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那如何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教学“填未知加数”一课时,先用电脑出示一段小动画,配乐播放:卡通的数字7和3一起玩,组成了算式:7+3=10,3有事情跑掉了,出现了算式:7+( )=10,7+(?)=10,学生的创新潜意识被一下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6面小旗,后面划一横线,问题:再画几面就是7面了?算式6+( )=7,学生一下就领会了:再画上1面就可以了。电脑出示第7面小旗,学生自然的在括号里填上了10学生掌握的轻松自然,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接下来解决新课开始时的问题,学生的求知劲头更足了。电脑出示“木板上挂水壶图”,已经挂上了7个,其他都空着,让学生自己来列式,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 7+(1)+(1)+(1)=10,7+(1)+(2)=10,7+(3)=10当问学生认为那种对时,却各有拥护者,我没有对这些做法作出反应,而是又出示了一道题:盒子里放小球,要放9个,已经放了2个,2+( )=9。学生自然的把没有放进去的,全数了数是7个填在了括号里,这时我趁学生思考时对图进行了修改,在空位置下面划一个大括号,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要将所有的空都数一数填上一个总数,之后学生又讨论了刚开始那样填的弊端。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知识不知不觉也被掌握了,创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创新能力
  在揭示“认识物体”中的数学概念时,先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大体感知物体的形状,但若想让学生抽象出实物图形是有困难的,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如在揭示长方体的概念时:首先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是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对的两条边、相对的面,连续闪烁,并伴有声响。再让学生说特征,学生的创新再次得到激发,猜测出长方体的框架。最后,从鞋盒抽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学生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三、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显示,创造性的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一直对“速度和”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总结求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这一规律。再如,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四、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愉快的情绪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学生突破掌握。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并创设了按题配置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和家长都认为动机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能增进学生的自尊心。使孩子对外界充满兴趣,做事投入,有好奇心,并促使努力学习,能持之以恒,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有战胜自我的信心。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动机,我试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一、提高学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属母语教学范畴,学生已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和经验,因此,使外部刺激与学生内部条件形成恰当差距,才能使学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愤悱”之感,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
期刊
新课改,新思路,新理念,这是新课程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地方。纵观我国初中语文课程发展的历史,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结构过分强调统一性,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传统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往往是看教案是否详明、板书是否工整、课堂是否步骤化、公开课是否够味等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肯定地说,课程结构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蕴涵了极为鲜明的个性教育理念,对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探究、张
期刊
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学习,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他们有效的学习的教学,才称得上最高效的教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形成习惯、提高能力。教师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要激发学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教学和学习要求了。近来我校开展了“以杜郎口教学模式为主+自己学校特色”为理念的课改活动。我积极投身到改革大潮中去,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冰之旅”。经过两年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心得。  一、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预习课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一步,它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
期刊
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现代
期刊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教师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这是课堂教学中很普通的现象。但细细观之,却也是心态种种
期刊
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所以,教师既是作者,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同时还是乐队的指挥。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我在设计《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是按照“授之以渔养其终身”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的。  一、教学设计的初稿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
期刊
课堂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学生当堂独立练习,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因此,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就要在练习设计上下一番功夫。因此,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练习,是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我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着眼课型,合理把握讲练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  一、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