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努力学习的工具。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恰当、正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使我们的课堂“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近几年来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圣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想了不少的办法但都难免因容量小、方法单一而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用计算机,情况就不一样,它图文声像并茂,可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在学习初中生物起始课《致同学——走进生命科学》时,我精心制作了一堂多媒体课件,搜集了“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图片,同时还搜集了“仿生学、试管婴儿、转基因食品、细胞核移植”等视频素材加入课件中,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立刻就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跨进了生物学知识的宝库。
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食物链》一课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单一的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于是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打破这种“僵局”,我在屏幕展示这样一个画面:一片金色的稻田,一只可恶的蝗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蛇吐着红信,青蛙已经落入它的视野,很快就会成为它的美餐。突然,一只鹰从高空俯冲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蛇就这样葬身“鹰”腹了。通过这一片段的播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于探究水稻、害虫、青蛙和蛇、鹰之间的食物关系的兴趣,轻而易举的被激起来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这种讲解常常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信息技术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收到极好的效果。
如在教七年级上册《人体的呼吸》时,我就是利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难点的。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人体呼吸运动、气体交换的原理。学生能感受到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及进出身体的气体的变化,但不能理解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教师也不能简明扼要地讲明白,为此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人体呼吸的正面和侧面两副动画示意图,随着动画中“呼——吸——呼——吸……”的活动演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结论,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教学难点就被突破了。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中,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以及气体的交换等内容难以理解。我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彩图配合文字解说,让学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名称,并用FLASH软件制作了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动画,演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泵”,理解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房室瓣与动脉瓣只能朝一个方向开的原因。在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制成动画演示课件,用红色箭头表示动脉血的流动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静脉血的流动方向,画面上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液在血管里流淌,体循环与肺循环中气体的交换也一目了然。同时再配以文字、声音、解说和设立思考问答题,学生们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等抽象知识直观化,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渗透完成的,而信息技术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生物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实现情感升华的交融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生物的奥秘。
例如: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课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像,使学生认识到除了我们地球以外,人类还未发现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有水的存在,因此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将长江、黄河、大海等色彩缤纷的画面配上悠扬的音乐,以抒情的语言讲解“我们居住的地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水。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那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教师“导”得有声有色,学生也“入”得兴趣盎然,既感受到水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又感觉到绿色植物在促进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拨动了学生思维的琴弦,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课堂自然而然就高效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调查范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调查的范围。
2.各小组自由选出负责人,并商讨研究课题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
3.各成员按各自分工,进行调查,对于不认识的生物,通过网上查询,搜索相关资料。
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再加工,确定本小组讲授内容的中心和方式。
5.完成小组演示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评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是按照任务驱动式探索过程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进行有关生物种类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并将本组讲授内容制作成演示课件。这样的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适的时机,学会用先进的教学软件设计或集成各种教学资源,力求把教学内容、学情、经验、与课件设计整合到最佳状态,最终激活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而“乐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圣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想了不少的办法但都难免因容量小、方法单一而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用计算机,情况就不一样,它图文声像并茂,可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在学习初中生物起始课《致同学——走进生命科学》时,我精心制作了一堂多媒体课件,搜集了“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图片,同时还搜集了“仿生学、试管婴儿、转基因食品、细胞核移植”等视频素材加入课件中,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立刻就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跨进了生物学知识的宝库。
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食物链》一课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无法在课堂上通过实物观察得出,单一的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于是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打破这种“僵局”,我在屏幕展示这样一个画面:一片金色的稻田,一只可恶的蝗虫正在吞噬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它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蛇吐着红信,青蛙已经落入它的视野,很快就会成为它的美餐。突然,一只鹰从高空俯冲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蛇就这样葬身“鹰”腹了。通过这一片段的播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于探究水稻、害虫、青蛙和蛇、鹰之间的食物关系的兴趣,轻而易举的被激起来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这种讲解常常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信息技术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收到极好的效果。
如在教七年级上册《人体的呼吸》时,我就是利用多媒体来突破教学难点的。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人体呼吸运动、气体交换的原理。学生能感受到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及进出身体的气体的变化,但不能理解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教师也不能简明扼要地讲明白,为此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人体呼吸的正面和侧面两副动画示意图,随着动画中“呼——吸——呼——吸……”的活动演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结论,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教学难点就被突破了。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中,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以及气体的交换等内容难以理解。我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彩图配合文字解说,让学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名称,并用FLASH软件制作了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动画,演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泵”,理解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房室瓣与动脉瓣只能朝一个方向开的原因。在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制成动画演示课件,用红色箭头表示动脉血的流动方向,用蓝色箭头表示静脉血的流动方向,画面上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液在血管里流淌,体循环与肺循环中气体的交换也一目了然。同时再配以文字、声音、解说和设立思考问答题,学生们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等抽象知识直观化,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渗透完成的,而信息技术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生物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天地。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实现情感升华的交融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生物的奥秘。
例如: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课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像,使学生认识到除了我们地球以外,人类还未发现在太空中的其他星球有水的存在,因此也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将长江、黄河、大海等色彩缤纷的画面配上悠扬的音乐,以抒情的语言讲解“我们居住的地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水。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那么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教师“导”得有声有色,学生也“入”得兴趣盎然,既感受到水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又感觉到绿色植物在促进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这样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拨动了学生思维的琴弦,调动了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课堂自然而然就高效了。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新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将调查范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调查的范围。
2.各小组自由选出负责人,并商讨研究课题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
3.各成员按各自分工,进行调查,对于不认识的生物,通过网上查询,搜索相关资料。
4.小组进行资料整理、再加工,确定本小组讲授内容的中心和方式。
5.完成小组演示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评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是按照任务驱动式探索过程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进行有关生物种类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并将本组讲授内容制作成演示课件。这样的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精神。
总之,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适的时机,学会用先进的教学软件设计或集成各种教学资源,力求把教学内容、学情、经验、与课件设计整合到最佳状态,最终激活生物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而“乐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