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hg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现实生活对青少年学生形成思想品德有巨大的作用。离开了现实生活,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其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其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青少年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其思想品德文化形成的土壤。
  【关键词】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基础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离开了生活,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生活思想品德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本源性意义,重视现实生活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启迪价值;二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依托现实生活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启迪,来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一、生活经验,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
  青少年学生所接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的社会也给予了青少年学生多种多样的体验。青少年学生又是生活在多变的社会中,社会生活可以教会青少年学生许多在课堂、家庭中所学不到的东西。
  去年我们全班步行去十几里外的地方春游,以此来锻炼学生意志,二来欣赏沿途风景。那天春光明媚,我们走在大路上,阵阵清风吹过,心情格外舒畅。可路途中,一股难闻的鱼腥臭味扑鼻而来。只见路边原本蔚蓝、平静的水库上漂浮着许多的死鱼,岸边还不时有人在打捞,有人到路上叫卖。不知怎的,我们愉快的心情一下子降到零点。路上我们且行且驻,不知走了多久,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回来后,一些学生写了日记,其中一篇题为《度假·休闲·痛心》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是在水库边上长大的女孩,曾经美丽的水面,令我流连忘返。在这里,我学会了游泳,学会了欣赏,是她养育了我。可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为的种种破坏,现在的水库已没有了从前的安宁。清澈见底的水早不见了,工业和生活用水从上游流下,使得鱼群不能健康的生息,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可气的是有些人明知死鱼是不能吃的,却还从中牟利,实在让人痛心。看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呀。”
  透过这个事例,我感到学生们在经历中体验到了污染的危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看到了现实中一些不美好的东西,知道了为什么要从自我做起。这种从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比学校教师单纯的教育要有效得多,这种生活的经历就是生活给予人生的宝贵启迪,是基于生活的经历对于人的思想品德成长的教育意义。
  基于现实生活的经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经历是没有办法通过告诉来获得的。这就是生活之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本源性意义。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青少年学生基于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为青少年成长的元素。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实践既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
  二、生活习惯,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从生活开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从养成青少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好习惯。人们在夸奖一个孩子懂礼貌、会尊重人时常常说这个孩子家教好,而好的家教实际上就是家长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曾经我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到德国去读大学,住在一位老太太家,老太太在各方面对孩子都照顾得很周到。不久孩子从德国写来一封家信,谈了他感触很深的一件事,就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原来孩子到德国后的生活仍然按国内的习惯,自己生活不考虑别人的习惯和要求,比如洗完澡后就回房间休息,他这样连续了三天,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把他叫到卫生间,当着他的面,把洗澡后的卫生间上上下下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认真地说:“从明天开始你必须洗完澡后也像我这样做清洁,否则请你离开我们家”。还说不会清洁房间的人,工作和学习是不会出色的。他在信中对爸爸妈妈说,“从这一天开始我才真正懂得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相互尊重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的学校教育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只注重课本的学习,忽略了基本生活习惯的养成,认为这些是家庭的事,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不同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教育也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阵地。在学科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教学首先要从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开始,其次要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它不是外加的,也不是牵强附会的。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开始,就要认识到学科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学科的专业性才是第二位的。学科教育必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主体性活动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科思想品德教育“灌输说”、“渗透说”、“陶冶说”的弊端,最根本的就在于把青少年学生当作接受思想品德的客体,而没有把思想品德教育看作是自主实践基础上的“动态形成”。
  三、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文化形成的土壤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指的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文化环境,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们经常谈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利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对于人的培育,我一向主张人性重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文艺优于科技,人文基于科学”。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青少年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青少年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共同的文化追求”。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一个学校优良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思想品德感召力,就像人们一提起清华大学,除了她美丽而优雅的校园,还会想起她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个校训实际就体现了浓郁的学校文化的精髓。正是这种优秀的学校文化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投入她的怀抱,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刻苦攻关的精神力量。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自觉运用校园文化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上进,认真学习,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爱国爱校。事实上我校教师以他们对徽州文化的热爱,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走近古徽州,爱我古徽州,感受徽州文化”等多项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调查、访谈、实地参观等生活实践中,亲身感受故乡徽州的人文美、自然美,从而加深了青少年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富有感情的涉及历史与经济、文化与山水、名人与校园等多种类形的文章,从而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和审美情感。
  【参考文献】
  [1] 高兆明. 道德生活论[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2] 唐凯麟. 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郭广银、杨明.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 樊浩. 道德与自我[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校体育作为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向国家输送多种形式体育人才的任务。我们必然要适应这种形势。近几年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的现实,也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终身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培育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从事体育自我锻炼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 体育锻炼 习惯  一、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  德国着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本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若能将二者密切地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那么学生的读写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诗歌教学 激趣 写作  写作一直是学生最棘手的事,学生普遍怕写、厌写作文,更遑论创作诗歌。而训练作文也一直令教师头疼。作文课上,教师往往把写作某种文体的要求、技巧讲得头头是道,然后一旦让学生去实践,学生写出的东西常常是语言无味,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
王荣生先生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概念,事实上已经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小说课程内容严重老化,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小说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迟滞了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高级思维的发展。孙绍振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界关于文学的“观念”“至少落后二十年到五十年”。小说教学要走出眼前的困境,突破原有的小说教学套
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中的《氓》选自《诗经,卫风》,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丁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笔者执教之际,发现女主人公对其配偶称谓的几次变化颇有深意,值得探微。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是女主人公以自悼的口吻回忆与丈夫初识时所用的称呼。“氓”,字从民,从亡,亡亦
【内容摘要】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形成知识技能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规范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优化实验教学,拓展实验的广度深度;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问题。  【关键词】实验教学 优化创新 途径策略  优化和创新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操作、自主探究和创造能力,逐步改变学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内涵丰富,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密切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如此有用,但很多初中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一些在小学阶段数学较好的学生,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也不怎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知识面拓宽了,数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若学生的学习方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该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而有成效。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学习兴趣是三维目
【设计理念】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谦虚接受批评的事。主人公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诚挚的美德令人感动,而那个小小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本课教学设计抓住低段阅读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提出  纵观古今,横论中外,名著的存在数量可谓汗牛充栋。初中语文教学中所谓的名著,应该是文学方面的,此点是毋庸争议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名著文学常识方面的内容,譬如作品的名称﹑作者和朝代等,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指导一直是避而不谈或点到即止的。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加多述。名著阅读的正式提出是在2001年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中,2011年的正式修订版《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