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变化与动物集群灭绝的两次耦合

来源 :自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历史中,动物集群灭绝后出现的微生物繁盛现象,主要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包括其中的钙质微生物岩和微生物有机个体。但是,当保存状态很差时,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就会遇到困难。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类脂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研究中国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在此,我们报道一条反映微生物阶段性变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它与高分辨率的无脊椎动物灭绝相耦合。
其他文献
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和食品的进化相关联,而人类食品的进步则直接受制于相应的科技水平。整个人类食品的演进史,就是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不断从天然到人工的进化史,现代科技
夏天并不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中国科学家却向我们捧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出现在全球主要学术期刊的目录中.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从中我们却看到了希望与力量
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连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对偶曲率瞬息空。畴算竞有天人用。拈花一笑欲无言。1945年,陈省身内蕴地证明了“高斯-邦内”
古代诗词:以流动显示来抒发情思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47~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设
柱状节理通常指发育于玄武岩中呈规则的四方、五方、六方棱柱体形态的原生张性破裂结构面.近年来,相继在浙江、吉林等地的酸性超浅成侵入岩、喷出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发现了典型
对于中国数学界而言,2006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两位中国数学家最终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庞加莱猜想和黎曼假设、霍奇猜想等一样,并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这
大块非晶合金(或大块金属玻璃)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和硬度、耐磨、抗疲劳等。由于大块非晶合金的塑性高度局域在~20nm的剪切带中,造成大块非晶合金材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2006年7月16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科学盛会。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简称COSPAR(Committeeon Space Research)大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
编者按:本文根据美国彼兹堡大学退休物理教授杰尔居埃(Edward Gerjuoy),于2004年6月26日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举行的"奥本海默与曼
由于降雪增多、永久冻土的融化和天气的变化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今天。西伯利亚最大的河流中有一条向北极倾泄的淡水数量要比60年前多了10%。这个结果与气候变化势必会改变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