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古镇,有一所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江阴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她很年轻,刚刚走过3年的办学历程;她又很成熟,因为她继承了母校(江阴华士实验学校)90多年的文化血脉和优秀传统。该校对教师的人文管理颇具特色:对每一个教师,不论他的身份背景如何,学校都会倾注最大的关怀,关注教师成长,体贴教师生活,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用真挚的爱唤起教师奋斗的激情和创造的智慧。
关爱无处不在
——让教师感到幸福
“教师的成长需要业务培训和文化引领,更需要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这是吴辰校长在教师管理方面的心得。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在办学之初即秉承“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从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教师时时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尽自己的努力回报学校,提升自我。
教师在学校工作是舒畅的,领导和教师是朋友,是可以促膝交谈的亲人。为了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学校专门责成后勤部门主动做好调查登记,发现教师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随时为教师卸包袱、减担子。近3年来,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每年除了招聘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外,还要引进一批来自省内外的优秀教师。为了解决这些教师的住房问题,学校不仅出钱为他们租住宽裕的套房,还积极筹措资金,打报告跑审批,历尽周折争取到了土地建筑权,盖起了一幢幢舒适的住宅楼,使每年进校的无房教师都能安心地住进公寓。回顾那段“跑房”历程,个中滋味非亲身经历无法体会。吴校长认为:为教师谋求福利,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是寄宿制学校,教师全天坐班。学校不仅为教师提供免费午餐,还供给水果和牛奶,科学调配教师的饮食,悉心关照教师的健康和生活。每位教师过生日,校长都会送去一份惊喜:一束鲜花、一份蛋糕和一张精美温馨的生日贺卡,让教师时时处处都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
对于外聘教师的家属工作问题,学校同样给予关心和帮助。外聘教师刚入校,学校就责成后勤副校长作好情况登记。家属是教师的,学校想办法调进下属分校;家属失业或下岗的,学校帮助联系单位安排工作。如今,学校40多位外聘教师的家属都有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每逢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领导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陪着不能回家的青年教师一起过节。学校领导对教师细致入微的关爱,使教师时时感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生活是多么幸福。
促进教师成长
——“一个都不能少”
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学校提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学校认为,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差的,只有更需引领的。学校不放弃对任何一个教师的培养,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更不会让一个教师落聘或走出校园。对于每一个青年教师,学校都有培养计划,并分派指导教师进行帮、扶、引,使之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走向成熟。当然,人文管理不等于没有要求,没有规定,学校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对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教师绝不会作出待岗的决定,而是采取强化培训或岗位流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属总校,下辖4个分校,凡需岗位流动的教师可分流到这4个分校任教、锻炼。这4个分校的领导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方面颇有建树。总校每年、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被分流出去,也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教师返校归来。这种教师流动是一种良性的运行机制,是激励人才成长的有效方式。它既有利于学校品牌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提出:人人参与管理。学校倡导: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主意由教师出,意见靠教师拿,执行靠教师做。学校任何条例、制度的出台都以年级组为单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和真正的管理者。比如:以前有的教师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不小心被折坏了或丢了,学校要求照价赔偿,但许多“书迷”认为,教师读书毕竟是件好事,偶尔有点过失可不予计较,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学习,可定期组织好书推介活动,每位教师向大家推介自己喜爱的一本或几本书。对此意见,学校很快予以采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开展好书传看、好文章传阅、好课共赏、好思想共享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都有物质奖励,奖励最多的就是书。每周一,学校都举办一次教师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大多由一个年级向另一个年级提出,内容多为本年级教育教学方面的困惑或教师读书后的思考等。教师有何意见和想法都可在校园网“公文流转”上与校长直接对话。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近年来,学校主动与南京师大联系,在本校开办教育硕士教学点,免去了教师的旅途劳顿之苦和诸多花费。同时,在解决教师的进修经费方面,学校也作了最大的努力,积极争取镇政府及上级主管局的资助,实行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分担的做法,减少了教师2/3的开支。
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后备资源。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地处乡镇,地域上的局限,必然束缚学校的教育视野,教师与同行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比城市学校少。但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领导认为,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为此,学校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教育信息、挖掘教育资源,及时选送教师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教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短短的几年里,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先后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锦涛总书记接见过的全国特殊功勋教师、全国教学比赛第一名、省级教材编写及培训专家等数十位优秀教师。
由于学校人文管理特色鲜明,成效卓著,2004年11月,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005年9月,学校成为中央教科所定点实验单位。全国班主任工作委员会在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成立了“全国班主任资料研究中心”,汇集了来自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经典案例和专家的理论著作。学校细致入微的人文管理让教师时刻感受到幸福,他们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华士实验学友国际部的办学声誉不断攀升,影响力越来越大,江浙和上海一带的韩、日外商纷纷慕名而来,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
(编辑许丽艳)
关爱无处不在
——让教师感到幸福
“教师的成长需要业务培训和文化引领,更需要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这是吴辰校长在教师管理方面的心得。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在办学之初即秉承“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从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使教师时时都能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尽自己的努力回报学校,提升自我。
教师在学校工作是舒畅的,领导和教师是朋友,是可以促膝交谈的亲人。为了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学校专门责成后勤部门主动做好调查登记,发现教师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随时为教师卸包袱、减担子。近3年来,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每年除了招聘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外,还要引进一批来自省内外的优秀教师。为了解决这些教师的住房问题,学校不仅出钱为他们租住宽裕的套房,还积极筹措资金,打报告跑审批,历尽周折争取到了土地建筑权,盖起了一幢幢舒适的住宅楼,使每年进校的无房教师都能安心地住进公寓。回顾那段“跑房”历程,个中滋味非亲身经历无法体会。吴校长认为:为教师谋求福利,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是寄宿制学校,教师全天坐班。学校不仅为教师提供免费午餐,还供给水果和牛奶,科学调配教师的饮食,悉心关照教师的健康和生活。每位教师过生日,校长都会送去一份惊喜:一束鲜花、一份蛋糕和一张精美温馨的生日贺卡,让教师时时处处都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
对于外聘教师的家属工作问题,学校同样给予关心和帮助。外聘教师刚入校,学校就责成后勤副校长作好情况登记。家属是教师的,学校想办法调进下属分校;家属失业或下岗的,学校帮助联系单位安排工作。如今,学校40多位外聘教师的家属都有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每逢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领导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陪着不能回家的青年教师一起过节。学校领导对教师细致入微的关爱,使教师时时感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生活是多么幸福。
促进教师成长
——“一个都不能少”
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学校提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学校认为,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差的,只有更需引领的。学校不放弃对任何一个教师的培养,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更不会让一个教师落聘或走出校园。对于每一个青年教师,学校都有培养计划,并分派指导教师进行帮、扶、引,使之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走向成熟。当然,人文管理不等于没有要求,没有规定,学校对教师存在的问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对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教师绝不会作出待岗的决定,而是采取强化培训或岗位流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属总校,下辖4个分校,凡需岗位流动的教师可分流到这4个分校任教、锻炼。这4个分校的领导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方面颇有建树。总校每年、每个学期都有一批教师被分流出去,也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教师返校归来。这种教师流动是一种良性的运行机制,是激励人才成长的有效方式。它既有利于学校品牌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为了充分发扬民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学校提出:人人参与管理。学校倡导:学校是教师的学校,主意由教师出,意见靠教师拿,执行靠教师做。学校任何条例、制度的出台都以年级组为单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和真正的管理者。比如:以前有的教师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不小心被折坏了或丢了,学校要求照价赔偿,但许多“书迷”认为,教师读书毕竟是件好事,偶尔有点过失可不予计较,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学习,可定期组织好书推介活动,每位教师向大家推介自己喜爱的一本或几本书。对此意见,学校很快予以采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倡导开展好书传看、好文章传阅、好课共赏、好思想共享等一系列活动。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都有物质奖励,奖励最多的就是书。每周一,学校都举办一次教师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大多由一个年级向另一个年级提出,内容多为本年级教育教学方面的困惑或教师读书后的思考等。教师有何意见和想法都可在校园网“公文流转”上与校长直接对话。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近年来,学校主动与南京师大联系,在本校开办教育硕士教学点,免去了教师的旅途劳顿之苦和诸多花费。同时,在解决教师的进修经费方面,学校也作了最大的努力,积极争取镇政府及上级主管局的资助,实行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分担的做法,减少了教师2/3的开支。
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后备资源。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地处乡镇,地域上的局限,必然束缚学校的教育视野,教师与同行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比城市学校少。但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领导认为,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为此,学校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教育信息、挖掘教育资源,及时选送教师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教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短短的几年里,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先后走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锦涛总书记接见过的全国特殊功勋教师、全国教学比赛第一名、省级教材编写及培训专家等数十位优秀教师。
由于学校人文管理特色鲜明,成效卓著,2004年11月,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005年9月,学校成为中央教科所定点实验单位。全国班主任工作委员会在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成立了“全国班主任资料研究中心”,汇集了来自全国优秀班主任的经典案例和专家的理论著作。学校细致入微的人文管理让教师时刻感受到幸福,他们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华士实验学友国际部的办学声誉不断攀升,影响力越来越大,江浙和上海一带的韩、日外商纷纷慕名而来,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
(编辑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