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三甲医院是服务机构,但由于患者多和医疗资源紧张,实际情况是它们经常对你“服务”不过来,反而需要你“学会”在三甲医院看病。
01 特需门诊号数量浮动最大
医院挂号种类一般有三种:普通门诊,出诊医生为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的医生,如主治医师,挂号费在7元以下;专家门诊,需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如副主任医生,挂号费14元左右;还有就是特需门诊,出诊医生是知名专家,挂号费在200元至300元左右,而且挂号费不能报销。特需门诊一般是病患慕名而去,门诊号提前几个月就在网上被挂满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一位医生说:“相对而言,其他门诊号安排较为密集,挂号数量也比较稳定,特需门诊本身预留的数量就小,请求大夫加号的成功率就会高很多。”
02 初步诊断找普通门诊就行
一位三甲医院医生说:“当你选择了三甲医院看病,就意味着选择了挂号难、看病难。”但他觉得这里面有病人的一些偏执所造成的问题。“对于第一次看病,建议先看普通门诊,因为初步诊断一般需要做一系列的相关检查,专家和主治医师给的检查单都是一样的,流程也一样,没必要一定守着专家号。待检查完毕拿到相应单据,你可以再挂专家号或特需门诊号来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
03 它们会与其他医院签帮带协议
不少区域医院,如郊县医院,会主动与三甲医院签订帮带协议,将自己无法处理的病人推荐到合作的三甲医院。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说:“双方肯定存在利益关系,但应该不涉及费用提成,因为这钱也不好分。”对患者来说的好处是,能通过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完成在三甲医院的挂号和诊疗预约。现在挂号这么难,这样“曲线救国”不失为一种办法,前提是你得知道你的社区医院与哪家三甲医院之间存在协议。
04 它们喜欢病人多一点
虽然医院并不是盈利机构,但接诊的病人越多,意味着效益越好,医生的收入也越高,这也是很正常的道理。某医生介绍,“过年期间往往是医院的淡季,而春节假期之后,便到了医院的旺季,病人一多,大家的收入就又上去了。”
医院中最赚钱的科室往往是它最出名的专科,因为病人会慕名前去看病。不过科室的收入与用药价格、医疗材料费用并无直接关联,“手术费并不贵,贵的是材料和药物的费用,这些会直接推高治疗成本。”某医生说。
05 你不可能在“大咖”之间转诊
三甲医院的科室设置要求基本覆盖齐全,而且在一级科室下还有二级科室,以突出专科优势。“由此建立起各自的运营系统,交叉中有重合,重合中又彼此独立,”一位医生介绍,“例如普通内科也能看免疫内科的疾病,也能收免疫病患者入院。”如果针对同一个病,在一家医院里有两位专家都是权威,尤其还不属于一个科室,那么在挂号时你可要想清楚,你可以要求专家会诊,但想中途从一位专家手中转入另一位的手中几乎不可能,除非两位医生极其大度。
不过现在的医院普遍愿意接受其他医院的专家过来出诊。相对原来“垄断”的心态,现在各家医院认为这是一种风险均摊的办法。
06 它们对外转诊可能有利益链
医院建议转院,有时候是因为科室设置不全,必须为病人寻找更合适的下一家医院,有时则可能有问题。曾有某民营医院人士曝出,小医院为招揽病人会与大医院“合作”:即在三甲医院医治时,主治医生会主动推荐病人转诊到“条件不错、价格更便宜的某下游医院”。而“转诊一个病人,为其转诊的医生最低可以提出医药费总额的10%作为转诊费”。在接受转院建议之前,必须实地考察并在网上搜罗一下目标医院的口碑。
07 它们会努力控制医保费用
三甲医院一般是医保定点医院,为避免医保费用增长过快,医保办会进行“医保控费”,即根据历史数据与基金收入状况,确定基金支出总额,同时将指标分解下发到医保定点医院。某医院医务处人员说:“平均每个人的医保费用不能超过1.5万元,门诊人均医保费用不能超过400多元,假如超出这一数字,医保办就会对医院提出警告。”所以医生们都会想办法控制医保费用支出,比如当某位住院病人的医保费用即将超过医保办规定的金额时,医生们将会为其办理周转出院手续,再办入院,“分两次住院,就不算一次的钱。”
08 外宾门诊不只对“外”
有一些三甲医院还有个特殊门诊叫“外宾门诊”,从名字可知道是针对外国人看病的通道,但其实它也对国内人开放。“每个科室都有大夫坐诊,但不一定是专家级别的。”如果实在没有挂到号,那么其实可以走这个渠道。也可以在这个门诊医治,从门诊医生数量到病房床位都很宽裕。但这个门诊费普通医保不能报销,药费是统一价格,诊费则由医院自主定价。“那种之前已经完成相关检查只需要医生分析开药的,就可以到这边就诊。”一位医生建议。
09 急诊只负责救急
没有学“急诊”出身的医生,急诊科的组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急诊科室人员,内部具体细化为内科、外科等;还有就是一些科室会派出轮转医师为急诊值班,他们来自本身就有急诊任务的科室。
急诊科算是医院最忙碌的一线科室,一位三甲医院医师说:“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因此在急诊室你可能得不到最好最全面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以及药物等,很多病想治好还要换其他门诊。
10 别盲目照着排行榜去看病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份医院排行榜,榜单是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评选的,分为专科汇总排名与综合排名两大类,根据学科建设、临床技术、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等因素综合评定。这个有些官方性质的排行榜每年评选一次,榜单内容每年都会进行调整,如专家提名的全国最佳专科数也在逐年增多。一位医生说,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省市三甲医院有一个‘露脸’的机会。”对于评定结果,有些医生提醒,这不能当做权威的就医指南。
01 特需门诊号数量浮动最大
医院挂号种类一般有三种:普通门诊,出诊医生为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的医生,如主治医师,挂号费在7元以下;专家门诊,需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如副主任医生,挂号费14元左右;还有就是特需门诊,出诊医生是知名专家,挂号费在200元至300元左右,而且挂号费不能报销。特需门诊一般是病患慕名而去,门诊号提前几个月就在网上被挂满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一位医生说:“相对而言,其他门诊号安排较为密集,挂号数量也比较稳定,特需门诊本身预留的数量就小,请求大夫加号的成功率就会高很多。”
02 初步诊断找普通门诊就行
一位三甲医院医生说:“当你选择了三甲医院看病,就意味着选择了挂号难、看病难。”但他觉得这里面有病人的一些偏执所造成的问题。“对于第一次看病,建议先看普通门诊,因为初步诊断一般需要做一系列的相关检查,专家和主治医师给的检查单都是一样的,流程也一样,没必要一定守着专家号。待检查完毕拿到相应单据,你可以再挂专家号或特需门诊号来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
03 它们会与其他医院签帮带协议
不少区域医院,如郊县医院,会主动与三甲医院签订帮带协议,将自己无法处理的病人推荐到合作的三甲医院。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说:“双方肯定存在利益关系,但应该不涉及费用提成,因为这钱也不好分。”对患者来说的好处是,能通过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完成在三甲医院的挂号和诊疗预约。现在挂号这么难,这样“曲线救国”不失为一种办法,前提是你得知道你的社区医院与哪家三甲医院之间存在协议。
04 它们喜欢病人多一点
虽然医院并不是盈利机构,但接诊的病人越多,意味着效益越好,医生的收入也越高,这也是很正常的道理。某医生介绍,“过年期间往往是医院的淡季,而春节假期之后,便到了医院的旺季,病人一多,大家的收入就又上去了。”
医院中最赚钱的科室往往是它最出名的专科,因为病人会慕名前去看病。不过科室的收入与用药价格、医疗材料费用并无直接关联,“手术费并不贵,贵的是材料和药物的费用,这些会直接推高治疗成本。”某医生说。
05 你不可能在“大咖”之间转诊
三甲医院的科室设置要求基本覆盖齐全,而且在一级科室下还有二级科室,以突出专科优势。“由此建立起各自的运营系统,交叉中有重合,重合中又彼此独立,”一位医生介绍,“例如普通内科也能看免疫内科的疾病,也能收免疫病患者入院。”如果针对同一个病,在一家医院里有两位专家都是权威,尤其还不属于一个科室,那么在挂号时你可要想清楚,你可以要求专家会诊,但想中途从一位专家手中转入另一位的手中几乎不可能,除非两位医生极其大度。
不过现在的医院普遍愿意接受其他医院的专家过来出诊。相对原来“垄断”的心态,现在各家医院认为这是一种风险均摊的办法。
06 它们对外转诊可能有利益链
医院建议转院,有时候是因为科室设置不全,必须为病人寻找更合适的下一家医院,有时则可能有问题。曾有某民营医院人士曝出,小医院为招揽病人会与大医院“合作”:即在三甲医院医治时,主治医生会主动推荐病人转诊到“条件不错、价格更便宜的某下游医院”。而“转诊一个病人,为其转诊的医生最低可以提出医药费总额的10%作为转诊费”。在接受转院建议之前,必须实地考察并在网上搜罗一下目标医院的口碑。
07 它们会努力控制医保费用
三甲医院一般是医保定点医院,为避免医保费用增长过快,医保办会进行“医保控费”,即根据历史数据与基金收入状况,确定基金支出总额,同时将指标分解下发到医保定点医院。某医院医务处人员说:“平均每个人的医保费用不能超过1.5万元,门诊人均医保费用不能超过400多元,假如超出这一数字,医保办就会对医院提出警告。”所以医生们都会想办法控制医保费用支出,比如当某位住院病人的医保费用即将超过医保办规定的金额时,医生们将会为其办理周转出院手续,再办入院,“分两次住院,就不算一次的钱。”
08 外宾门诊不只对“外”
有一些三甲医院还有个特殊门诊叫“外宾门诊”,从名字可知道是针对外国人看病的通道,但其实它也对国内人开放。“每个科室都有大夫坐诊,但不一定是专家级别的。”如果实在没有挂到号,那么其实可以走这个渠道。也可以在这个门诊医治,从门诊医生数量到病房床位都很宽裕。但这个门诊费普通医保不能报销,药费是统一价格,诊费则由医院自主定价。“那种之前已经完成相关检查只需要医生分析开药的,就可以到这边就诊。”一位医生建议。
09 急诊只负责救急
没有学“急诊”出身的医生,急诊科的组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急诊科室人员,内部具体细化为内科、外科等;还有就是一些科室会派出轮转医师为急诊值班,他们来自本身就有急诊任务的科室。
急诊科算是医院最忙碌的一线科室,一位三甲医院医师说:“急诊的设置是为了使病人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因此配备的药品都是应急的、速效的,配备的检查手段也是基本的、能够快速做出判断的。”因此在急诊室你可能得不到最好最全面的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以及药物等,很多病想治好还要换其他门诊。
10 别盲目照着排行榜去看病
近来网上流传着一份医院排行榜,榜单是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所评选的,分为专科汇总排名与综合排名两大类,根据学科建设、临床技术、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等因素综合评定。这个有些官方性质的排行榜每年评选一次,榜单内容每年都会进行调整,如专家提名的全国最佳专科数也在逐年增多。一位医生说,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省市三甲医院有一个‘露脸’的机会。”对于评定结果,有些医生提醒,这不能当做权威的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