构概述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坚持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利用、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城市空间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体现,它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功能及城市所在区域的城镇体系三方面,高效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的必要条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营造、城乡关系、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治理等层面所进行的有机协调。
1.2相关文献概述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研究如火如荼。张平宇通过阐述城市再生相关概念和理论问题,并回顾了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从工业产业、郊區化、社区建设、历史文化、法制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空间结构方面,杨荣南等从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国家政策与城市规划规划控制、自然环境、地理要素、城市交通建设、居需求等因素影响分析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同时总结出四种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姚士谋等人编写的《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详细介绍了对全国22个]00万人口以上的省会城市及一些重要的特大城市围绕城市空间扩展。林艳针对快速城市化时期下,结合城市空间动力和模式研究,探讨西安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空间扩展模式、影响因素以及其动力机制。
2.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概况
2.1西安市空间结构现状
西安是是陕西省省会城市,发展至今形成东接临潼,西连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格局的特色空间布局模式。结合西安漫长的城市空间发展历程,他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发展类型,是一种多类型组合空间模式。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西安城市的扩展是不可避免的。
2.2西安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
在城市用地方面,生产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占据比例大,而公共设施、道路广场比例过小,存在重生产、轻生活的现象。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西安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街区、建筑景观等,但由于近年来经济建设和土地开发等市场需求,造成这些历史财产的破坏,甚至消失。对于历史遗址街区的开发基于商业化经济化得需求,對保护形成巨大威胁。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落后,服务业逐渐上升但高新产业比重小,工业比较过大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产业基本集中在城市郊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城分离现象,工作与居住分离、生活与生产分离等问题,出现一些产业区白天人员聚集晚上变成空城的现象,且公共设施的严重缺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造成城市干道的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现象。
3.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构想
3.1营造适宜功能空间
西安应当遵循新型城镇化得发展规律,保持城市空间符合世界城市多中心和区域化的基本趋势,并为其提高相应合理的区位空间。强调街区功能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空间的秩序性——中心区、城市分区、郊区。从而,使城市主体空间走向整体化、和谐化。
3.2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首先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步伐,完善交通管理系统。建立高架桥、立交桥、地上地下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道路体系。其次提高对外交通能力,西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从铁路、航运都必须发展互通式交通联系网络,建立与各大城市的旅游运输线。第三、完善城市供水、供气、通讯建设和电网,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3.3塑造宜人生态环境
在西安城市建设区域与郊区之间预设城市发展备用地以及宽阔的绿带,防止城市建成区过度蔓延,可以在绿带内发展各种生态型产业。
3.4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由原有的粗放式外延扩展方式转向集约紧凑型的空间结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少占或不占近郊优质耕地。政府北迁的土地置换行为,是将行政中心的政治吸引力转换为经济融合力,使老城得到疏解,提高土地集约。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以合理的城市产业布局引导城市外延扩展,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双重优化。
4.结语
西安城镇化水平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交通、环境以及土地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通过对西安现状空间的研究,提出影响西安未来空间结构的因素及构想。在大西安背景下,未来西安城市空间扩展将构建关中城市群发展环境,以西安为辐射中心,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