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问题,巧妙利用个性化提问,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实现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确如此,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如何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问题,巧妙利用个性化提问,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实现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提问的过多,过密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一问一答,会使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另外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而着急地揭晓答案,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减弱学习化学的兴趣,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减弱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2.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
有部分教师不精心研究教材,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提出一些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想到什么提问什么。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过于深奥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就会出现自问自答的状况,这样的提问就可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提问的面太大,学生会无从下手。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往往让学生从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到规律,从而得出定义。如果我们这样提问:“上面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太大了学生掌握不了,或无法理解,自然而然也就答不上来了。
3.提问的面较小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将提问流于形式,只提问一小部分学生,而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样既起不到反馈信息的作用,时间长了,还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应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境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提问。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學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这样,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设计的问题要具体、详细、难度适中,要让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得出相关结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锻炼学生思维。例如:将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多数学生认为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的方法一定是升温。在教学中,首先加热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再让学生讨论: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吗?再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水的电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生水解的现象”,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想到生物中学过淀粉可以发生水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加快淀粉水解?”“水解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会使溶液变红,如果此时直接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学生一定会很糊涂,但是,如果像教材中设计的那样,先让学生观察醋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再观察水不能使使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使石蕊溶液变红,最后将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先喷水,再放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小花变红。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哪一类物质可以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可以使石蕊变红吗?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后可以使石蕊变红?这样设计几个难度不同的问题,既可以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别回答,又给大部分学生逐步思考的提示,使提问的有效性增强。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高水平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都出在“点”子上,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对问题回答作出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相信教师只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催生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确如此,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发展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如何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问题,巧妙利用个性化提问,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实现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1.提问的过多,过密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一问一答,会使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另外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而着急地揭晓答案,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减弱学习化学的兴趣,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减弱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2.提问的随意性比较大
有部分教师不精心研究教材,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会提出一些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想到什么提问什么。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过于深奥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就会出现自问自答的状况,这样的提问就可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提问的面太大,学生会无从下手。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往往让学生从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到规律,从而得出定义。如果我们这样提问:“上面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太大了学生掌握不了,或无法理解,自然而然也就答不上来了。
3.提问的面较小
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将提问流于形式,只提问一小部分学生,而冷落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样既起不到反馈信息的作用,时间长了,还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课堂提问应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境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提问。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學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这样,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设计的问题要具体、详细、难度适中,要让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得出相关结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锻炼学生思维。例如:将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多数学生认为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的方法一定是升温。在教学中,首先加热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再让学生讨论: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吗?再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水的电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生水解的现象”,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想到生物中学过淀粉可以发生水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加快淀粉水解?”“水解原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会使溶液变红,如果此时直接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学生一定会很糊涂,但是,如果像教材中设计的那样,先让学生观察醋酸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再观察水不能使使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使石蕊溶液变红,最后将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先喷水,再放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小花变红。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哪一类物质可以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可以使石蕊变红吗?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后可以使石蕊变红?这样设计几个难度不同的问题,既可以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别回答,又给大部分学生逐步思考的提示,使提问的有效性增强。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高水平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都出在“点”子上,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对问题回答作出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我相信教师只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催生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