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人生信条 不同的人生追求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rlxg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微小说《万一呢?!》中,虽然黄家父子俩有着共同的人生信条,但是,黄家父子俩的人生追求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人生 信条 追求 境界
  人生信条,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原则。它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固定的处事原则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信条并非是在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人的许多经验与教训的结晶。在微小说《万一呢?!》中,“万一”就是黄家父子俩的共同人生信条。然而,虽然黄家父子俩有着共同的人生信条,但是,黄家父子俩的人生追求却截然不同。先看下面的原文——
  万一呢?!
  水墨客
  大学毕业赋闲在家多年的小黄,子承父业,终于当上小镇气象站预报员,但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仍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做人做事一定要记住“万一”!
  父亲有一特殊本事,就是会看云识气象,市气象台的预报都不如父亲判识得准。小镇的人们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场阳春四月末的大雪与寒潮,就是父亲准确预判,小镇的娃儿被紧急放了假,才没有发生被冻残在放学路上的事情。但就在前年……
  那天阴云压境,天黑如夜。父亲满有把握地判定,云很快就会过去,不会有大雨。一个小时过去了,天开始放亮,云在飘走,但突然数声似雷非雷的震响,大雨倾盆而下,小镇街道没膝,房屋进水,田园被淹。
  小镇管事人打来电话,只说了句:老黄你呀!
  父亲一股急火,一病不起。事后才知,是相邻村镇旱情严重,不知从哪请来的人工降雨,而操作的人打歪了。
  老黄突然离去,没有教会小黄看云的本领,大学里学的知识也不管用,工作顶岗后,小黄只能靠及时汇报市气象台的预警过活。
  令人不解的是,近日的一天,市气象台两小时内两次升级暴雨信号预警等级,达到了最高的红色,但除了一夜的蒙蒙细雨外,未见一丝暴雨的影。为了避险,人们逃到山上,倍受蚊虫叮咬,浑身淋透,又湿又冷,那抱怨声呀连成片。
  更要命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市气象台又多次预警黄色以上等级暴雨,却未发生一场。被折腾得疲劳至极的人们气愤异常,纷纷指责小黄,连老黄的半点本事都没有,还是老黄生养的吗?
  可就在昨日,暴雨——红色信号的暴雨,真如市气象台的预警,来了!不听市气象台和小黄预警的人们吃尽了苦头:“小黄这小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还年轻的小黄早就看出,市气象台有那么多先进的科技装备,但他们的预警是多么睿智的“万一”呀!才不像父亲那么傻,敢断敢判不会自保,世上手掐把拿的事能有几何?把市气象台预警的招法,放之做人做事之四海,他的人生箭頭肯定会向上走起!
  (摘选自《今日头条》)
  微小说在开头第1段中就交代清楚了:“大学毕业赋闲在家多年的小黄,子承父业,终于当上小镇气象站预报员”。尽管小黄对这个工作岗位并不喜爱,内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但是,“他仍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做人做事一定要记住‘万一’!”显然,“万一”是父亲黄老在世时的人生信条。这人生信条是他在生命过程中根据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的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处事原则和人生信念。父亲老黄在临终前把“万一”作为一笔精神财富遗交给了儿子小黄。
  微小说的第2和第3两段文字,是对父亲老黄之所以形成“万一”这一人生信条的原因说明。第2段介绍说,“父亲有一特殊本事,就是会看云识气象,市气象台的预报都不如父亲判识得准”。具体事例是:“小镇的人们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场阳春四月末的大雪与寒潮,就是父亲准确预判,小镇的娃儿被紧急放了假,才没有发生被冻残在放学路上的事情。”然而,令人无法料到的一次“万一”竟然发生“在前年”。第3段就是具体讲述这个“万一”的来龙去脉:“那天阴云压境,天黑如夜。父亲满有把握地判定,云很快就会过去,不会有大雨。一个小时过去了,天开始放亮,云在飘走,但突然数声似雷非雷的震响,大雨倾盆而下,小镇街道没膝,房屋进水,田园被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公平现象就是这样,一个人哪怕在前面做对了九十九件事情,但只要在最后做错了一件事情,那么也会前功尽弃,受人指谪。我们读者可想而知,父亲老黄当时因一次天气“误报”,而要遭受多少人的埋怨和指责啊。
  微小说的第4段文字,虽然只是一句简短而含蓄的批评:“小镇管事人打来电话,只说了句:老黄你呀!”但是对于老黄这样一个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超、做事认真负责、一向追求完美的人来说,一次“万一”之中的天气“误报”,就足以使他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自责。
  果然,在微小说的第5段中,令读者不愿看到的结果出现了,“父亲一股急火,一病不起”。人们“事后才知,是相邻村镇旱情严重,不知从哪请来的人工降雨,而操作的人打歪了”——作品中的这一补叙,不仅从正面交代了这次发生的“万一”事件,并不是因为父亲老黄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而且也从侧面衬托出了父亲老黄的确是一位工作经验丰富和专业水平高超的气象预报专家。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叙与交代,所以,我们读者终于明白和理解了父亲老黄为何要把“万一”作为他的人生信条了。在我看来,父亲老黄的人生信条中的“万一”,其实质就是一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思想,就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就是一种对事业追求完美的精神——具有这种人生信条的人,无疑就是一位思想纯粹、品格高尚、境界崇高的人。
  虽说一般情况下是“虎父无犬子”,但这个“万一”却就偏偏出现在了黄家父子身上。微小说的第6段讲述道:“老黄突然离去,没有教会小黄看云的本领,大学里学的知识也不管用,工作顶岗后,小黄只能靠及时汇报市气象台的预警过活。”“老黄突然离去,没有教会小黄看云的本领”——这既说明了“老黄”走得仓促,也说明了“看云”观天的本事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学会和掌握的,它必须经过长年累月地观察、分析、判断、总结与实践。“大学里学的知识也不管用”——这既说明了“小黄”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够丰富,也说明了当今有些大学里的课程与教学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工作顶岗后,小黄只能靠及时汇报市气象台的预警过活”——这既说明了儿子小黄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端正和认真的,尤其是能“及时汇报市气象台的预警”,表明小黄在工作中是勤奋而不懈怠的;同时也表明小黄在工作中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   微小说的第7和第8两段,就是具体描述小黄在工作中既勤奋而不懈怠,又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实际情况。“令人不解的是,近日的一天,市气象台两小时内两次升级暴雨信号预警等级,达到了最高的红色,但除了一夜的蒙蒙细雨外,未见一丝暴雨的影。为了避险,人们逃到山上,倍受蚊虫叮咬,浑身淋透,又湿又冷,那抱怨声呀连成片。”“更要命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周,市气象台又多次预警黄色以上等级暴雨,却未发生一场。被折腾得疲劳至极的人们气愤异常,纷纷指责小黄,连老黄的半点本事都没有,还是老黄生养的吗?”——对于人们的“纷纷指责”,作品中没有写出小黄的解释与申辩,这表明了小黄除工作认真、勤奋之外,还具有一种优良品格,即能在工作中忍受委屈,任劳任怨。而儿子小黄之所以有如此“定力”,应该说与父亲老黄“临终前的叮嘱:做人做事一定要记住‘万一’!”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儿子小黄是在自觉地把“万一”作为一种人生信条在坚守,而且这种坚守终于得到了回报!
  微小说的第9段写道:“可就在昨日,暴雨——红色信号的暴雨,真如市气象台的预警,来了!不听市气象台和小黄预警的人们吃尽了苦头”,他们不得不佩服:“小黄这小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篇微小说倘若只是写到这里结束,应该说故事的结局是十分圆满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也是可圈可点的,但只是主题略微显得有点平淡而已。正是因为有了最后一段——第10段的出现,一下子就把作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仅从第1至第9段的内容来看,这篇微小说只能算是一篇歌颂黄家父子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工作业绩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由于有了这第10段的描述,这篇微小说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篇发人深省的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作品。在当今社会来谈“批判现实主义”这个词似乎有些不合适宜,但这篇作品的客观效果却的确如此,想要回避无疑就是在“掩耳盜铃”。
  这第10段主要是一段心理描写。也正是有了这段心理描写——亦即儿子小黄的“内心独白”,一下子颠覆了之前小黄给我们的一种近乎完美的形象:扎根小镇基层,热爱平凡工作,工作认真勤奋,能经受委屈,任劳任怨,具有明确的人生信条,等等。可这一切原来都是给人的一种假相啊!真实的小黄却是一个“心机婊”——“还年轻的小黄早就看出,市气象台有那么多先进的科技装备,但他们的预警是多么睿智的‘万一’呀!才不像父亲那么傻,敢断敢判不会自保,世上手掐把拿的事能有几何?把市气象台预警的招法,放之做人做事之四海,他的人生箭头肯定会向上走起!”在这段心理描写或内心独白中,我们发现小黄的确是把父亲老黄临终叮嘱的“万一”作为一种人生信条记在了心中,但是,小黄与老黄对待“万一”的态度和人生追求却是截然不同的。在老黄那里,“万一”是担心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或意外,避免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损失,所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而在小黄这里,“万一”是祈祷在工作中不要出错或意外,以免被人看出自己水平低能力差,所体现的是一种心存侥幸,唯上是从,谨小慎微,敷衍塞责,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推卸责任等。尤其是小黄还打算“把市气象台预警的招法,放之做人做事之四海”,认为这样做的话,“他的人生箭头肯定会向上走起!”这就更进一步地暴露了他的内心世界,原来他是在把“万一”这一人生信条,庯俗成为一种人生投机、自保平安的工具或手段。像小黄这样的人,或具有小黄这样想法与心态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应是有大量的生活原型的。所以,这篇微小说敢于揭露和批判这样的社会现象,充分体现出了创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政治勇气,正是从这个意义来看,该篇微小说具有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纵观全文,这篇微小说共有10个自然段,围绕着“万一呢”这个标题,前5个自然段主要是写父亲老黄在工作中如何形成“万一”的人生信条,并如何向儿子传承“万一”的人生信条;后5个自然段主要是写儿子小黄如何践行“万一”的人生信条,以及如何将“万一”的人生信条引入歧途。总之,读完微小说《万一呢?!》,我有这样两种感受——
  一个把“万一”作为正确人生信条的人,一定活得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令人敬仰,如文中的“老黄”。
  一个把“万一”作为错误人生信条的人,一定活得窝囊猥琐,无所作为,令人厌恶,如文中的“小黄”。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晓苏的小说《父亲的相好》发表后,好评如潮,我也爱不释手。反复品读,感觉最深的是其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位“父亲的相好”到底是什么人?怎样评价这位“相好”?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我拜读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以下试就上述几点浅陈陋见,算作阅读后的体会。  是相好,不是二奶  这是针对父亲吕爽而言。李采是父亲的相好,到底“好”在哪里?细研全篇,你会发现她的“好”,“好”在以下几点:一是好在有真爱、有
内容摘要:表现主义诞生于2o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弗兰茨·卡夫卡通过代表作《变形记》,刻画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从“人”到“虫”的荒诞的经历和痛苦的心理挣扎历程。通过对《变形记》的艺术特征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感知到表现主义文学的部分艺术特征。  关键词:卡夫卡 《变形记》 表现主义  索克尔评价说:“卡夫卡深邃多变的艺术本质,决定了任何单独的研究都无
内容摘要:汉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优质的汉字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其发现更多中国文化的魅力。文章以小学低年级汉字教学为探讨对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探索汉字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汉字教学 新模式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汉语书写的一种符号系统,汉字形成了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符号体系。学好汉字是学生学好语文必
内容摘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游褒禅山记》为例,来谈谈王安石散文中的虚词运用。  关健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散文 虚词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
内容摘要:餐桌礼仪,顾名思义指的是用餐时的礼仪。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拥有尊老敬贤、谦恭礼让的精神,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的表征。而明清小说中丰富的宴饮活动,既承载了传统礼仪的精髓,又融合了新的时代气息,使中国的餐饮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局面。  关键词:明清小说 餐桌礼仪 文化意蕴  《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餐饮时的群体活动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餐饮礼仪由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的起到行为意识以及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是教育体系當中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导致教育体制的失衡,进而造成教育机制的差异化表现,加之教育权衡点的差别,如何进行长效发展是教育领域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政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能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  关键词:引导观察 就地取材 挖掘资源 训练方式 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
1  在高速路口接到晓苏老师,我猛然觉得梦想与现实零距离的惊喜与欣慰。  2  读晓苏老师的小说很久了,仰慕之中,我曾想过:思念一个著名的作家怕永远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遥想吧。  有一次,和校长刘立志先生谈及晓苏老师,我再也忍禁不了一种愈久愈烈的神往,于是乎,我向一位素不相识的大教授索要书籍,真有幸,几天的忐忑就在随后的阅读里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虽然油菜坡和她的主人一样未曾晤面,但晓苏老师笔
小蛇和小青蛙  雨后,一条浅浅的浑浊的、杂草丛生的水沟里,有一条小蛇秧和带尾巴的小青蛙。在通浑的水里,它们似乎很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东西。你看:小蛇秧用它那触须轻轻地在小青蛙的细皮嫩肉上来回触动着。那小青蛙顿觉浑身从未有过的舒服,像替自己挠痒痒那样舒服,总觉得对方对自己太好了。于是,那只带尾巴的小青蛙也总是用它那甜甜的舌尖不时地舔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额头,也不时地舔一下那小蛇秧的那双黑豆似的小眼睛,总是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覆盖范围广泛,所以经常有人说,语文老师应该是“杂家”,什么都应该懂一些。本文以地理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强化语文教学效果,简要提出了研究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的意义所在以及地理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地理知识,不仅能拓宽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