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旨在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活”和“动”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教师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时,要注重数学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活”与“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学习兴趣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板块。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旨在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学习学生身边的数学。各学段的要求有层次性,内容各有侧重。第一学段是实践活动,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对学生来说是“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活”和“动”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所谓“活”,指选材内容要“活”,开展形式要“活”,评价方式要“活”。不受课标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向性。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思考题和综合题,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动”,即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动”,就是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一、注重数学活动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识事物最根本的途径,因此,在数学活动课中应注意生活原型,重视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徑。”可以这么说,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动手操作过程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便是一种以“动”促“思”,发展思维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二年级上册《看一看 摆一摆》的教学中,在第一层次中,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一个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实际上就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这些图形的表象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已学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知识。第二层次是教师引导:摆1个三角形需要用3根小棒,那么能不能用5根小棒摆出2个三角形?用9根小棒摆出5个三角形?能不能用7根小棒摆出2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呢?这样的操作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在第三层次中,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学生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动脑,结合动手、动口,从活动中探求出事物变化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整合,强调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调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操作”中学,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注重学习方式的灵活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研讨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课堂上通过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玩一玩等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后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后,《小小商店》活动课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将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带来,自己动手制作价格标签,贴在准备好的物品上,把教室当成“小商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让学生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在模拟场景和角色扮演中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提升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能力。体验式学习,不但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生活意义。
  三、注重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兴趣的培养要靠趣味的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选取符合小学生年龄的内容,让小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年龄比较小的低年级学生,对有一定角色性的游戏很感兴趣,如果教师可以把课堂知识和游戏相结合,对小学生理解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奇数和偶数后,可设计以一个“转盘揭秘”的游戏活动,教学时首先创设一个情境:小明在万家乐超市,看见了一个转盘,旁边写着:“只要一元便可转动转盘一次,指针停在哪一格,就从下一格开始数几格,这格上的奖品就属于你的。”小明停下脚步转起转盘。他把钱全部花光了,但一次也没中大奖。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想不想揭开转盘之谜呢?”学生很快便热情投入,教师和同学一起研究转盘的秘密,最终得出结论:转盘的秘密正是利用“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的规律,设奖者把大奖放在奇数上,把小奖放在偶数上,让别人拿不走大奖。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这个数学规律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防止上当受骗。诸如此类的数学活动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四、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训练学生的思维,既要重视抽象思维的发展,更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发展和深化。形象思维是基础,它直接与创造性思维联系。因此,低年级尤其要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拼一拼,算一算”这一活动,教师让学生用任意图形拼成一个自己想象的图形,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样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拼摆中思维活跃、联想流畅,表现出不受习惯约束的创造力,促使他们各显能力。于是机器人、小动物、植物等作品脱颖而出。因此,对学生创造想象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种能够启发学生想象力发挥的教学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性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在一定场景中,运用已有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问题的现实性与综合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需要做到:在学习空间上,实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充分体现数学实践与应用活动与自然、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内容的整合在活动方式上,合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竞争,有效运用各类知识和各种方法去探究。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使学生能够在“活”与“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活”与“动”中更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中琼.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青海教育,2006(Z1).
  [2]王秀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11(10).
  [3]张灵静.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J].云南教育,2005(09).
  [4]陈素萍.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六法[J].安徽教育,2005(01).
  [5]刘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1(08).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不足,在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对人生的理想也比较模糊。在这一时期,班主任要采取开展主题班会、利用学科渗透、实施自我教育、发挥榜样作用等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与信念,激发奋斗热情,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迷茫期”。  关键词:初中;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途径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
【摘 要】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构建各种数量关系模型把复杂的、隐蔽的数量关系形象化、清晰化、语言化,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问题与已知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模型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提高对数量关系的认识,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数量关系;模型构建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解
【摘 要】小平小学基于“希贤教育”对邓小平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打造小平村文化高地的思量,对学校品牌发展战略的深入思考;基于对“希贤教育”内涵中七大人格的修养与体现。学校把“希贤教育”的核心素养凝练为“三有四力”,“三有”——有理想、有雅趣、有担当,“四力”——自律力、实践力、坚韧力、创造力。“三有四力”互为前提、互为因果、互相发展,它既是小平小学学子们内在的核心动力,又是小平小学学子们一生幸福的奠
渴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龙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有的父母得偿所愿。有的却未能如愿。两种结果的出现必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观差异”也不可忽视。本期我们将聚焦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各种“易错点”。以求在今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出错”。    学生值日家长帮忙    《西部商报》报道,“孩子值日,家长扫除”。这种现象在兰州小学低年级普遍存在。在兰州一所小学。趁孩子们放学的时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國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的通知,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  劳动教育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兴小学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落实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在学校楼顶打造了占地362平方米的集教育、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对这次小农田基地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并成立了相关小农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蔡健辉校长及主抓教学的方桂嫦副校长为组长,抓教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则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小学数学是基础性课程之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其日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介绍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性,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史、生活化数学教学和多媒体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史;生活化教学;多媒体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
摘 要:中学音乐课堂犹如“木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高低取决于短板的长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是木桶的短板;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对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将声势律动、本土文化、身边“乐器”、多元体验等融入中学音乐教学中,以补中学音乐课堂驾驭之短。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木桶效应;课堂驾驭;奥尔夫教学理念  “木桶效应”是指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的盛水量
摘 要:口语交际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丰富多彩的交际实践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交际兴趣,促进双向甚至多向信息交流。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事例,提出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亲近学生,让学生敢于表达;以生活实践为切入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会学生说好一句话;巧选题材,教会学生说好一段话;采用多种训练形式,教
摘 要:拓展性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求为依托。若要构建有效的拓展性课程,在教学的开发与选择中,则要更多地将更贴近学生的内容和知识引入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以方山地域特色文化为依托,以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立体模式的解读,对有效建构“共育圈”立体平台模式的策略以及高效开展动态监控做了初步探索。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