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浅谈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 插图 教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人教版《九义》化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摘入了大量的插图,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指导学生看彩图“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直径6mm的尼龙绳吊起质量为2t的汽车”三图,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例如,人教版《九义》化学(上)第27页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诱发学生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事先要在广口瓶里装水?为什么要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是否可以设计另外的装置来代替?等等;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控制反应的进行?能否用生活中的用品代替装置中的仪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人教版《九义》化学(下)第44页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既帮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概念及本质区别,又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还帮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谓“一箭三雕”。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既可使学生结合生活、生产的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又可启发学生展望发展前景。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教材中,空气成分示意图简单明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很好地反映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环保、健康、节约意识培养
“温室效应”、“酸雨”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两大罪魁祸首,新教材刊印了全球变暖的漫画图和森林、雕像受酸雨的破坏图,给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糟糕,唤起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载人了图12-16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示意图,学生一下就惊吓了,特别对抽烟的学生有非常好的说服力,使学生意识到为了自己的生命,远离香烟,无意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首页封底底纹载人了清澈、透明的水,图3-32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这两副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对水污染的认识,图3-25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和图3-26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通过这几副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受污染后的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爱护水、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
五、运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教材介绍了不少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运用插图,可以将这些材料呈献给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例如,在讲钢铁冶炼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我国古代冶铁图,介绍我国的钢铁史。我们伟大祖国在2300多年以前就掌握冶炼技术,并且是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的文明古国,钢铁生产曾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1980-1992年钢产量示意图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1992年的钢产量已达到8000万吨,1994年已突破9000万吨,成为年产量居世界第四大钢铁大国。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但是,教师应当指出,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占有量来说,我们的钢铁产量还甚感不足,借以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我国化学家的爱国事例举不胜举。教材中刊印了著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关键词】化学教学 插图 教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人教版《九义》化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摘入了大量的插图,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指导学生看彩图“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直径6mm的尼龙绳吊起质量为2t的汽车”三图,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例如,人教版《九义》化学(上)第27页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诱发学生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事先要在广口瓶里装水?为什么要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是否可以设计另外的装置来代替?等等;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控制反应的进行?能否用生活中的用品代替装置中的仪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人教版《九义》化学(下)第44页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既帮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概念及本质区别,又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还帮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谓“一箭三雕”。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既可使学生结合生活、生产的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又可启发学生展望发展前景。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教材中,空气成分示意图简单明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很好地反映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化抽象为具体。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环保、健康、节约意识培养
“温室效应”、“酸雨”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两大罪魁祸首,新教材刊印了全球变暖的漫画图和森林、雕像受酸雨的破坏图,给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糟糕,唤起学生对环境的热爱,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载人了图12-16肺癌患者的肺与正常人的肺示意图,学生一下就惊吓了,特别对抽烟的学生有非常好的说服力,使学生意识到为了自己的生命,远离香烟,无意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首页封底底纹载人了清澈、透明的水,图3-32水污染使鱼大量死亡,这两副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对水污染的认识,图3-25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和图3-26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通过这几副图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受污染后的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爱护水、节约用水的习惯和意识。
五、运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教材介绍了不少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运用插图,可以将这些材料呈献给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例如,在讲钢铁冶炼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看我国古代冶铁图,介绍我国的钢铁史。我们伟大祖国在2300多年以前就掌握冶炼技术,并且是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的文明古国,钢铁生产曾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我国1980-1992年钢产量示意图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1992年的钢产量已达到8000万吨,1994年已突破9000万吨,成为年产量居世界第四大钢铁大国。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但是,教师应当指出,我们时刻不要忘记我国人口众多,从人均占有量来说,我们的钢铁产量还甚感不足,借以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我国化学家的爱国事例举不胜举。教材中刊印了著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