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语文中的“少教多学 ”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gri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反之,让学生在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尊重人的自然,发挥学生天性和学生潜能;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这也正符合语文新课程大纲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取讨论、自主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该如何去实现少教多学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少教多学的前提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传统的师本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拥有教学的绝对权威。近年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提出“以生为本”,倡导把学习还给学生。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拔总结,让语文课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实现多学少教的双赢。
  二、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培养自学能力,向少教多学迈进第一步
  课前预习时,笔者指导学生采取“分步预习法”,第一步;阅读课题,揣内容。通过默读课文的标题来揣摩一下本文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二步:默读提示,明要求。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感悟作者怎样的感情等;认真阅读课前的提示及课文下的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这一步的目的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三步:朗读课文,查字音。在前两步粗知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自己动手解决课文中不会读的字音或不理解的词,生字认识了,然后就朗读课文,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好处。第四步:精读课文、理思路。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让学生在预习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掌握文章的美之处。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更好。
  三、挖掘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让少教多学顺利起航
  (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藤野先生》中,“从东京到仙台所经地方很多,鲁迅只记住了日暮里和水户,记住水户的原因可参见课本注释,记住日暮里原因何在?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这些问题如投石激浪,不仅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了潜能。
  (二)设计交流的情境活动。例如在《故乡》里,“少年闰土”在“舞台”中“活泼健康地交谈着,机智敏捷地捉“小鸟”,手拉手伤感地分别;“木偶的中年闰土”在分别二十年后与“中年的我”相聚后机械的、麻木的、呆板的神态、动作、语言,在角色扮演的对比中,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对人民的热爱。这样的课堂,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四、课后布置阅读写作任务,使少教多学延伸到课外
  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生活,扩大阅读量,提供一些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如《读者》、《世界博览》等:提倡学生建立摘抄本,摘录课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外知识,摘抄所读课外读物的佳作佳句,教师定期让学生在课外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们多了发现的空间,多了自主的权利。
  总之,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教,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
期刊
范读。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备课时,我细心揣摩,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对课文在朗读上作适当的艺术处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范读准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情感的熏陶。如小学教材《三人行》最后一个意义段,讲述在蓝天白云、大雁南飞的背景下,两个疲惫不堪的战士匍匐在草地上,用油石拖着战友向前爬行。我选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全身心投身朗读,泪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实际就是口头语言和文字训练的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吕叔湘先生认为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字”、“语言”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彻底改变语文教学中的重“文”轻“语”倾向,真正做到“语”“文”并重,努力使学生既能“出口成章”又能“下笔成文”,无疑是我们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这一点确实应该成为每位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
期刊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还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一、拓展阅读范围  为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不仅要重视课堂阅读,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揭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固有属性,它源于语文本身,使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工具性只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人文性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的文化个性的尊重。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很重要。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环境体现。现代
期刊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尽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电容充电动态测试方法,对电容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进行采样,获取光伏阵列特性曲线及各项参数,为有效评价光伏电站的控制和设计水平提供参考数据。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一种太阳能电池阵列数学模型,对光伏阵列特性曲线进行分析,预估任意条件下的光伏阵列特性曲线。对光伏阵列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及精确性。  关键词:光伏阵列;动态电容;数字滤波;预估  
期刊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多元评价,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一、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决不像看小说那样浏览一遍,要有明确的预习目的,要积极开动脑筋,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刚开始时,制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教
期刊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主人地位势在必行。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呢?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一)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给学生
期刊
小学阶段作文的具体要求是:能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现在的小学生新概念作文,应强调“真”和“新”。“新”,就是思维新,要提高创造性思维,表达新,不受题材、体裁限制,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心,反对胡编乱造。  一、作文教学的特点  (一)作文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