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关系开始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应理解为家庭成员间关系的问题。本案例中,儿童反映在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如针刺手、旷课等)应该被理解为家庭关系出现问题的表现。咨询师从改善母子关系入手,用认知、行为等多种手段辅导儿童及儿童母亲从“冲突→依恋→冲突”的纠缠关系中脱离出来,疏导母亲的焦虑情绪,达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逃学儿童;母子关系;冲突;焦虑
  
  一、案例概况
  
   X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校成绩每况愈下,与同学、老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冲突,如今已不肯上学读书,有自残行为。在某咨询中心电脑测试:抑郁、焦虑值都超过40。到某大医院看病,诊断为抽动症。其母每月去医院拿两次药。咨询前,患儿经常用针刺自己的手腕,血淋淋地给母亲看。
  
  二、咨询过程
  
  患儿母亲是在听笔者的讲座后主动咨询的,自我感觉对孩子的问题已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听完讲座后有点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下面记录几次主要的咨询过程。
  (一)咨询手记一
  与母交谈,了解男孩概况,家庭环境出身史,学校情况。该男孩1~3岁参加过市健美儿童比赛,且获奖;读幼儿园起,老师反映男孩注意力不集中,运动不协调渐明显;四岁开始学钢琴,乐感好。上学后,注意力难集中,上课随意走动,发言特积极,作业做得非常快。一年级成绩不错,到二年级成绩下降,常欠作业,与同学冲突事件增多。
  其母在男孩7岁时与丈夫离异,现一人带小孩。母亲大学文化,做技术工作。在母亲的言谈中,不时透出对前夫的指责和不满,感觉男孩的好多习惯像其父亲。当孩子做了自认为不好的事情(没达到母亲的愿望,比如成绩不好时),就用针刺自己的手臂,一直到母亲向孩子求饶,原谅孩子时,才停止。
  1.初步诊断
  小孩聪明、有注意力缺陷,夫妻离异给孩子的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母亲对孩子期望很高,是个凡事很认真的人,有一定的焦虑情绪。
  2.辅导措施
  为缓解患儿的“多动”倾向,建议以运动为主调解减轻,辅以食物。最主要的问题是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让母亲意识到:要想儿子得到改变,首先自己要有所改变。让母亲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抚养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3.辅导作业
  (1)要求母亲天天坚持与孩子一起做一项孩子喜欢的运动,一是缓解母亲和儿子的焦虑情绪,二是让孩子在运动中训练自身的平衡能力。
  (2)要求母亲写出自身哪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让母亲意识到:要想改变孩子,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二)咨询手记二
  这次要求母子一起来。刚接触男孩,他不敢正眼看人,说话低着头。让他做简单测试抽动症的动作:轮番翻动左右手臂,感觉孩子翻手不算笨拙,与之谈话的过程中,无明显的抽动症状,做几个简单的平衡动作,小孩站立很稳,而且动作自如。
  为了打开和孩子谈话的僵局,笔者在纸上画了三个气球,在一个气球上写了一个词:“感动”,随即简单讲了一个学生的故事。他对我的故事不感兴趣,听到我说照样子画气球时,却明显来了点精神。他很快画了三个红色的气球,线条很流畅,写了三个字“去死吧”。写完以后就低着头用牙齿咬手,随后看了看母亲的眼色,发觉母亲好像不高兴,就用手打脸。
  在随后的交谈中,我发觉他认识上很有问题,如:为什么我就不如别人呢?为什么我就要比别人笨?在任何比赛中,没得名次就很自责。笔者当即与他进行了“辩论”,其实也是在进行初步的认知疏导。他在与我对话时,不时看看母亲的眼神,生怕引起母亲的不满。
  在共情作用下,他很信任我,随后的咨询中,他凑在耳旁说出了想看“女人乳房”的想法,想探究人是怎么交配的。说完这些以后,看着母亲,就连打自己的耳光。母亲在旁补充说:“经常想看我的乳房,我洗澡时,就这样要求。”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当即解释说:他不是坏孩子,说明了他长大了,并讲解了男孩第二特征的生理特点、心理表现。咨询后,他显然很高兴,与笔者一下拉近了距离,临走时还在笔者脸上亲了一下。
  为更好地了解男孩,随后的辅导对他进行了“树木人格图”测试。他很乐意,只见画面上出现了:红颜色的树,签了褐色的名,线条流畅,很快画完。辅导室有一架钢琴,他不由自主地为笔者弹奏,乐感很好,对患儿“多动”的判断给予否定。
  1.诊断
  (1)认知上存在许多问题,追求完美,自我概念不清,全凭大人的评价。由于这样,常自责,行为有些与年龄不符的严谨,抑郁、冲突情绪多,画树和气球都使用红色,与其愤怒情绪有关,情绪化倾向严重。
  (2)与母亲关系“纠缠”。乳房代表母爱,潜意识里有种对爱的渴望,存在一定的“恋母情结”(性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碍),心理上非常依赖母亲,与人的距离感还没有分寸,做事要看母亲的眼色行事。
  (3)树木人格图上说明:树很大,占据了整张纸,说明他的攻击性、内心压力、外在防御机制、躁动倾向;树冠大,说明他成就动机强;用笔快,说明他思维敏捷;树冠上有断的线条,说明他对母亲的依赖,在母亲面前依赖和情绪化并存;树叶少,说明生命力不足、活力不够;树上的果实代表他已有的成绩和追求;树干在底部生长,有一定的退缩性,情绪低落,对生活失望。
  2.辅导措施
  这是个问题较多的家庭:夫妻离异给妻子心理造成了伤害或“扭曲”,母亲认知上的完美直接传达给儿子,看到儿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越发焦虑,问题发展又引发抑郁情绪。而儿子为减轻母亲的焦虑,只有用“自残”造成自我的痛苦,来满足母亲。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父母爱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易患的问题是跟孩子距离过近,给了孩子过多地关注,尤其是单亲家庭的教养,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成长中孩子的独立性是很强的,关系的纠缠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纠缠的关系”会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的控制,爱得越深,控制也会越强。这样,孩子的成长就大打折扣了。
  3.辅导作业
  (1)孩子针刺手时不予过度焦急,要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告知母亲的焦虑会不由自主地传输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
  (2)要求母亲不能无原则地满足孩子。
  (三)咨询手记三
  在孩子和母亲的问题上,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母亲。为缓解母亲的焦虑情绪,对孩子的母亲进一步做了几次咨询。在参加社会活动方面,其母有一定的“退缩化”行为,自述与人交谈很是怯弱,做了交往小测试,得分不高。为深层次探究到“母亲”内心,与母亲做“心房”游戏,母亲有一定的阻抗。让她画自画像,发觉母亲的头发很密,说明心事很多,忧虑很多,有一定的抑郁倾向,而且有性方面的困扰。
  1.辅导措施
  每次做放松练习,采用认知疗法,与母亲辩谈,纠正认知上的完美倾向。
  2.辅导作业
  多走进朋友、亲戚家庭,不要把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除了孩子还要有自己的生活。观察生活中别人家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并写生活日记,反思自己与儿子的关系。
  (四)两个月后
  母亲述说:孩子在很多方面有了起色,没有了针刺手现象,能上学读书,但和同学时常闹点矛盾。
  在述说中,感觉母亲控制孩子的行为还是非常多。小孩情绪化仍很严重,与母亲的关系很糟,满嘴都是对母亲的责怪和抱怨。母亲觉得很委屈,说自己把整个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尽管母亲在我面前对儿子强装笑脸,两人冲突一直进行着。
  为了更准确、形象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以下的三幅图,让他们选择:
  


  儿子一看马上说是第三种,倒是母亲认为是第一种,认为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很正常。
  1.诊断
  两人的关系“纠缠不清”:儿子显然要控制母亲,母亲随时在监控着儿子,两人时时处在冲突之中,形成“冲突→依恋→冲突”纠缠不清的关系,遗憾的是母亲仍没意识到。从母亲与儿子的对话中,感觉母子说话的模式、交往的方式都存在缺陷,在交往方面还需进行辅导。
  2.辅导措施
  该案例中母子的关系是紊乱的。虽说所有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有关,但母亲对儿子的态度过于敏感,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适。
  为进一步改善母子之间的关系,减少母子之间互相控制的局面,给母亲做了行为方面的指导,用具体的实例做指正,并进一步澄清母亲的错误认知,告知她: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父母爱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父母怎样爱?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父母亲给孩子适度的个人空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反而会在孩子的身上形成负面效应。做父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求母亲与孩子一起成长。
  3.辅导作业
  (1)母子两人在家有事好商量,笑着说话,比一比,看谁笑脸多。
  (2)母亲要有自己的生活,试着放手让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控制太多。
  (3)要求母亲看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思考:儿子的问题哪些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留意别人与孩子的对话方式。
  (4)思考:假如离婚后,儿子交给前夫带,儿子会出现这些情况吗?
  
  三、咨询结果
  
  电话回访,男孩能持续上学了,母子能坚持每天的运动项目——打羽毛球。男孩情绪好多了,现在忙着复习迎考。母亲说话感觉情绪很好,说儿子情绪稳定了,自己也好久没去医院给儿子拿药吃。其母亲感想是:只要自己不在乎,儿子反而好多了。
  
  四、案例启示
  
  孩子的问题,经常与家庭关系问题有关。现代心理学认为,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就是谁为谁承受焦虑。案例中母亲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经常处于自责之中,所以用逃学、自残行为来缓解焦虑。案例中母亲单纯地希望孩子改变,这是不公平的,也是极其困难的,只有家庭模式的改变,只有关系中的所有人都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改变才是有效的、持久的。对某些家长来说,溺爱孩子是他(她)们潜意识里希望孩子不要长大的表现。好似孩子需要成人的呵护,其实成人需要的是自己需要的满足,特别在单亲家庭中表现更是如此。
  总之,青少年都可能会有成长问题,核心是独立与依赖、控制与反控制以及爱与恨之间的冲突,教养者的觉悟至关重大。
  
  点 评
  很多行为问题的诊断往往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该案例辅导能从行为问题的本质上寻找突破口,抓住“改善家庭成员关系”这一关键点,打破母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疏导个案中母亲的“焦虑情绪”,让孩子回到正常成长的轨道。
  另外,单亲母亲承担着“父母”双重角色,再加本案例中“母亲”本身的完美品质,无形中更加大了焦虑情绪。还有“母亲”、“妻子”角色潜意识中在“母子关系”中浮现,更增加了本案例的复杂性。辅导者拨开重重迷雾,运用灵活实用的咨询手段(如针对儿童的气球游戏,树木人格图的测试等对诊断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让“母子关系”恢复正常,实属难得。
  建议对案例中的母亲继续做个人咨询,配以家庭治疗,解决原生家庭中遗留的一些问题。
  点评人:刘荣,广西心理协会理事,解放军第181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平山小学。电邮:cxy061700@163.com)
  编辑/舒 娟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现了现实与未来的传承,体现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通融。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思潮与运动,必将改变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带有的消极色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理论
期刊
〔关键词〕心理教研员;人格特质;感悟  生命之路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还以为我很清楚自己的心灵、精神及我的行为背后的涵义,我以为懂了他人,因为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学习了心理学有关理论!我以为上些课,搞些讲座,听些学科课,评些课,搞些课题研究,写点文章就是我工作生命的全部,就是我价值感的完全体现。  1998年10月的一天,我打开了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只觉得眼前像有一道很强的光闪过,内心被什么撞了一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对一例罹患轻度强迫思维神经症的高一女生,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进行了辅导和矫治,最终帮助其消除了行为障碍,恢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强迫思维;神经症;元认知干预技术    一、个人基本情况    1.一般资料  王婷(化名),女,16岁,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出身于中产的工人家庭,独生女,父母感情融洽,对女儿也较为宠爱。该生成绩中等,与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即与仅仅关注减少心理问题相反,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在青少年身上培育并增进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为青少年走向安全与成功提供积极的指引。在此基础上,分析这种新趋势对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美国;中小学;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
期刊
〔摘要〕“5·12”地震以后,心理危机干预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反思我们目前中小学的心理危机干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提升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12-03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说过,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
期刊
金鸡亭中学座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创办于1998年。10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人文见长,全面发展,创建特色”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校领导全程参与,教师全员参加,形成骨干队伍    建校初期,适逢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我校敏锐抓住时机,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期刊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化的需要之一。能否得到尊重和赏识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有时甚至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更为强烈。“赏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其一生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和赏识方法对学生的
期刊
关键词:丧亲;团体辅导;心理援助    【活动目的】  1.帮助丧亲中学生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2.对所经历的丧亲事件能够重新认识。  3.学会更好地应付创伤事件的策略与手段。  4.学习寻找社会支持,重建新的人际关系及情感支持网络。  5.学会独立,开始新生活。  【活动对象】 灾后失去亲人的中学生。  【活动人数】 20人左右。  【活动时间】 三天,共六次,每次100分钟。  【活动方式】
期刊
“来,请大家拉起舞伴的手,分别向两边迈一步……”指导老师的话音刚落,不少学生就笑了起来,有些同学竟随手掏出了准备好的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男女同学,似心有灵犀,各执一端;要不,一张面纸,一方手帕,手心一垫,以示清白。否则,用他们的话说,同学会笑话,会有“流言蜚语”。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校园集体舞的推广让这个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以前,学校组织出游活动,为了保证安全,老师经常让学生手
期刊
摘要:突发的汶川大地震使大量的儿童经历了创伤性的应激状态,如果不及时对那些处于创伤性应激之中的儿童幸存者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那么这种突发性的创伤应激很有可能会转变成慢性的应激障碍。ACT危机干预模式是一种专门针对突发性危机和创伤性危机进行心理干预的危机干预模式,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这种干预模式的运用过程,希望能为危机干预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创伤性应激;ACT危机干预模式    突发的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