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通过调控TGF-β1/TAK-NF-κB通路对胰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nglu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慢性胰腺炎(CP)小鼠胰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TGF-β活化激酶( TA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芩苷防治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P模型组和黄芩苷治疗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20% L-精氨酸诱发CP,治疗组于造模后2周开始腹腔注射黄芩苷(100 mg/kg,每天1次).造模后2周、4周和6周分别处死动物,下腔静脉采血,摘取小鼠胰腺组织,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胰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胰腺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和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FN、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磷酸化TAK1( p-TAK1)及NF-κB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胰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腹腔注射20% L-精氨酸2周、4周和6周后,HE及Masson染色显示胰腺组织有纤维沉积,FN表达升高;而黄芩苷治疗后小鼠的胰腺损伤及胶原纤维沉积程度明显减轻,FN表达减少(P<0.01). CP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TGF-β1、TGF-βRⅠ、p-TAK1、NF-κB及TIMP-1的水平均升高,MMP-1表达降低;而黄芩苷治疗组TGF-β1、TGF-βRⅠ、p-TAK1、NF-κB及TIMP-1的水平降低,MMP-1表达升高(P<0.01).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TGF-β1/TAK-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调节MMP-1/TIMP-1的相对平衡,发挥抗CP小鼠胰腺纤维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伴海马硬化性内侧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发病人数日益增多,但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阐明其发病机制有利于对颞叶癫痫的理解,并为癫痫的早期风险评估
1 背 景rn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除了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和姿势平衡障碍外,还存在着步态障碍,严重影响了
多系统萎缩( 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偶发的、成人发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伴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和锥体束损害[1] .异常的α-突触核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被定义为“双侧上肢动作震颤”的综合征,是成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1] .目前普萘洛尔和扑米酮仍是第一线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口服
帕金森病( 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症( AD)后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由脑内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受损或凋亡引起,好发于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老年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与外周免疫系统分离,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数小时,神经细胞缺血死亡,通过释放“危险信号”,激活脑内固有免疫反应,促进炎性细胞
在过去几十年里,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存活率的提高,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绝对数量正在增加[1]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最常见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引发的抑郁高风险率是否与海马生理结构的改变有关.方法:制作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不同时期采用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对小鼠术后运动功能进
目的:探讨CR6相互作用因子1(CR6-interacting factor 1,CRIF1)在棕榈酸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mouse cardiomyocytes,MCMs)凋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MCMs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体(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MCU)在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心肌H9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心肌H9c2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