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视听觉语言上的应用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视频类公益广告属于视觉传达的范畴,所以视听觉语言能否准确合理的表达直接影响着公益广告的成败。本文以交通公益广告《初吻》为例,从注意和记忆两方面进行分析,对视频类公益广告的视听觉语言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益广告;视听觉语言;传达效果;广告心理
  一、引言
  视听觉语言作为组成视频广告的重要部分,它会通过影像画面和声音经过人类视听器官传递到大脑,使人类对广告作出反应。广告的本质就是传播,为了实现广告效果的提升,一定需要贴合受众心理,从而对受众产生正向的指导。对此,本文将以交通公益广告《初吻》为例,就如何在视频类公益广告视听觉语言应用上进行探讨,希望对于提升视频类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有所作用。
  二、交通公益广告《初吻》概述
  《初吻》描述一场派对上,年轻男女主角从相遇到遭遇车祸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初吻完成在车祸颠簸的过程中。最后,因为男生没有系安全带导致车内4人全部死亡。
  公共交通部门发布的这则公益广告,让青春浪漫的“初吻故事”被碾碎成“恐怖片”。前半部分男女主人公还在你侬我侬,最后30秒,有着强烈视觉冲击感的画面,和玻璃破碎声,让所有观众心灵都受到“暴击”。没想到初吻,却成了最后一吻。画面虽然凄惨,但强烈的冲突和对比,有效的传达出宣传信息:“请无条件系好安全带!”此则视频广告不仅仅是一则提示交通安全的公益广告,更警示着生活中因为忽视细节,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灾祸。
  评判一则广告最重要的是看它带来的广告效益。可以看出此则广告也和大多数广告一样,采用“惩罚”的方式来抑制行为的出现。在《初吻》这则公益广告投放后,后座乘客系安全带的比例确实提升了1倍,前座的比例也提高了50%。
  三、《初吻》中“注意”在视听觉语言上的应用
  广告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充斥着人们的视听觉感官,《初吻》究竟如何做到提升整个国家安全带普及的广告效果?
  《初吻》作为交通类公益广告,它的有效传播建立在紧抓受众心理和视听觉的基础上,具备电影动态特征与声音氛围渲染的视频广告展示出了一个悲剧临时发生的场景。
  (一)注意在《初吻》视觉语言上的应用
  广告心理学将注意作为广告效果的基础。注意就是我们的意识突然集中在一个事物上面。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注意原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注意原理与人们的情感和认识时刻相伴。注意的形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往往是有目的、自觉的注意。无意注意是说在人没目的的时候突然受到外界刺激因素引起的注意。如果要一个不系安全带的人去观看安全带公益广告是不可能通过有意注意来吸引其观看的,所以《初吻》就抓住了目标受众的无意注意,来进行广告内容的编排。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扩大刺激强度、利用刺激的新异性等,这些因素都有在《初吻》的视听觉语言中体现。
  首先是视觉形象和构图,视觉语言上的形象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在视频广告传播过程中,视觉画面表现的人或物即为画面主体。《初吻》中男女主良好的视觉形象和出色的演技也同样吸引受众。画面构图是指广告视觉元素的构成情况,是一种将画面角色形象、环境场景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处理这些元素间关系的方式。《初吻》中男女主人公一直处在画面的中间,让受众的目光可以一眼锁定,近景与远景的交替结合避免了观众产生视觉单一的疲惫感。最后的慢镜头采用特写给受众最直观最有利的视觉刺激,让受众的感受随着构图的改变而变化,不会错过广告想表达的每一个细节。
  其次是视觉色彩,由色彩产生注意的心理效应首先作用于人类的视觉感知系统,再作用于心理,进而影响到行为。《初吻》一直采用暖色打光,营造出十分暧昧的视觉体验,前期暖色调营造恋爱氛围,后期暖色调与画面产生强烈对比,本来十分温暖的色调下正在发生十分恐怖的事情。前后期色调的统一,不会使受众产生影片断裂的感觉。后期车祸的惨状用纯度很高的暖色调来对比烘托。用强度的视觉刺激,吸引受众的注意。
  再次就是画面表现的风格,广告的表现风格主要从绘画艺术中借鉴一部分适用于自身的风格与方法,再将广告表现的特点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开始的风格是青春浪漫的初吻故事,后期是“温柔”的恐怖,说它“温柔”主要是他的慢镜头与画面的暖色调,这部广告片中展现出的强反转的风格能够产生刺激,从而让受众发生注意行为。
  最后一点就是影片在视觉语言上运用的强大技术,尽量还原车祸发生时的场景,这也是组成吸引受众关注的因素之一。
  (二)注意在《初吻》听觉语言上的应用
  听觉的声音通过音响效果的写实表现功能,背景音乐的氛围渲染功能,成为吸引受众的重要手段。
  (1)音响效果
  本文所指的的音响效果是由人或物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诉诸人听觉器官的,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一类为自然界物种存在发出声响的自然音响,另一类为现实生活中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发出声响的生活音响。
  《初吻》中的音响效果包括聚会时环境的嘈杂声,周围环境音,玻璃破碎声,撞击声,和警车鸣笛声等。音响效果与画面衔接十分流畅,而且整段广告除了結尾处警察宣告:“四人因为一人未系安全带导致全车人去世”,并没有清楚的对话声。所以,音响效果丰富了《初吻》中环境氛围的真实性,并传递出特定事件下形象的情感起伏,这种特有的声音表现形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深入整个广告的基调氛围中,展示出特有的声学表现张力。让受众的注意无形中沉浸在《初吻》营造的环境中。
  (2)背景音乐
  采用背景音乐的优势在于以纯粹优美的音乐来叙述广告作品的情绪倾向。《初吻》背景音乐是《one more night》,它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配上前期唯美镜头构造出十分甜蜜、青涩、害羞的景象,让受众注意力更好融入进画面里,不过分的激烈背景音没有影响广告中的音响效果带来的刺激,也与后面车祸激烈的镜头产生对比,强烈的刺激着受众的视觉与听觉,引起受众的注意。   《初吻》这部公益广告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刺激呈现来吸引受众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过后,产生了有意后注意。在受众不伴随意志努力的情况下产生了注意,想要知道结局的结果,进而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
  四、《初吻》中“记忆”的应用
  公益广告主要的目的是让受众不仅对广告产生兴趣,更要记住广告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将这些信息保存到记忆中,以备将来在需要时进行提取,这是影响广告是否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广告不仅要让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产生注意,还要让他能够有效的记忆,并有效的提取利用。
  《初吻》这部视频公益广告在前半段通过年轻男女“想要亲吻”来引入广告,后半段通过车祸中“最后一吻”来警醒不系安全带的人们,这种强反转的新奇手法促使受众对刺激产生更深的加工,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达到记忆的良好效果。
  研究表明,相似的刺激能引起相同的反应,这叫刺激的泛化[4]。前半部分通过男女多次重复“想要亲吻,却总被打断”的场景,后半部分多次重复车祸时的场景,并以慢镜头的方式呈现,把短短几分钟的内容极大程度从瞬时记忆推向短时记忆。最终,通过短时记忆影响,受众在生活中只要触碰到车辆就能想起广告内容,多次重复,长时记忆就产生了。
  五、视频类公益广告视觉语言发展
  在信息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信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公益广告就能够迅速捕捉到人们的眼睛和耳朵,迅速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种广告产生一定的兴趣,并把独特的视听觉信息及时、准确无误地传播出去。
  依据广告心理学中对受众心理的把握,设计者在进行视频公益广告视听觉语言设计的时候,要改造事物的原始自然属性,突破原始属性的束缚,改变事物的原形、并对其进行衍生,融入富含深意的创意,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全新的、巧妙的视听觉语言,最终从富有创新的角度揭示出公益广告传播的主题内涵。
  设计者在视频类公益广告的设计当中要能准确的把握和运用色彩元素,創造出鲜明、优美的视听觉语言,加强广告画面中整体意境的渲染和表现,创造出精彩、动人的视觉效果。在设计公益广告时,各有差异的视听觉元素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它们也担负着自身不同的使命。
  为了追求公益广告效应的最大化,对公益广告视听觉语言的广告心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所关注的内容、心理的变化,公益广告在此领域的研究不应止步。
  参考文献:
  [1] 罗萍.广告非言语播概念解读[J].广告学报,2009.
  [2] 余小梅.广告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 饶德江,程明.等,广告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喆坤(1999—),女,天津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告学。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4月2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丝突破1000万,成为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在Youtube的实时粉丝为1010万,而CNN的视频数量为14万条,李子柒的视频仅有108条,由此可见李子柒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李子柒在国际传播中的成功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创新和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本文将从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遇到的文化
期刊
摘要:得益于我国网民数快速增长以及4G网络加速布局,我国短视频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新风口。短视频在其制作模式、播放平台、宣传平台、交互体验上都体现了不同媒介融合方式,值得传统媒体关注。“一条”视频由《外滩画报》转型而来,开创了从传统报业到新媒体短视频的完美转型之路。本文以此为案例,阐明并总结其如何成功运用媒介融合手段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启示。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体转型;短视频;“一条”视频  20世
期刊
摘要:移动网络的冲击使传统社交方式有了新的转变和发展的空间,在此影响下,阅读视阈下的社会活动也由传统的线下交流转向在线互动。本文以用户的视角,归纳出移动网时代的移动阅读表征,并从具体的表现来梳理移动中的阅读体验,进而提出一些针对移动阅读平台现有社交体验设计的建议,以帮助移动阅读平台用户体验的优化。  关键词:移动阅读;社交体验;用户体验;信息传播  一、移动媒体催生社交化阅读  根据中国音像和数字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高远,内容丰富,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并不段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本文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社会治理思想研究展开具体的论述,从而努力构建以习近平主导思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摘要:作家三岛由纪夫与武士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以他1956年开始连载的小说《金阁寺》为蓝本,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生死观以及耻感意识这三个方面来探索书中所折射出的武士道精神。  关键词:武士道;金阁寺;审美意识;无常;耻感文化  一、武士道精神的产生与发展  要论武士道精神,就离不开武士这一群体。那么,武士是如何产生的呢?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在平安时代,朝廷为了增加税收,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
期刊
摘要:每个时期纪录片的发展,融汇与政治、文化、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合力,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新时代的纪录片创作更要以价值为导向,使其具有价值意义,从而才能提高受众观看兴趣,引发共鸣。本文从纪录片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四个方面探讨纪录片的创作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价值 ;创作 ;艺术  纪录片已进入公众时代从平台到渠道为更多受众提供了可能性,在每个时期都在不同领域展现不一样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手机移动端客户为主的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开启了媒体传播的新阶段,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在了移动端的平台上,形成了媒体的新融合,拓宽了人们收获信息的范围,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受时代的召唤以及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性需求,对广播电视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创新路径  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工作职能概述  融媒体时
期刊
一、融合媒介视域下女性的形象呈现  女性通过微博展现自身的形象即个体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女性的个体社会化是指女性通过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知识,熟悉社会生活,掌握社会技能,进而把先进的社会观念、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移动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媒介生态不断变化,随着微博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当代女性在微博的媒介形象呈现也有了新的特点。毫无疑问,papi酱成为了近年来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以小学语文为例,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分析当前媒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优点,探索媒介与小学语文学科有效整合的策略,希望能为提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小学语文;课堂  一、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
期刊
摘要:当前,对于初中生来讲,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研究,受到很多一线体育教师们的关注,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应该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能够切实改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