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绘中国梦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5月22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徐州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同绘中国梦——“汉风墨韵”徐州中青年美术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13个城市“同绘中国梦”系列展览之一,以出精品培养新人为根本目的,参加此次徐州中青年美术作品展的60多名徐州中青年画家,都是当下活跃在美术界的徐州本土作者,他是当前徐州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既受到徐州地域文化的滋养,也受到“彭城画派”前辈大师的艺术薰染与影响,代表了目前徐州中青年美术创作的现状。
  徐州古称彭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彭祖故国、汉高故里、西楚故都的美誉,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和集萃地。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交融交汇的地域优势,造就了徐州地域“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人文特质,形成了以书画文化、军事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徐州美术名家辈出、群英荟萃,涌现出李可染、刘开渠、朱德群、喻继高、张立辰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名家大师,成就了中国美术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大力实施“舞动汉风”文化工程,持续推进“四个一”精品文化项目,加大培树“彭城画派”力度,努力形成“汉风”与“吴韵”比翼齐飞的江苏文化新格局。
  与同绘中国梦——“汉风墨韵”徐州中青年美术作品展同时开幕的还有汉风墨韵·石上史诗——徐州汉画作品展。主办方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徐州汊画作品三十余件,配合原石与现场精拓的陈展形式,别开生面。汉画艺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之祖,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表现理念,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将这个展览与中青年美术作品展一同展出,表现了徐州美术发展的传承与创造,也述说了徐州美术的过去与现在。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勇,江苏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吕先景少将,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党组书记周琪,省文化厅副厅长、省美协副主席高云,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企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著名画家宋玉麟,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著名画家赵绪成,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尹石,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向伟,徐州籍著名画家贺成、徐培晨,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其谱,徐州市人大副主任李君超等及观众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雪春主持。
  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其谱代表主办方在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将继续加大“书画徐州”建设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整合优质资源,着力在美术人才培养、美术精品创作、艺术市场拓展上实现更大突破,不断提升“彭城画派”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和影响力,真正让“汉风墨韵”舞动神州、传扬世界,成为徐州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云在致辞中指出,今天在这里举办的同绘中国梦——徐州中青年美术作品展和汉风墨韵·石上史诗——徐州汉画艺术展正是有力彰显“汉风”的美术作品展览,是独具徐州魅力的展示,也是徐州文化的一种标志性展示。汉画艺术是对历史的追溯,是表达徐州美术的本根之所在,是汉风的源头,而中青年展览则是对徐州当下美术实力的一次检阅,是汉风在当代的张扬。今天展出的徐州中青年画家,都是当前活跃在全国、全省的徐州本土有着创造力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是“彭城画派”的根基力量,也是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徐州情结,带着徐州文化的影响,有着徐州美术的传统,是对当下徐州的一种审美关注,表现出了徐州艺术家的独特风采。他们的创作是有深度的,也是有生活的,是充满了情感的。
  同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由《画刊》副主编张正民作的《地缘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从“彭城画派”谈起》学术报告。展览于5月30日结束。
其他文献
谢建军 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副教授。  点画的形式美学是书法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现当代书法美学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以点画的美学属性或者审美特征等问题表现出来,而且在汉唐书论中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尽管汉唐书论中关于点画的美学形式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分析体系,也没明确提出“美学”的概念,但是在语言的描述上却处处都体现着对美的追求。关于点画的用笔方法及其美学特征,
期刊
值著名中国画家刘达江先生从艺70周年之际,师生联袂举办画展。这次画展意义非同寻常,呈现当代无锡源自吴观岱、秦古柳先生创启的一派,传承有绪,气势磅礴,传道得法,阵容壮大,犹如烟花三月的盛景,弥漫浩瀚太湖。  达江已届米寿之年,这次展出的30多幅精品,笔力雄辣,气象正大,韵味醇厚,风骨嶙嶙,端然是龙抬头咤叱风云的气概。在人们赞扬他艺臻化境的同时,也感佩他如恩师古柳先生一般的襟怀,爱徒教生,克服语言交流
期刊
庞鸥 1974年生,南京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畫专业。现供职于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书畫责任鉴定员,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出版《中国畫溯源与流变》《翎羽飞花——陈之佛工笔花鸟畫创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清代是一个古典文化高度成熟的时代。居于文化成熟的制高点,清代的学者多有一种从总体上把握古典文化的意向。在中国畫领域,清代的畫坛,承续了明
期刊
提到天津市中青年书法家,邵佩英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以金文为主体,时而高古厚实时而又很具有现代气息的书法作品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也喜欢写点关于书画的文字,邵佩英先生就成为我接触较多的天津书协驻会负责人之一。  多年来,邵佩英先生以金文大篆为主要研究方向,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奠定了自己在天津市乃至全国书坛的地位。读邵佩英先生金文作品,感觉到有两个特点非常鲜明:一是书写的高古、庙堂钟鼎
期刊
序言 黄浩然  40多年前,以傅抱石为代表的省国画院的一批画家,曾开展了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由此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新金陵画派。追溯前人的壮举,更是对创作规律的敬重,和对无锡美术事业长远发展的期望,2013年,无锡美术馆(无锡市书画院)启动“无锡画家‘山河颂’万里采风活动”3年规划。画家们心怀对艺术的敬畏和梦想,行万里路、过万座山,笔耕不止,潜心创作,创作了一批极具生活气息的佳作。这
期刊
沉静的力量——读王亦农书法随想  亦农的书法,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当代书坛炫人眼目的形式表演中,亦农的书法却传达出特有的沉静和智慧,彰显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品格追求。我曾经和亦农戏言,如果将他的作品隐去年代,放置民国时代的文人书法中,定会令人侧目的。在动手写这篇短文时,我也在设想,假如将亦农的书法,和当代那些以形式炫世的书家的作品悬挂在同一个展厅里,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呢?我想借用诗人敬文东的一句话——像
期刊
清则静 静则古  路平这么多年一直潜心书法、篆刻、学术研究。特别是他对传统的理解与把握极为深刻,他智慧地理解运用了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要素,我认为他有3点艺术主张值得总结:第一,气格为上。他的追求是气格为上,他的书法篆刻风格是清逸、静穆、端严。古人讲,清则静,静则古、古则清。应该说“清”是构成他风格的最主要的艺术元素。第二,他是多边结构,文字的造型能力使他的书法篆刻本体精神形成了多彩的艺术魅力。他
期刊
形式可以与内容分裂吗?——读王赫赫的绘画有感  现代艺术教育,多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尽管形式与内容这对概念的含义不甚明了,但这动摇不了它们作为中国艺术批评的核心概念的地位。缺乏内容的艺术往往被作为形式主义加以批判,缺乏形式的艺术甚至连艺术的身份都难以获得,而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艺术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的艺术。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自己的艺术传统,也许没有内容的艺术才是最高境界的艺术。  王国维通过中西
期刊
墨酣笔畅景妍境清——刘维阳山水画品读  刘维阳,一个多才多艺、充满爱心而内心深沉的人。他雷厉风行的作风、桀骜不驯的硬派男儿形象与他内在的亲和、睿智毫不抵触;对父母的孝顺、对妻儿的关切、对朋友的真诚和对艺术的执着亦在他的身上并行不悖。具有山水画学童子功的刘维阳,平素以当地资深摄影师的身份在圈内小有名气;而在山水画方面的探索,却是他自幼既定、不曾更变的艺术方向。  刘维阳是已故山水画大家刘知白幼子,深
期刊
本刊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浙江美术馆、山东画院、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由浙江微雨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淄博书画院承办的齐辛民花鸟画全国巡展·杭州展于2014年5月27日下午3时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省内领导和嘉宾有:原浙江省委副书记、著名书画家梁平波,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军区政委马以芝,原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肖峰、浙江省文化厅巡视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