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背景和前提的.这一命题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分化派生出来的,并与前者共同形成“两个结合”的新格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大地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二者之所以能够实现相结合,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世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等所决定的,是由双方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契合性所决定的.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倾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中推进和实现二者的结合.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技能等提出了新要求,探究教师应对困境的策略十分迫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困境的应对策略应贯彻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领悟系统非线性关系和恰当处理随机涨落.笔者通过分析旨在加强应对策略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智能制造技术与不同产业的融合程度存在差异,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使用智能技术的制造业与不使用智能技术的服务业的两部门模型,理论分析发现:在工资水平高于智能制造技术使用成本的情况下,智能制造技术水平越高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显著,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经济总体资本密集度和制造业使用智能制造的资本产出弹性是否高于服务业;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智能制造技术的经济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和专利分类号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中与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构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水平的代理变量,在实
[目的]分析论文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从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关系角度出发,构造反映期刊不同影响力的分区图,具体分为热点影响力、新生影响力、潜在影响力和经典影响力4个分区.在对分区影响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6种管理学期刊2017—2018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实证分析,将分区影响力分别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基于热点影响力、新生影响力、潜在影响力、经典影响力的分区可提供一种全新的期刊评价视角,各期刊论文在不同分区的比例有
“抽样与数据分析”是运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一环.文章摘选了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部分“抽样与数据分析”中考试题进行试题分析、解法分析,梳理题型,分析试题特点,归纳试题解法,凝练统计素养的基本要求,落实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目的]在全球范畴下讨论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匹配度,考量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的学科发展环境、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助力中国化学期刊高水平发展.[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化学相关分类遴选SCI收录的21种中国化学科技期刊,以WoS论文为数据基础,从规模、影响力、国际显示度等维度对我国化学学科与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描述.结合问卷调查,了解化学领域科研人员的国内外发文倾向、对国内期刊论文的利用度及对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的评价,以及国内化学科技期刊的稿源情况、出版速度、自身评
2021年中考对“事件的概率”领域的考查延续了近几年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重视对事件的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模型的考查,关注能力,注重应用,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要求.现对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关于“事件的概率”领域的试题的考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命题规律,为2022年的中考复习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对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分析研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要求,“图形与坐标”部分的中考命题的考查内容、命题思路表现为“强调基础,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联系,凸显工具作用;适度创新,彰显能力素养”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三个方面的中考复习建议,并给出相关模拟题.
[目的]结合论文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指标,研究Faculty Opinions中不同学科的同行评议指标、评价星级、评价标签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发掘其中隐含的关联.[方法]以Faculty Opinions指标为基础,分别获取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代表性指标,分别运用非参数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aculty Opinions临床实践类研究评价星级相对较低,而基础理论类研究更容易获得较高评价.不同学科按照评价标签和评价星级分组,社会影
秦汉碑简文献透露出乡里编户民长期"多姓均势杂居".这是秦汉王朝规划乡里编户齐民族姓的结果.秦汉爵制先后规定五大夫或公乘以下的吏民在乡里比地为伍,在分异令的影响下,庶民多为五口之家,姓氏观念与宗族意识比较淡漠.里的制度性反复拆并和迁民,不断离散自然聚落,剖散族姓,从而抑制基层强宗大姓的形成.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里族姓只在户口登记时才以书面形式呈现离散状态.
科学技术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文化形态,近代以来经历了从手工业技术到工业技术、工艺学到工程科学的演进,开始扮演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引擎的角色.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实践基础的演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科技发展规划得以强化,组织方式从R&D中心到国家创新系统演变,出现了技性科学形态、知识生产新模式以及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渗透融合趋势,迫切要求人们与时俱进,改变过时的传统科学技术观念,积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