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自身免疫病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18岁,因“躁狂症”服用“富马酸喹硫平”等药物治疗,其后出现全身皮疹伴发热、肝损害、凝血酶原(PT)时间延长、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至感染科,诊断“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予以地塞米松冲击、护肝等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好转后出院。出院1周后因恶心、呕吐再次就诊。

症状体征

神情,较疲乏,急性面容,皮肤面膜脱水,全身可见散在皮疹。

诊断方法

完善血气、血酮、血糖、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诊断“暴发性1型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疗方法

予补液消酮、胰岛素降糖、抗过敏等治疗,病情稳定出院。

临床转归

出院1个月后诊断“Graves病”,予放射碘治疗;3个月后因乏力查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下降,入住我院血液科确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予泼尼松冲击治疗,病情好转;期间胸部CT发现前纵隔软组织密度影,转胸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胸腺增生”。目前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可,放射碘治疗后出现甲减,予以优甲乐替代治疗,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基本正常。

适合阅读人群

内分泌;皮肤科;血液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视觉通路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特征及其与青光眼严重程度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angle-closureglaucoma,CACG)、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angle-closureglaucoma,AACG)、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各10例(每组20只眼);正常对照组10例(20只眼)。行视野平均缺损(meandefect,MD)及
目的探讨磁共振超长回波链可变回聚脉冲反转角成像序列(modulatedflipangletechniqueinrefocusedimagingwithextendedechotrain,MATRIX)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的诊断价值,为明确、可视化诊断下肢ASO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纳入下肢ASO患者22例,均于发病后进行MATRIX成像检查,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
病史摘要患者,25岁,女性,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年”入院。1年来肿物缓慢增大至“花生”大小,自诉10岁时于行“右侧先天性肌性斜颈矫正术”,否认其他特殊病史。入院前2周于门诊行右侧颈部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示:少许纤维组织,周围见少量乳头状结构。症状体征患者无不适,体格检查示右侧颈部陈旧性手术瘢痕,甲状腺双叶未触及明显肿物,右侧胸锁乳突肌萎缩,表面可触及一肿物,质硬,无压痛,边界尚清,与周围组织稍有粘连。诊断方法术前颈部超声显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而右颈部Ⅳ区见一无回声包块,考虑淋巴结声像。疑难病例讨
病史摘要患者,女,49岁,因“双侧嗅觉下降7d”入院。症状体征7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嗅觉下降,伴有味觉下降、双眼感干涩,畏光,双耳听力下降,鼻部:鼻中隔向右偏曲,双侧下鼻甲肥大。诊断方法病理: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化:CK局灶核旁点( ),CD99( ),Fli-1( ),INI-1( ),Syn(-),NSE(-),CgA(-),S-100(-),LCA(-),Desmin(-),MyoD1(-),GFAP(-)(图5),FISH检测结果:本片中约>10%肿瘤细胞内可见红绿信号分离t(22q12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1岁,原发不孕6年,月经紊乱1.5年就诊,曾口服黄体酮、避孕药等调经,用药期间规律行经,停药后反复,半年前因左乳高级别导管原位癌行左侧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予放疗及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2个月前因异常子宫出血行诊刮,病理: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症状体征体重指数(BMI):27.4kg/m2,无高雄性激素体征,无泌乳,妇科查体无特殊。诊断方法1.盆腔超声(异常出血期间,诊刮前):内膜厚1.9cm;2.诊刮病理: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3.乳腺癌手术病理:左乳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ER80%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1岁,主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7d入院。患者7d前无意间发现左乳乳头下方出现一肿物,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左侧乳腺肿物收入院。症状体征左乳乳头下方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1.5cm的肿物,无明显疼痛及压痛,无乳头溢液及溢血,无皮肤红肿,无皮肤橘皮样改变,无乳头内陷,边界清,质韧,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左腋下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1.0cm的肿大淋巴结,右腋下可触及一大小约4.0cm×1.5cm的肿大淋巴结,均质中,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诊断方法患者查体发现左侧乳腺肿物,行乳腺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9岁,主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1个月余,拟行进一步治疗收入本科。患者于入科前1个月余行皮肤病损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肢端雀斑样恶性黑色素瘤。PET/CT示:右足拇指肿物术后病理提示黑色素瘤;肝左叶外侧段低密度肿块,肝门区及腹膜后增大淋巴结,代谢增高,均考虑转移。既往史:21年前因膀胱恶性肿瘤、尿路上皮癌于外院行经尿道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8周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初步诊断:肢端雀斑样恶性黑色素瘤、肝继发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症状体征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
病史摘要1例基础存在多发性肾囊肿的中年男性反复发热、关节肿痛、伴焦痂样皮疹8年,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均不佳,需要依赖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症状体征双膝、双踝关节肿胀,双踝关节内侧可见焦痂样皮疹。心、肺、腹查体无殊。诊断方法完善常规检查提示炎症指标显著升高,入院尿培养提示存在三种耐药肠杆菌,血管超声检查均正常,皮肤病理未见血管炎证据,PET/CT提示多囊肾中部分囊泡感染不除外。治疗方法根据尿培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同时予倍他米松注射一次控制关节炎症状,加用硫氮磺吡啶控制慢性反应性关节炎。治疗转归加用抗生素后发热
病史摘要先证者,女性,36岁,因“继发不孕”就诊生殖中心。症状体征先证者B超检查发现“多囊肝”,目前肝功能正常,其母亲临床诊断“多囊肝病”多年。先证者因“头疼”症状2015年行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侧脑室形态不规则,胼胝体发育不良可能。诊断方法全外显子测序(WES)调查PCLD和ALD相关基因。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家系成员SEC63基因突变情况等。治疗方法以SEC63基因和Xq28编码区为目标区域,在上下游2M区域内选择有效单核苷酸多态(SNP)位点作为遗传连锁标记,胚胎活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38岁,因“卵巢囊肿蒂扭转”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8个月复发入我院。症状体征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外院术后5个月发现盆腹腔肿块,直径约15cm,质硬,活动度差,无腹水。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考虑畸胎瘤可能性大;肿瘤指标:AFP29.10μg/L,CA125125.70kU/L,CA199248.75kU/L;确诊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未成熟畸胎瘤,Ⅱ级;盆腔内病灶见成熟神经胶质种植。再次开腹手术前影像学提示未成熟性畸胎瘤腹膜种植可能;肿瘤指标:CA1258.64kU/L,C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