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学生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及时调整。使用项目实验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动手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尽快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前言: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自主完成项目研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1]。使用此方法,公司可以在一至两周内使实习学生开始承担具体开发工作,本基金的整个开发过程也证明了此方法的积极作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概念多、结构复杂、抽象、难理解,而当前学生有抗挫折能力差、学习意志不坚定和快餐式学习、浮躁情绪的特点[2],这增加了实验教学难度。本基金是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在项目实施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效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稳步提高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1 分析问题,制定项目
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制定项目。结合使用目标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令学生有的放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4],引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本校使用的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模块多,芯片多,连线多,学生在实验中,经常会因电源接反,使用不当,或者损耗导致芯片损毁,损毁后,整个实验系统无法正确使用,但又没有办法准确找到问题所在。分析此问题后,师生确定,本基金项目方向便是设计一套故障检测系统,使用较少的连线和程序代码,能够确定问题所在模块,减少维修难度,提高修复系统效率。这个目标,便是一个具体的应用,里面包含维修维护,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吸引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提交需求分析和项目制定计划。本项目即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项目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能够完成,也会增加成就感,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 解决问题,实施项目
本项目分解成多个小任务,解决方法隐含在几个任务中,因涉及软硬件两方面任务,先将任务分解为两大部分,学生领到实验系统的说明和指导书,可以预先熟悉硬件环境,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汇编语言。而此任务也分解成四到五个小题目,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由实现最容易的输入输出功能开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编程,令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地完成知识的更新积累[5]。经过这四五个小题目,学生基本掌握了汇编语言,能够独立编程,能够研读他人的程序,仅从汇编语言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就比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要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6]。此后开始学习使用硬件实验环境,分成四个小实验,从最开始的开关控制输入输出数据,到全面使用各个模块的复杂模型机设计,使学生一步步熟练掌握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并最终能够设计实现故障检测系统[7]。
项目实施形式采用“独立为主、集中为辅”的方式。学生领取任务后,通过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查阅、讨论、设计和实践,然后一到两周集中学习实验一次,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答疑,帮助学生攻克遇到的难题。此方式增加了学生主动性,让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吸取知识、探索创新的习惯[8]。调查证明,学生在独立学习一门知识时,最大的障碍便是遇到的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难关,因为不知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往往会在一段时间的束手无策后,将此门知识放弃或者无限期延后。而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领指导,不但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组织方式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即5、6个学生为1个项目小组,其中一个学生担任组长。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各个小任务的设计和实践,组长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和能力[10]。
在软硬件两方面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师生一起设计完善故障检测系统,并最终由项目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硬件连接和代码编写测试。过程中,教师只提示实验中的难点、注意事项和重点,学生独立实验解决问题。较复杂的部分,教师参与其中,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处于主体地位,如此,项目便具备了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11]。
3 验收,结题
各小任务采用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验收考核方式。教师侧重于过程的考核,主要验收学生是否从事任务的相关工作,并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结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指引。学生主要验收结果,相互间通过讨论、验证等方法,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互相学习促进提高。结果证明,学生相互交流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向教师提交作业。而最终的检测系统,则先由师生共同验收,在多台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上进行应用检验,确定基本达成预定目标后,提交基金负责专家组,进行统一考核,最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结题打分,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给予肯定,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2]。
4 总结
从项目的制订、实施,到项目结题验收,学生均参与到其中,在这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积极性和效率,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总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能力。项目小组形式使学生得到分工合作、协调处理等多方面的训练,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也得到培养。实验教学是高校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并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只有根据课程、学生、时代和客观条件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调整,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更大的发展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曹维,徐东风.项目驱动法在计算机硬件系列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10-213.
[2]曾莉.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讨论硬件教学[J].科技资讯.2008(14):83-83.
[3]运文秀,吴燕.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创新能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2):23-24.
[4]王淑清,郝春梅.目标教学原理及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3(3):57-58.
[5]楊枫,靳贺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2(267):83-85.
[6]汤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6):6304-6305.
[7]赵艳丽.《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5):6082-6083.
[8]蓝红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18-219.
[9]阳树洪,杨毅.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J].现代计算机.2012(04):44-46.
[10]韦林,龚丁海,吴启明.地方性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242-243.
[11]刘锐.计算机硬件实验和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的契合点[J].信息与电脑.2009(8):147-147.
[12]温炎耿,何会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9(11):404.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项目教学法;自主学习;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前言:项目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和促进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自主完成项目研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1]。使用此方法,公司可以在一至两周内使实习学生开始承担具体开发工作,本基金的整个开发过程也证明了此方法的积极作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概念多、结构复杂、抽象、难理解,而当前学生有抗挫折能力差、学习意志不坚定和快餐式学习、浮躁情绪的特点[2],这增加了实验教学难度。本基金是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在项目实施中,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效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稳步提高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1 分析问题,制定项目
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制定项目。结合使用目标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令学生有的放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4],引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本校使用的计算机组成实验系统,模块多,芯片多,连线多,学生在实验中,经常会因电源接反,使用不当,或者损耗导致芯片损毁,损毁后,整个实验系统无法正确使用,但又没有办法准确找到问题所在。分析此问题后,师生确定,本基金项目方向便是设计一套故障检测系统,使用较少的连线和程序代码,能够确定问题所在模块,减少维修难度,提高修复系统效率。这个目标,便是一个具体的应用,里面包含维修维护,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吸引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完成提交需求分析和项目制定计划。本项目即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项目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能够完成,也会增加成就感,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2 解决问题,实施项目
本项目分解成多个小任务,解决方法隐含在几个任务中,因涉及软硬件两方面任务,先将任务分解为两大部分,学生领到实验系统的说明和指导书,可以预先熟悉硬件环境,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汇编语言。而此任务也分解成四到五个小题目,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由实现最容易的输入输出功能开始,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编程,令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地完成知识的更新积累[5]。经过这四五个小题目,学生基本掌握了汇编语言,能够独立编程,能够研读他人的程序,仅从汇编语言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就比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要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6]。此后开始学习使用硬件实验环境,分成四个小实验,从最开始的开关控制输入输出数据,到全面使用各个模块的复杂模型机设计,使学生一步步熟练掌握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并最终能够设计实现故障检测系统[7]。
项目实施形式采用“独立为主、集中为辅”的方式。学生领取任务后,通过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查阅、讨论、设计和实践,然后一到两周集中学习实验一次,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答疑,帮助学生攻克遇到的难题。此方式增加了学生主动性,让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吸取知识、探索创新的习惯[8]。调查证明,学生在独立学习一门知识时,最大的障碍便是遇到的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难关,因为不知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往往会在一段时间的束手无策后,将此门知识放弃或者无限期延后。而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领指导,不但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组织方式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即5、6个学生为1个项目小组,其中一个学生担任组长。每个学生都独立完成各个小任务的设计和实践,组长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和能力[10]。
在软硬件两方面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师生一起设计完善故障检测系统,并最终由项目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硬件连接和代码编写测试。过程中,教师只提示实验中的难点、注意事项和重点,学生独立实验解决问题。较复杂的部分,教师参与其中,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处于主体地位,如此,项目便具备了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11]。
3 验收,结题
各小任务采用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验收考核方式。教师侧重于过程的考核,主要验收学生是否从事任务的相关工作,并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结果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疑和指引。学生主要验收结果,相互间通过讨论、验证等方法,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互相学习促进提高。结果证明,学生相互交流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向教师提交作业。而最终的检测系统,则先由师生共同验收,在多台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上进行应用检验,确定基本达成预定目标后,提交基金负责专家组,进行统一考核,最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结题打分,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给予肯定,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2]。
4 总结
从项目的制订、实施,到项目结题验收,学生均参与到其中,在这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积极性和效率,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总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能力。项目小组形式使学生得到分工合作、协调处理等多方面的训练,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也得到培养。实验教学是高校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并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只有根据课程、学生、时代和客观条件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调整,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更大的发展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曹维,徐东风.项目驱动法在计算机硬件系列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210-213.
[2]曾莉.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讨论硬件教学[J].科技资讯.2008(14):83-83.
[3]运文秀,吴燕.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创新能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2):23-24.
[4]王淑清,郝春梅.目标教学原理及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3(3):57-58.
[5]楊枫,靳贺敏.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2(267):83-85.
[6]汤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6):6304-6305.
[7]赵艳丽.《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5):6082-6083.
[8]蓝红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18-219.
[9]阳树洪,杨毅.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模式[J].现代计算机.2012(04):44-46.
[10]韦林,龚丁海,吴启明.地方性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242-243.
[11]刘锐.计算机硬件实验和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的契合点[J].信息与电脑.2009(8):147-147.
[12]温炎耿,何会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改革[J].科技信息.2009(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