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教育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使学生受到一定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如:从数学概念上看:直与曲、已知和未知、精确与近似、循环与不循环、公约与互质、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均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从数学运算上看:加与减、乘与除的关系、积与商的变化等内容,隐含着客观事物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三年级教学中估算的分量大大提高了,教师在介绍估算方法时,要强调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碰到数的问题时,许多时候都只需估算一下就行,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另外,还可以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提供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些数学知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开阔眼界,产生学好新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主题图以及后面的统计图,介绍了我国特有动物的种数、濒危和受威胁动物的种数,借此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再如:教"元、角、分"时,可进行爱护人民币教育;在教"时、分、秒"时,可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在应用题教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的意识,使学生在解题中受到多种思想的教育.
  另外,数学在我国历史悠久,相当丰富的史料也可提供我们利用.如:教算盘的认识时,可介绍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教圆的周长时,可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三、沟通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大与小、多与少、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的变化、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渗透一些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一些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灵活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总之,通过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地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就是要改革我们的课堂设计,优化学科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下面就本人在学中做的一些尝试介绍如下,以求教于同行。  1、学习内容设计应探索化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而探索是学习新知、实现再创造的必由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养成延伸问题的习惯,树立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启迪一般性思维,挖掘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思维水平 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
在新课程标注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反复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转变教育观念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的探究过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针对如何做好
[摘要]初中数学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一直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在素质教育实行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情况,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怎样进行组织,扮演好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本文重点就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为例来探讨一下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字]一元一次 实践
(一) 建国以来,煤炭销售管理体制虽经多次变革,但基本上是计划统一分配的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在销售工作方面,要把原煤就是商品的传统旧观念,转变为
摘要: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新理念、新类型的教学模式。它重在学生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发展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性;措施  一、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1、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在基于初中数学学科的自身属性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
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以资借鉴。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学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过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方法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  从教育实践中得出,课程改革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师的观念,能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当前某些数学情境变歪、变虚、变味的误区,笔者认为数学情境必须摒弃浮华,返归实质,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还数学情境真、实、味。真,就是有效的数学情境应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很贴近;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拐弯抹角,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味,就是追求数学思维含量。判断情境是否有效,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能否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获得最佳思维状态?  有效的数学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