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2011版)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文章阐述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通过化学史“重演”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合作意识;通过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力图深入挖掘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83-02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2011版)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善于合作、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1]。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善于挖掘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精心设计渗透方法,把握化学知识与德育因素的最佳结合点,达到自然恰当、水乳交融的和谐效果,真正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化学教学中,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1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论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和分子的联系与区别,而且认识到物质变化宏观上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微观本质是分子拆成原子而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2]。由此阐明了化学现象的物质性,其变化的宏观表象与微观结构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使学生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随意消失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此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诠释“鬼火”本质上就是物质变化的结果,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物质观。从化学角度讲,“鬼火”是由磷元素引起的。人与动物体内含有的磷元素是以磷的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尸体内的磷化物经过长期烈日灼晒后变化成磷的氢化物(如PH3和P2H4)。纯磷化氢气体(PH3)在空气中的着火点约为423K,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自燃;如果混有微量P2H4(联磷)时,着火点降低,热空气即可到达而自发燃烧,产生蓝绿色的微弱火焰。白天气温高容易发生。只是在夜间有黑暗作底色时容易看见,加上人们在墓地发现时的恐惧心理,就产生了“鬼火”。“鬼火”会追着人“走”,是由于磷火很轻,如果有风或人经过时带动空气流动,磷火也就会跟着空气一起飘动,产生节奏一致的运动。由此可知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鬼火追人”。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演示实验——人造“鬼火”: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白磷反应制取磷化氢和联磷的混合气体。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物质的变化,彻底扫除迷信,还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2011年3月一些地方发生的“抢盐风”事件——“吃碘盐防辐射”是否有科学依据。从此以后遇到迷信或谣传学生就不再盲从和轻信了,他们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就这样找准了契合点,教师适时地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巧妙地帮助学生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演”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与合作
  2.1合作双赢的典型例子:瑞利和拉姆赛: 化学史上合作双赢的典型例子有瑞利和拉姆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诚合作,促使他们发现了惰性元素家族[3]。1892年,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精确测定其密度为1.2572g/L,而用4NH3+3O2=2N2+6H2O获得的氮气,密度是1.2508g/L。二者相差0.0064g/L。这小数点后三位的微小差异并没有逃过瑞利的注意。经过几百次的没有进展的实验后,他把实验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公开征求答案,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赛的注意,二人开始一起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在翻阅80年前英国科学家、实验大师卡文迪许的实验记录中发现了类似问题。在当年的实验报告中卡文迪许记录了氧与氮化合为氮氧化物再溶解到苛性钠溶液后,试管内总有个小气泡,其体积相当于原气体体积的1/20。瑞利和拉姆赛重复了卡文迪许的实验并对这个小气泡内剩余气体进行密度测定并进行波谱分析,最终发现了“氩”及其家族。
  2.2重演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与合作: “重演”的本质是指事物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重演”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过程。从行为上学生“探索科学”;从思想上,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严谨与合作精神。瑞利和拉姆赛的例子使学生深刻感悟到化学家对实验细节的重视,并且看到他们合作的力量产生的伟大业绩。为了让学生体会严谨与合作的科学品质,我安排三组学生小组合作与单人实验进行比较,做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向50mL 2% 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看到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向50mL 10% 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看到有蓝色(氢氧化铜)及黑色(氧化铜)沉淀生成;向5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蒸发皿中进行),看到有黑色(氧化铜)及红色(铜)固体生成。一般地,学生知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却不知还有其他可能。通过实验发现,同等条件下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微小变化(2%--10%--饱和20℃为16.7%)即会引起与钠反应产物不同。可见在化学实验中,数据的微量偏差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化学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化学史的“重演”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25分钟全部做完,现象明显,结论合理。而单人25分钟最快的只进行了一个浓度的实验。对比实验使学生强烈意识到合作才能双赢!
  3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1问题的提出: 化学在解决粮食、疾病等问题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良种等的使用使得粮食的产量空前提高来满足暴涨人口的需要;许多抗虫抗病毒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包括番茄、烟草、棉花、水稻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分离出了降压、抗癌、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物活性物质,人干扰素、乙肝疫苗等昂贵药物已经实现商品化生产。“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的这句话正成为许多灾害的注解。鱼类产品中的孔雀石绿[Cu2(OH)2CO3]预防了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但具有高残留、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副作用;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也相似地在人体中富集,波及到极地的企鹅;白面粉中的“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可使面粉色白、韧性好、不易煮烂,然而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均对人体有害;红色酱料中的色素苏丹红具有强致癌作用;三聚氰胺奶粉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超音速飞机排出的一氧化氮等废气、电冰箱的制冷剂氟氯烃等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并不断扩大,导致皮肤癌发病率大大增加;塑料的发明曾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然而地膜覆盖清除不尽导致的土地退化和塑料袋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正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3.2问题的解决: “那我们能吃什么呀”“那我们怎样生活呀”?强烈困忧下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连连发问。在这样的情境下老师对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导在他们的渴求中按计划顺利地进行着:低度促环保,勤俭更长久;意识里有才长久,意识里没有莫强求[4]。这里的“环”指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大环境和人体自身的小环境。“低度”指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用量。比如农药的用量以最适宜的杀虫时间上的最适量为佳,避免在虫害生长的任意时间里大量使用;人生病吃的药以能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低毒最少副作用的药物为准,尽量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这样做才可能塑造清洁的大环境和健康的小环境。地膜覆盖清除问题在新技术出现之前就压在一个“勤”字上。地膜清除不尽造成土地退化容易。
  以玉米为例,连续使用地膜覆盖2年的地块,每亩地膜残留量为4.14 kg,可使玉米减产9 %,连续使用地膜覆盖5年的地块,每亩残留量为13.8 kg,可使玉米减产26 %[5],使其恢复则需要上百年的功夫。因此我们要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勤俭持家,为子孙后代留福。孔雀石绿、“吊白块”、 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食品禁用物要做到令行禁止。这种理念只有深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才能做到,如果人们思想意识里没有,靠检查达到禁用恐怕只是一句话。所以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和培养环保意识、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重中之重。
  同学们在化学课堂中不仅仅学会了化学知识,也吸收到了渗透在其中的德育内容。每个同学关注的焦点不同,但是他们意识到了德育各层次的目的。同时学生的行为上也能体现出这样德育渗透的效果:节水节电行为明显:学校里的水龙头不再滴答,教室里的同学总能记得把灯和电扇适时开闭,家里的空调也开得少了;学生回到家会告诉妈妈洗衣服洗洁精用无磷的;尽可能少用且重复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建议家长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可能处理蔬菜瓜果上的农药残留之后食用……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反映了渗透教育的效果,说明学生已能把课堂所学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去,知道了通过化学学习不仅能习得书本知识,也能获得思想上的财富,知道了如何利用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2] 毕毕林, 卢巍.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6:3-6.
  [3] 夏立先 .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几点认识和实践.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1,4:36-39.
  [4] 彭文英. 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5] 黄伟,田原宇, 乔英云. 《以腐植酸和造纸黑液为原料的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的研制与应用》等.2005,4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提出了一种中文图文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并给出了样机的主观评价结果 A design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Chinese teletext receiving system
【摘要】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是学生了解创业知识、规划职业、成功创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性认识职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本文从分析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构想。  【关键词】就业与创业; 职业学校; 课程建设 【Abstract】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期刊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特点优势明显。短小精悍,内容紧缩,感观性强。将它应用于高职商英专业的实践课教学对于提高商英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专
现如今,大家对“复合型人才”这个词并不陌生,它指那些有优势专业,同时又具备多种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随着幼教行业的发展,这种复合型人才逐步为幼儿因所青睐,需求也逐渐加大.
现代时间所包含的现代劳动时间与人体生命时间的矛盾,将外在时间强制感转化为自由自在感是审美冲动的重要起源.20世纪中国美学与国家民族救亡、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建构以及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