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讨论了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生教学当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如何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进行教育,怎样把技术类教学和职业类教学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笔者思考的重点。准确的把技能型与职业类学生培养相结合成为了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技术类教育;职业类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制于多个方向,技能型培养、地域情况、产业结构、发展与目标定位等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高等学校人才进行定位很重要。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因此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就表现出了很浓的地域特征。我省近期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很多的经济举措,富士康落户郑州,宇通客车,海马汽车产业园等大型工业企业也对河南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都对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产生了影响。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属性的确定
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也一直是很多人讨论的重点。只有确定了的人才定位方向,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人才目标培养定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及办学特色,这也是学校办学的核心部分。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时要注意两个重要的方向。第一,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具备高等院校的功能。第二,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突出自己所具有的职业教育属性。应该说这两者都是高职类院校缺一不可的。在高等职业院校创立之初很多人都把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培养方向作为了首要的任务。当然对人才培养来说,在确定了职业类培养时不会出现把人才培养成普通专科的理论类教学。同时,这又凸显出了高职类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办学发展。
笔者认为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学功能和职业教育功能同等重要,而且缺一不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即具备高等学校的教学层次,又同时具备职业类院校对职业方向的培养。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这种性质,我们应该从两个方向来考虑学校人才的培养。这里重点讨论一下高职类教育的方向。现在很多的高职类院校往往都是通过名称来与普通专科学校进行区分的。高职类院校大多数都被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名称本身就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信息:“职业”、“技术”。这两个内容都可以分开来进行分析。首先说说职业:职业即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尽量把教学等内容都与学校的就业方向进行挂钩。即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这里面的“职业教育”又包含了四个组成部分。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文化塑造。
以人为本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因素,综合对学生进行教学。通常在教学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学当中可以尽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分析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来结合理论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提升學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各方面的长处来重点培养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有组织能力,那就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充当老师助手的觉得来管理学生。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在教学当中针对学生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科学管理指对整个学生的培养过程严格制定符合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教学全面而有序的进行。
文化塑造指的是学生入校之后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近似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学校也应该建立校园文化,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指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技能。这里所指的生产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劳动技能教育,它包括技术的学习、掌握与应用等相关联系的活动方式方法。
技术教育在教学当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培养。让学生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使得学生在就要当中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而在大学当中学习的技术类型显然属于高等技术教育。这样一种教学内容突出对高级技能进行教学。尽量把学生培养成为使用现代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企业生产当中需要两类重要的人才。一种是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开发、设计、综合规划管理等。这样的人才从事的是产品的上层设计、规划等工作,通常属于科研型人才。另外一类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切实的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操作性人才,他们所从事的是产品的生产。这样一类人才通常称之为应用型人才。
高职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属于产品的上层开发、设计类的科研型人才。在教学实践当中重点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确定了所培养的学生模式。在教学活动当中就可以对教学计划、教学开展、教学管理、考试环节等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应用能力进行侧重。
随着现代企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结构与形式正在逐渐扩大。早期的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应用型人才都是有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当中从事的是生产管理、车间管理等重要的应用管理工作。而操作具体工作设备的技术工人则是由技工学校培养的。在一段时期内这样的人才模式能够适应当时的产品生产规模。
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崛起。早期的企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生产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精密加工工艺。因此必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正满足了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更高的应用能力,同时具备更强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培养具体应用型人才时更应该结合技术性的特点,根据工作种类划分专业。根据专业配置具体的课程内容。从而完成学生应用技能从学校到企业能够直接对接。 三、高等职业院校中职业培训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在完成了技术型人才培养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进行职业培训。也就是说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进行传统的学历教育外还要进行相关的职业类培训。
职业培训指定的是对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提高、岗位培训等。它不属于学历类教育。属于技能提升类教育。通过培训可以给完成的学员颁发相关的专业技术证书。
发达国家的职业培训非常成熟。培训类型,培训时间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定制。通常的培训一般由一周到三个月不等。职业院校按照企业工作种类对社会发布培训内容,企业员工按照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技能进行提高。
我国的职业培训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东南沿海发展较好。这也跟国家的经济产业布局有很大关系。东南沿海高新企业集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發展迅猛,需要培训的在职企业员工人数众多。根据市场需求,东南沿海的高职类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较为灵活。这直接促成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双赢。虽然我国职业类培训发展势头迅猛但也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很多事业单位和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技能的认识,很多培训类机构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冷落。在校生在这样的一种风气下往往都是努力提高学历,如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风潮一年高过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人们对于岗位的认同多是希望取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往往希望从事一个自己熟悉的业务,并不希望改变。这种抱残守缺的思想往往就造成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希望再提高的员工少之又少。
再次,很多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属于公办性质。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上还是容易被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手脚。不能够对所设置的专业及时调整,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很难把培养的学生充分与企业进行对接。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我们培养的毕业生需要步入社会。只有真正把我企业的切实需求,认真的设置教学专业及课程,才能够把我们培养的学生从技能上、应用上与企业进行对接。
参考文献:
[1]何光全,张涛.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8
[2]赵祥刚,梁志.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缺失及归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作者简介:
王聪(1983~ ),男,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生,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技术类教育;职业类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制于多个方向,技能型培养、地域情况、产业结构、发展与目标定位等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高等学校人才进行定位很重要。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因此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就表现出了很浓的地域特征。我省近期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很多的经济举措,富士康落户郑州,宇通客车,海马汽车产业园等大型工业企业也对河南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都对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方向产生了影响。
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属性的确定
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近些年来发展很快,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也一直是很多人讨论的重点。只有确定了的人才定位方向,才能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基础。人才目标培养定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及办学特色,这也是学校办学的核心部分。
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时要注意两个重要的方向。第一,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具备高等院校的功能。第二,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突出自己所具有的职业教育属性。应该说这两者都是高职类院校缺一不可的。在高等职业院校创立之初很多人都把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培养方向作为了首要的任务。当然对人才培养来说,在确定了职业类培养时不会出现把人才培养成普通专科的理论类教学。同时,这又凸显出了高职类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高等职业类院校的办学发展。
笔者认为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学功能和职业教育功能同等重要,而且缺一不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即具备高等学校的教学层次,又同时具备职业类院校对职业方向的培养。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这种性质,我们应该从两个方向来考虑学校人才的培养。这里重点讨论一下高职类教育的方向。现在很多的高职类院校往往都是通过名称来与普通专科学校进行区分的。高职类院校大多数都被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名称本身就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信息:“职业”、“技术”。这两个内容都可以分开来进行分析。首先说说职业:职业即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尽量把教学等内容都与学校的就业方向进行挂钩。即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
这里面的“职业教育”又包含了四个组成部分。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文化塑造。
以人为本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因素,综合对学生进行教学。通常在教学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学当中可以尽量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分析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来结合理论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提升學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各方面的长处来重点培养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有组织能力,那就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充当老师助手的觉得来管理学生。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在教学当中针对学生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科学管理指对整个学生的培养过程严格制定符合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教学全面而有序的进行。
文化塑造指的是学生入校之后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近似于企业文化的培养,学校也应该建立校园文化,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指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技能。这里所指的生产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劳动技能教育,它包括技术的学习、掌握与应用等相关联系的活动方式方法。
技术教育在教学当中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培养。让学生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使得学生在就要当中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而在大学当中学习的技术类型显然属于高等技术教育。这样一种教学内容突出对高级技能进行教学。尽量把学生培养成为使用现代市场需求的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二、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企业生产当中需要两类重要的人才。一种是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开发、设计、综合规划管理等。这样的人才从事的是产品的上层设计、规划等工作,通常属于科研型人才。另外一类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内容切实的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操作性人才,他们所从事的是产品的生产。这样一类人才通常称之为应用型人才。
高职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属于产品的上层开发、设计类的科研型人才。在教学实践当中重点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确定了所培养的学生模式。在教学活动当中就可以对教学计划、教学开展、教学管理、考试环节等各个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应用能力进行侧重。
随着现代企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结构与形式正在逐渐扩大。早期的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应用型人才都是有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当中从事的是生产管理、车间管理等重要的应用管理工作。而操作具体工作设备的技术工人则是由技工学校培养的。在一段时期内这样的人才模式能够适应当时的产品生产规模。
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崛起。早期的企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生产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精密加工工艺。因此必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正满足了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具备更高的应用能力,同时具备更强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培养具体应用型人才时更应该结合技术性的特点,根据工作种类划分专业。根据专业配置具体的课程内容。从而完成学生应用技能从学校到企业能够直接对接。 三、高等职业院校中职业培训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院校在完成了技术型人才培养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进行职业培训。也就是说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进行传统的学历教育外还要进行相关的职业类培训。
职业培训指定的是对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提高、岗位培训等。它不属于学历类教育。属于技能提升类教育。通过培训可以给完成的学员颁发相关的专业技术证书。
发达国家的职业培训非常成熟。培训类型,培训时间可以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定制。通常的培训一般由一周到三个月不等。职业院校按照企业工作种类对社会发布培训内容,企业员工按照自己所需的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技能进行提高。
我国的职业培训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东南沿海发展较好。这也跟国家的经济产业布局有很大关系。东南沿海高新企业集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發展迅猛,需要培训的在职企业员工人数众多。根据市场需求,东南沿海的高职类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较为灵活。这直接促成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双赢。虽然我国职业类培训发展势头迅猛但也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很多事业单位和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技能的认识,很多培训类机构都不同程度的收到了冷落。在校生在这样的一种风气下往往都是努力提高学历,如考研和考公务员的风潮一年高过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对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人们对于岗位的认同多是希望取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往往希望从事一个自己熟悉的业务,并不希望改变。这种抱残守缺的思想往往就造成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希望再提高的员工少之又少。
再次,很多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属于公办性质。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上还是容易被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手脚。不能够对所设置的专业及时调整,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很难把培养的学生充分与企业进行对接。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我们培养的毕业生需要步入社会。只有真正把我企业的切实需求,认真的设置教学专业及课程,才能够把我们培养的学生从技能上、应用上与企业进行对接。
参考文献:
[1]何光全,张涛.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8
[2]赵祥刚,梁志.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缺失及归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作者简介:
王聪(1983~ ),男,河南省郑州市人,研究生,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