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生成及其发展逻辑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w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哲学史上,通常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称为“德国古典哲学”。【1】德国古典哲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德国民族精神和启蒙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产生与发展在哲学史上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德国古典哲学以近代哲学基本问题为主要线索从整体上贯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以前旧哲学的总结,而且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因此,为了理解和把握人类哲学史上这一宏伟成就,本文以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背景为主要依据,以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为主要内容,对这个历史时期相继出现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脉络梳理,从而得出德国古典哲学在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发展逻辑;思维与存在
  一、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背景
  要想正确的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逻辑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个历史时期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背景,即经济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1.经济政治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法两国率先推动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制度成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新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逐渐被替代,而此时的德国受英法两国的影响也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德国经济落后和政治的不统一,19世纪以前同英法等国相比较,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停滞,德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半封建小资产阶级。随着德国政治和经济的改良,德国逐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与此同时,现代无产阶级作为成熟的独立力量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使得德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产生了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无产阶级对抗的双重矛盾。可见,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就是以德国现实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历程为依据,以哲学的形式表现出与这一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其不同的成长阶段上的意识形态的表现,体现出德国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是以近代哲学为思想基础的,它作为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解决近代哲学所面临的的问题为目标展开的。近代哲学主张把人的认识本性及可靠性根据看作是最基本和首要的哲学问题,其重点是对认识论思想的研究,这是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将重点放在探讨世界的本原、上帝的存在等问题不同的新的研究阶段。近代哲学家们试图通过理性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摆脱宗教神学的教条和对人理性思想的控制。他们尝试寻找一种使思维与存在统一的方式,以解决近代哲学所遇到的难题。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了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被提了出来。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近代哲学中最先表现出两种对立的研究方向,即经验主义和理性主義。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感觉经验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的或唯一的途径,是真实可靠的,而理性是不可靠的,理性则存在于感性之中,理性活动即推理判断不过是感性的变形,贬低理性思维的意义。理性主义代表则相反,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感性往往会导致谬误的产生,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必须排除感性的干扰,真理是从理性中来的,理性是判断真理的标准,从而贬低甚至否定了感觉经验的意义。
  可以看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过长期的争论所暴露的理论缺陷,导致了近代哲学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如何可能是一致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哲学思维必须摆脱固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能只停留在思想领域,而是深入到人的实践活动领域,进一步揭示认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近代认识论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就是以解决近代认识论矛盾为己任的。
  二、德国古典哲学发展脉络—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成果
  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德国古典哲学整个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就是在解决这一哲学问题的努力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围绕着这一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五位哲学家们在各自本体论的基础上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这就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内在的逻辑线索。
  1.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批判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具有片面性,未能真正调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使之走向各自发展的极端。因此康德以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为目的,开启了自己哲学发展的新起点。
  康德从人自身的认识能力出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某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东西,他称为“自在之物”。【2】同时他又认为“自在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人们是无法认识的。这种自在之物如同一种普遍必然的结构组织,当这种普遍必然的结构组织与我们的感觉器官相作用时就会在我们心中产生所认知的表象。而这种认知表象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人意识的产物,是人的先天认识能力自发形成的,这样康德又将人的认识能力局限于人的认知表象中,将自在之物与认知表象割裂开了,这就使感觉成为隔离主体与客体的障碍,从而把思维与存在形而上学地割裂开,陷入了不可知论。
  可见,康德认为知识、经验归根到底都是认识能力的产物,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达到“自在之物”,而唯一可以认识的是主观感觉,但主观感觉又不反映“自在之物”的本质,从而,思维与存在处于对立的状态中,没有同一性。康德的认识论思想批判的揭示出思维与存在根本对立,这也为后继者带来了启发,推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
  2.费希特—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观化
  费希特是康德哲学的继承者,鉴于康德在割裂思维和矛盾同一性的基础上,费希特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其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建立了“自我”和“非我”两个哲学基本范畴,为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而努力。
  费希特批判康德关于自在之物的观点,并认为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是发生在主体内部循环发展的统一关系,即主体(自我)预先设立自身,是自发能动的,并建立自身的的对立面客体(非我)从而又回到主体(自我)。而费希特所认为的客体(非我)只是由主体(自我)所建立的一种假象或处于主体(自我)之外的某种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可以看出,费希特哲学关于主客体统一只是单纯的在主体内部及自我意识中的统一,这极端的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仅仅依靠逻辑推理演绎出的哲学,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唯我论。当费希特发觉自身陷入唯我论中,他企图设定一个绝对的“普遍自我”来掩饰唯心主义缺陷,使得主客体达到真正统一,但却由主观唯心走向了客观唯心,实际上仍没有真正使思维与存在得到统一。   3.谢林—德国古典哲学的客观化
  谢林继承了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的原则,认为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最高统一体就是绝对自我。但随着发展谢林却意识到费希特的思想存在着局限性,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仅仅是指主观范围内的认知,是无法用来说明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变化,于是谢林便对费希特采取了批判态度,并构造了主体和客体无区别的“绝对同一”,试图进一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谢林的绝对同一是不依赖于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宇宙精神,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中的内在的客观本体,不受人的自我意识所影响,并支配人的自我意识。谢林认为,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不是将客体统一与主体中而实现的,恰恰相反,而是将主体统一于客体中,从而达到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贯通起来,融合为一,没有任何差别。但谢林同样也面临着自己体系的内在矛盾,他企图用“同一哲学”去超越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他却忽略了自身局限性,他所理解的绝对同一仍然是在精神领域所进行的活动,只不过这种精神状态对人来说采取了一种无意识的、不可认知的、客观主体的方式去理解,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仍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这样,谢林就在批判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为黑格尔创立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创造了基础条件。
  4.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批判继承了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对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充分做了阐释,建立起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精神发展到了高峰,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批判谢林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看作静观神秘的对象。因此黑格尔从思维的矛盾运动出发,提出了“绝对精神”。即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看作是先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万物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它既是实体又是主体。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运动着的,永不停歇的,是通过自身蕴含着内在矛盾不断向前发展的,是符合逻辑必然性和历史相一致的过程。这一总过程的演化需要精神通过正—反—合的辩证法运动,从而分为三个阶段地把事物实现出来。第一阶段绝对精神是概念之间、范畴之间的转化(正)、第二阶段绝对精神从概念范畴中演化为自然界,表现为现实的感性事物的形式(反)、第三阶段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精神扬弃自然界返回到精神范畴中。黑格尔认为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仅仅是这一总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而它的最高统一方式则是在绝对精神这里达到了极限。黑格尔将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看作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自我运动、自我回归的环节贯通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辩证的能动性和逻辑必然性。
  然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体)的运动发展并不是现实人类的感性活动,而是哲学家头脑中抽象的思维活动,是脱离感性、敌视感性的异化了的主体,这种主体凭着自己抽象的能动性使主体和客体所达到的同一,也就只能是纯思想中的同一。因此黑格尔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仍然未摆脱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局限性,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立场。
  5.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他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构建了“人本学”思想,把人作为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和主体,力图用自然的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并对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走向了终结,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费尔巴哈认为思维和存在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是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物质世界是客观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而人的认识、思维则是客观世界在头脑里的反映。【3】因此费尔巴哈主张直接从感性的人出发,也就是从感性的自然界出发,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包含着思维与存在同一的直接根據,费尔巴哈就在此基础上把人作为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主体,力图用自然的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这是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截然相反的回答。
  然而费尔巴哈在抛弃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抽象的自我意识和纯粹思维的同时,也把唯心主义连同其主体能动性及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一起抛弃了,这就导致他把人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然简单的理解为直观的“感性存在”,造成了唯物的自然观和唯心的历史观相并立,可见,费尔巴哈只是在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立场上解决了主客体的对立,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仍未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逻辑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在我们看来,虽然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经历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五个发展阶段,但思维和存在或主体和客体的矛盾都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解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相反,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体现出一种哲学被另一种哲学批判的继承,这就表明了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向前发展必然的、历史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发展的逻辑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实践的、革命的理论,它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或者说辩证的或历史的唯物主义体系,批判的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这两大方面,并进行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马克思将主客体关系从思维领域转向了实践领域,主客体的关系由思维和存在的认识关系转变为主体对于客体的改造关系,主体对于客体的解释哲学转变为主体改变客体的行动哲学,主体在理性领域的抽象自由转变为社会实践领域的现实自由,由此马克思从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把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理解为人的主体能动性,而人的本质则体现为“自由自觉的人类活动”,这就使人的能动的主观思维通过现实的物质性的能动活动而与客观存在达到了真正的同一。因此,只有在马克思这里,困扰着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这一基本矛盾,才得到了真正彻底的、合理的解决。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变世界为基本问题的真正现代意义的哲学。
  参考文献
  [1]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晓玉(1997年12月-),女,汉,黑龙江齐齐哈尔,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规划,加强档案工作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农村;档案建设;乡村振兴  农村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必须全面提升农村档案工作建设水平。加强档案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摘要:于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似的阶段。一种思想的萌生绝不是偶然,它是植根于社会发展的沃土而生长出的时代之花。透过造物人们往往能够瞥见一个时代的思想及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又对设计艺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设计艺术若偏离的时代的背景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本文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先秦时代的造物语境、动因、方法及特征、理想展开了系统地分析,以为当前艺术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先秦时代的楚国工匠们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政府万能、市场万能的理论显得不合时宜,在政府失败、市场失灵的双重压力下,第三部门应运而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相对迟缓,在第三部门的运行中还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公众认可不足、人才资金匮乏、独立性缺失、腐败现象丛生的问题。  关键词:第三部门;社会治理;多元合作  我国诸多学者已经对第三部门的产生原因、社会价值、发展方向做了概述,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
期刊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精神文化追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越发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几千年发展的文明见证,其来源于群众,也应该由群众承担着传承的重任。对此,可以将群众文化融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这样既能丰富群众文化,又可以更好的保护传承非遗。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群众文化;非遗保护;传承;作用  前言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形成了丰富、深厚
期刊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是对生产经营价值起到引导作用,保障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配置公司资源,支撑产品、客户拓展,不断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预算全方位覆盖、全要素管理、全过程管控和全员参与的特征,奠定了其在国企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但在分子公司众多的集团企业中,全面预算的落地与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细节问题做出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集团企业;过程管控  一、我对国
期刊
摘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背后折射出的含义是:一、抵制教育差异化所导致的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教育公平性降低。二、国家盼望教育本身回归生命的教育,让师生共处一片充满人性温度天地。回归教育的本质成为了社会一致的呼唤:巩固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牢固地位,将教学目标设为培养新时代的中国优秀公民;进一步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师德水平,让
期刊
摘要: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色彩感,色彩能够更加突出画面的主题,渲染画面的气氛,让读画者领悟与感受到画面的内涵与情感。本文简单阐述了色彩之美,中国画与西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不同,画面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同,在色彩的选择中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工笔画色彩的材料与装饰性的关系,阐述工笔人物画中色彩的运用。  关键词:工笔人物;色彩;情感表达  一、色彩之美  工笔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类,在古代称为“丹青”
期刊
摘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尤为关键。本文先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留守儿童问题作细致的分析论述,继而提出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的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包括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构建家校联合机制。  关键词:社会矛盾;留守儿童;小康社会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问题,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留守儿
期刊
摘要:根据外贸企业对实操能力的要求,调研各个高校运用世格系统的情况,提出将世格系统运用于国际贸易专业不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案。  关键词:世格系统 国贸 实验教学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国际贸易也越发频繁。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明显提高。李聪慧(2018)调研指出在外贸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高度关注人才的实践能力,例如:第一,
期刊
安然:讨“甩锅”檄  世界风云变幻,疫情肆虐未缓;妄图“甩锅”解难,请听国人誓言:  一百年的中国共产党,有一百道娄山关;七十年的人民共和国,有七十年南泥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有四十年克难攻坚;追梦复兴的新时代,有大洋彼岸的狂澜。翱翔千秋的东方鲲鹏,每一次扶摇,都风雪漫卷;负重前行的龙的传人,每一次跨越,都举步维艰!  举步维艰的史册,连篇累牍泪斑斑:从鸦片硝烟,到甲午沉船;再火烧金殿,至割地赔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