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对学生课外阅读和积累的指导作一探讨。笔者认为,加强阅读和积累的指导应根据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应把握阅读的数量与技巧,丰富积累的途径;应定期开展合作与交流,持续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积累;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和积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写作和语文综合素养高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善于积累的学生。作为教师平时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积累。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加强阅读和积累的指导
教育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还没定型,心灵逐渐丰富的阶段。笔者在对初中生课外读物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科幻和武侠小说,其次是笑话幽默类读物,《读者》《中学生天地》等读物很受欢迎。因为此类休闲读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内心压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加大,休闲读物为现代人提供了追求个性、放松自我的氛围,从中可获得精神的慰藉,具有积极功能,但它绝不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向学生推荐的读物,要兼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力求能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把握阅读数量与技巧,丰富阅读和积累的途径
中小学生学业本已负担过重,如果课外阅读量过大,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反之,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若每天阅读15分钟,则每月可阅读半本书,一年可阅读约5本书,初中3年可阅读约15本书,约300万字,该数量也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当然还可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来集中阅读。另外,阅读也可是课文的外延和补充,这点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1.利用好图书馆,做好读书卡片积累
图书馆藏书量大,品种齐,进图书馆阅读可全面提高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积累利用资料的能力,要是能做好读书卡片的积累,那就可大大提高阅读积累的效果。卡片内容可是文献精华的摘录、资料来源的注释、有价值观点的归类和典型性论据的整理等。信息时代,我们还可利用图书馆中的网络、电脑、复印等积累资料。
2.利用专题分类,做好探究式积累
笔者曾指导学生按成语、名言名句、诗歌、现代文作品等分类做积累,开始学生还挺新鲜,一个学期下来收获颇丰,但渐渐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收集方式有点厌烦,甚至有学生说不如买本成语字典、《唐诗三百首》给老师。经过反思,参考语文新教材中的《专题》栏目,笔者有了新的灵感。教材中《专题》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新教材的新亮点。比如七年级下中有个《荷》的专题,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同一事物用不同文字展现的魅力,浓厚的兴趣驱使他们自行查找荷的资料。有质朴的说明文、有优美的诗歌、有富有哲理的散文等,有同学还绘制了各样荷花图,一份份成果让笔者发现积累原来也可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笔者从此放弃了以前陈旧的积累方式,让学生在各式专题的引领下自由积累,开辟了一片探究式积累的新天地。期间,师生在共创积累成果,共赏积累佳作,共享成功喜悦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目标。
3.扩展阅读形式,拓展积累视野
拓展积累是指以某篇作品(或书)为基点,向相关方面扩展的阅读积累方法。包括:①从某篇名作出发,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写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20年代中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鲁迅对幼年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此同时可扩展看他同期《朝花夕拾》中的一些作品。②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使学生明确同题材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可引导同学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戏社》。③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该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材料扩展,以较全面地了解该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定期开展合作与交流,持续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兴趣虽可使学生在阅读和积累时精力十足,但初中生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如果只将阅读和积累看作是个体的行动,那么学生最终将失去耐心和信心。这时,如能及时采取合作交流的策略,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同伴的鼓励和赞美,让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和愉悦,那么,学生在一个开放互动、合作共享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就可持续推进阅读和积累。
总之,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饱学之士,无一不是从勤读书善积累中获益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证实了读书和积累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应当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阅读和积累无论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学会做人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指导,丰富积累途径,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一中分校苏州三元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积累;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和积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写作和语文综合素养高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善于积累的学生。作为教师平时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积累。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加强阅读和积累的指导
教育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还没定型,心灵逐渐丰富的阶段。笔者在对初中生课外读物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科幻和武侠小说,其次是笑话幽默类读物,《读者》《中学生天地》等读物很受欢迎。因为此类休闲读物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需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竞争剧烈、内心压力和脑力劳动强度加大,休闲读物为现代人提供了追求个性、放松自我的氛围,从中可获得精神的慰藉,具有积极功能,但它绝不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向学生推荐的读物,要兼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力求能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把握阅读数量与技巧,丰富阅读和积累的途径
中小学生学业本已负担过重,如果课外阅读量过大,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反之,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若每天阅读15分钟,则每月可阅读半本书,一年可阅读约5本书,初中3年可阅读约15本书,约300万字,该数量也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当然还可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来集中阅读。另外,阅读也可是课文的外延和补充,这点可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1.利用好图书馆,做好读书卡片积累
图书馆藏书量大,品种齐,进图书馆阅读可全面提高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积累利用资料的能力,要是能做好读书卡片的积累,那就可大大提高阅读积累的效果。卡片内容可是文献精华的摘录、资料来源的注释、有价值观点的归类和典型性论据的整理等。信息时代,我们还可利用图书馆中的网络、电脑、复印等积累资料。
2.利用专题分类,做好探究式积累
笔者曾指导学生按成语、名言名句、诗歌、现代文作品等分类做积累,开始学生还挺新鲜,一个学期下来收获颇丰,但渐渐学生对一成不变的收集方式有点厌烦,甚至有学生说不如买本成语字典、《唐诗三百首》给老师。经过反思,参考语文新教材中的《专题》栏目,笔者有了新的灵感。教材中《专题》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新教材的新亮点。比如七年级下中有个《荷》的专题,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同一事物用不同文字展现的魅力,浓厚的兴趣驱使他们自行查找荷的资料。有质朴的说明文、有优美的诗歌、有富有哲理的散文等,有同学还绘制了各样荷花图,一份份成果让笔者发现积累原来也可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笔者从此放弃了以前陈旧的积累方式,让学生在各式专题的引领下自由积累,开辟了一片探究式积累的新天地。期间,师生在共创积累成果,共赏积累佳作,共享成功喜悦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目标。
3.扩展阅读形式,拓展积累视野
拓展积累是指以某篇作品(或书)为基点,向相关方面扩展的阅读积累方法。包括:①从某篇名作出发,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写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20年代中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鲁迅对幼年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此同时可扩展看他同期《朝花夕拾》中的一些作品。②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使学生明确同题材作品往往因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可引导同学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戏社》。③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该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材料扩展,以较全面地了解该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定期开展合作与交流,持续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兴趣虽可使学生在阅读和积累时精力十足,但初中生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如果只将阅读和积累看作是个体的行动,那么学生最终将失去耐心和信心。这时,如能及时采取合作交流的策略,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同伴的鼓励和赞美,让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和愉悦,那么,学生在一个开放互动、合作共享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就可持续推进阅读和积累。
总之,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饱学之士,无一不是从勤读书善积累中获益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证实了读书和积累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应当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阅读和积累无论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学会做人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指导,丰富积累途径,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一中分校苏州三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