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舞蹈的不同表达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g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曹禺先生所著的著名文学作品《雷雨》切入,又从后期诸多再创作的“雷雨”作品中提领出王玫的现代舞剧《雷和雨》加以分析,试找出在共同文学球根上生发出的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创作思维或手法的差异性。文章分析了在同一文学题材基础上舞蹈作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直观艺术表现手法,在现当代社会语境下,编舞者对于原文学脚本再创作过程中进行的结构、人物、表达手法的个人化改变。
  【关键词】《雷雨》;《雷和雨》;結构;人物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1933年,曹禺先生写出了话剧剧本《雷雨》,此本一经发表就震动了文坛,直到现在都一直被公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中国话剧史上现实主义的基石。
  《雷雨》一剧完全服从了戏剧创作中的核心原则——“三一律”,高度集中了关系错综复杂的八个人物矛盾。使得全剧结构清晰,情节发展完整合理,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戏剧性的爆发力。整部话剧的情节推进一直牢牢抓住每一个读者观众的心。那些丰满而性格各异的人物,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些处处埋下的细节伏笔,那些耐人寻味的潜台词,那些在每个人身上能找到的人性。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人们不可能忘却《雷雨》的原因。
  时至今日,《雷雨》这个故事除了依然在话剧舞台上绽放光辉之外,它也走向了别的舞台:早期忠于原作的电影、电视剧、各种现代戏曲、后期具有创作意识的芭蕾舞剧、小的舞蹈作品、现代舞剧。而在这些作品中,王玫的现代舞剧《雷和雨》无疑是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
  现代舞剧《雷和雨》的故事来自于《雷雨》却不同于《雷雨》。可以说,她披着从《雷雨》中走来的男男女女的外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了一个“从前”的故事。
  一、重塑结构
  笔者认为,当编者王玫开始要重新再做《雷雨》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用她自己的方式来诉说这个故事,使她的故事在原先剧本的光芒下更熠熠生辉。
  显然,编者是睿智的,在她选择了这个故事原型时,她就甩去了一个至今都困扰着很多编导的包袱,她不用再费劲心机的给观众们说故事了。《雷雨》在中国人心中的熟悉程度,使得只需让演员自报家名,不,在最终呈现的舞剧中,甚至不需要演员的自报家名,就可以让观众立刻认出谁是无助绝望的繁漪,谁是年轻大方的四凤,谁是懦弱胆小的周萍,谁是勇敢正直的周冲,谁是自私强权的周朴园,以及那个一直活在他心中的侍萍。《雷和雨》当中只有六个人物。编导去掉了原剧中鲁大海和鲁贵这两个人物,她想说的就是一个关于“三个男人对应三个女人”的故事。在原剧的复杂的人物关系当中,一下就减去了旁枝繁叶,使得舞剧的人物结构更加清晰了。
  随着人物的减少,编者想要讲述的故事结构也浮出水面。由原本的四幕话剧变为了六个舞蹈段落。分别是“窒息”“闪电”“挣扎”“破灭”“解脱”“夙愿”。在这六个段落里,六个人物的矛盾关系步步激化,以繁漪和周萍的两段双人舞(第一次的爱情双人舞以及第二次的抛弃双人舞)展开且推动整个舞剧关系发展的。高度集中了所有的的情节关系,使所有的段落干净利落,节奏紧凑,扣人心弦。也正是这个结构,才清晰地将繁漪这个角色一次次放置到众人所面对的中心点上,又通过繁漪的眼睛肢体心灵去感受那个窒息的密不透风的世界,让全场的目光聚焦在这个无助的濒临绝望的女人身上。
  无疑,编者重塑的结构是成功的开端。
  二、重新告白
  如果说,现代舞剧《雷和雨》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舞剧当中两次大胆的告白:第一次的周冲对于四凤的“爱的告白”;第二次的侍萍对繁漪的“优雅的告白”。在这个大家对于台词在舞蹈中出现还不太能适应的今日,这种尝试无疑是新鲜又大胆的。
  第一段“告白”是紧接在繁漪和周萍第一次的双人舞之后的,在此之前,整个舞台是窒息的、压抑的、黏腻的、光都照不进来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压抑,突然换了一种风格,阳光的、青春的、灿烂的、勇敢的周冲冲进来了!他大胆的、热情的无畏的爱的告白,仿佛人所有一下子放松了下来。这应该也是编导的一个用意,前面太过于压抑,在这应该让所有人喘口气了。人们看着这个青年一次次的向前冲,一次次张开怀抱。所有的姿态和和呐喊都是周冲这个人物的生命所在。
  第二段“告白”,是侍萍对繁漪的一个近似于“胜利者”的谆谆教导。或者说是“侍萍”对于每一个感情绝望的女人的教导——关于“告别的姿态”。侍萍说:“我是一个来自远方的胜利者,一个永远的青春之神……他忘不掉我,可以几十年为我不换家具……你死了,也就永远活在他心里……女人的美,就在于一种告别的姿态,死的好,告别的好,女人才能永远美丽……”这一段话,看似是一个胜利者的口中说出来的,接近于圣典的旨意。但事实却是那么残酷。听的每一个人都心如刀割。笔者认为这段话是全剧的中心所在,一个年轻的女人躺在地上,看似无力反抗却拥有万能的青春美丽,一个中年女人刚惨遭抛弃,伴随着青春美丽的消逝无助绝望徘徊,一个年长女性在走过一切后,揣着可悲的骄傲得意的指点。三个女人的面对面,所有的一切,慢慢铺展开来,细细 掂量。曾经的她,现在的我,将来的你。是一个男人身边三个女人,也是一个为了男人慢慢成长的女人。女人对于女人的告白,往往是最鲜血淋漓,直言不讳的。使得每一个人听完,都会把关于青春、美丽、永恒的问题都久久沉淀在心里。
  不置可否,《雷和雨》里的两次不同风格告白是打破原有戏剧结构和节奏的,难以令人忘怀的新的舞剧表达方式。
  三、身在“从前”的现实主义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无疑是个现实主义体裁,讲述了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两个家庭,两代人的悲剧,关于命运,关于人性,关于两性关系等等。那么,王玫的现代舞剧《雷和雨》从《雷雨》走出,带着其原有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她作为一个女性编导独特的视角,重新解读了《雷雨》中的三个女性,又将她们普世化成了一个女性。在走过那条名为“男性”河流后,慢慢地成长,而成长的过程,或者说正在进行是最痛苦的,这也就是位于中年的繁漪。往前看是已经老去的仅有消散在过去骄傲的侍萍,往后看是自己曾经有过的现在青春美丽的四凤。站在这临街点上,成长是势在必行,但痛苦也随之而来。这是个多么让人恐慌不甘却又只能默默接受的事实。正如编者自己所说在两性关系中,往往只有女人忍痛保全自己的美丽,才能在男权社会中获得尊严,在这样的现实中,为繁漪,以及天下所有的女人道出女性于男权社会惯常的忽略中,依然“努力”向其生存标准看齐的伤痛。
  透过这种两性关系,作者还道出了一个女人或者说一个人处于现实的立场,在现实中成长,常回望过去后才能展望未来,在回望的同时获得感悟,或许在未来能更好地成长,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对于王玫的《雷和雨》,可以说的太多,这也是这篇佳作常常被人重新拾起来,津津乐道的原因。对于其结构本身精彩,对于话语的插入,对于舞段的设计,对于虚实的照应,对于现实的关照,对于女性的怜惜,对于人本主义精神感悟和反思……这些具有编导鲜明的个性烙印,这些都需要好好思考……
  作者简介:胡琬羚(1990—),女,安徽蚌埠,安徽省蚌埠市艺术研究所,群文系列,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摘要】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演奏技巧是不可分开的,通过音乐的表现可以使听众耳目一新,但是当技巧出现问题,音乐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完整,技巧是通向音乐的必经之路,技巧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好坏。本论文从技巧、音乐分别来说明其运用或训练,并结合舒曼《蝴蝶》作品说明音乐与技巧的关系,如何达到让音乐带动技巧,让技巧展现音乐。  【关键词】演奏技巧;音乐表现;舒曼《蝴蝶》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全国各高校师范类专业都要接受专业认证工作。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贵工程”)音乐学专业也即将面临此项工作,因此相关课程都要面临改革。在本文中,笔者以贵工程音乐学专业为例,提出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以期让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更符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需要。  【关键词】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唱练耳;教学
期刊
【摘要】在音乐新课程中提到,音乐课堂的核心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音乐教师要将课堂视作生命的拔节,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在教学相长中完成彼此的生命拔节和蜕变,课堂是灵动的,是丰富多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就应该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动态生成”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动态  【中圖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分析  日常音乐课的预设式教学把教学看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各种音乐综艺节目的盛行,流行音乐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引领着音乐潮流。流行音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在音乐教育中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以往小学音乐教育中,经常遇到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状况,如能将流行音乐与小学音乐教育结合,势必将改善这种问题。本文从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出发,主要探讨流行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音乐教育者提供一些教学上的帮助。  【关键词】流
期刊
【摘要】本文就对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地方乡土教材的编撰原则和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堂的实践方法的探索展开论述,目的在于从理论上来研究和分析中职音乐欣赏课材料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丰富和发展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理论,更好地提高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中等职业人才。  【关键词】地方乡土教材;融入;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文章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艺术教育专业教改为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建设,探索在应用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有效地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型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更要加强对本土民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教育方面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视,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重视。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音乐教学就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利于当前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初中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
期刊
【摘要】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最理想和有效的教学效果。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音乐教学工作者去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手风琴在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高校中更是发展势头迅猛。本文通过多元化、多角度地分析,阐述了手风琴在高校普及的积极意义与影响。  【关键词】手风琴;多元化;多角度;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2月22日,一个值得手风琴人纪念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手风琴专家、学者和老师们欢聚在北京大学,参加由北京大学手风琴协会主办的2017全国高校手风琴联盟
期刊
【摘要】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的舞剧《孔子》在2013年首演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该剧是由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六幕构成,《采薇舞》是在第四幕中以片段化形式与观众亮相。此部作品以“孔子”这一形象为核心人物,讲述了他在鲁国不得志后,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那困难重重、跌宕起伏的进谏之路。  【关键词】女性;体语;意念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女性体态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