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脾脏病变的临床价值及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脏病变超声图像特征及意义 方法 采用SIEMENS Q-2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脾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小、形态、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和血流性质。 结果 脾脏占位性病变中,脾脏良性肿物30例,其中脾囊肿7例,脾脓肿3例,脾血肿10例,脾血管瘤7例,脾梗死3例;脾恶性肿物9例,其中淋巴瘤4例,脾转移瘤5例。 结论 超声检查对脾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脾脏 病变 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66-02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超声显像常首先发现,具有独特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2008年6月~2011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病变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39例我院诊断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25例,女14例,年龄21~78岁,所有病例均我院内外科门、急诊及住院的患者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 方法
  采用SIEMENS Q-2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脾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小、形态、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和血流性质。
  3 结果
  3.1 脾脏良性肿物的声像图表现
  3.1.1 脾囊肿 本组7例,多发者2例,单发者5例。脾脏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透声好,部分囊肿内可见分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囊肿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3.1.2 脾脓肿 本组3例,本病罕见。脾脏增大,脾脏内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及无回声光团,边界不清,1例光团内可见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CDFI显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周边可见绕行血管。
  3.1.3 脾血肿 本组10例,脾上极、下极或脾门处可见无回声或低回声光团。CDFI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其中5例包膜不完整、中断,脾周围可见无回声暗区。
  3.1.4 脾血管瘤 本组7例,脾脏内单发2例,多发5例,均匀强回声或低回声光团,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肿物边缘有裂隙现象。其中1例伴脾梗死及脾炎,脾实质回声不等,光点粗大并可见片状不规则低回声区。CDFI显示其内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
  3.1.5 脾梗死 本组3例,脾光点粗大并可见片状或三角形低回声区。
  3.2 脾脏恶性肿物的声像图表现
  3.2.1 脾恶性淋巴瘤 本组4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霍奇金病1例,均呈低回声光团。单个2例,多个2例,光团呈圆形或类圆形区,边界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后方无明显增强效应。
  3.2.2 脾转移瘤 本组5例,强回声2例来自肝脏,边界清,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1例胰尾癌直接浸润,形态不规则,脾包膜不完整;以低回声主混合性肿物2例来自卵巢,边缘尚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可探及瘤体内及周边少量血流信号。
  4 讨论
  脾脏病变超声显像结合病理可分为两大类:脾良性肿物和脾恶性肿物。脾良性肿物 以脾囊肿多见,脾囊肿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脾脏真性囊肿为内壁有内皮或上皮覆盖,囊壁薄,囊内容物呈淡黄色清亮液,典型声像图表现为边缘清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内部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侧方有声影。脾脏假性囊肿的内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发生多为脾破裂出血、炎症或淋巴管、动脉栓塞后形成局限性囊腔和液化有关,常为单房,且囊壁较厚,可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感染性囊肿。脾脏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无法区别。本组脾脓肿3例,由于脾脏具有很强吞噬作用,故脾脓肿少见,约占尸检的0.14%~0.17%[1]。一般为继发性感染,多为血源性,也有脾周组织器官感染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道感染。本组3例脾脓肿早期脾实质内可见偏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液化坏死而呈液实性混合回声,随病变发展形成边界尚清的无回声区,壁厚、内壁不整齐,呈“虫蚀样”。但需要注意早期脾脓肿应与脾实质性肿瘤相鉴别,结合病史及动态观察有助于诊断。脾血肿常有外伤史,依据脾损伤范围、程度及时间不同,可分为真性脾破裂、脾实质血肿、脾包膜下血肿。脾血肿内可见无回声光团,随时间延长血肿内回声可不均质或囊性化[2]。原发性脾脏肿瘤较少见,据Brox 报道,17707例尸解中和68820例外科脾切除标本中原发性脾脏肿瘤仅5例。将二维显像与CDFI检测相结合,可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脾脏良性肿瘤以血管瘤多见,其次为淋巴管瘤,其他类型少见。脾血管瘤可呈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及囊状扩张。海绵状及囊状扩张的血管瘤血窦内血流速度极慢,CDFI难探及血流信号。脾梗死较少见,超声显示多为三角形低回声区。其中1例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导管手术行脾血管栓塞所致,超声显示脾脏大部分回声偏低,光点粗糙。脾脏良性肿物较多见脾血管瘤,本例脾血管瘤同时伴梗死及急性脾炎极为罕见。患者为结肠癌术后2年,发现脾脏肿物,超声显示脾内多发略强回声团,其内可见管状回声,并可见片状略低回声区,其周围脾实质光点粗大且分布不均,后经病理证实为脾血管瘤伴脾梗死继发炎性改变所致[3]。脾恶性肿物 临床少见,本组有9例,其中脾脏恶性肿瘤以淋巴组织恶性肿瘤较多见,为全身性淋巴瘤的一表现。脾脏浸润的声像图表现与淋巴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相关 。恶性淋巴瘤因淋巴组织弥漫性增生而致脾脏增大时,脾实质回声常略低于正常脾脏,回声分布尚均匀。当脾实质内有局限性病灶时,呈单个或多个散在分布的圆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轮廓光滑整齐,远侧多无明显增强效应。无回声区并非囊肿,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变区结构均匀,声阻抗接近,超声波反射形成少,提高增益可显示低回声光团内小点状回声。脾转移瘤根据病理组织分类,其原发脏器依次为乳腺、卵巢、肺、皮肤及胃等。本组转移癌的声像图多样化,可能与原发肿瘤的特性有关,消化道肿瘤脾转移灶多呈强声型和牛眼征表现;卵巢癌的脾脏转移灶多呈低回声病变[4]。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物 良性肿物多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而恶性肿物多表现为低回声或不规则非均质的低回声区。CDFI检查恶性肿物瘤体内血供丰富,呈五彩镶嵌色,并可探及进出瘤体的血流信号;良性肿物一般血流信号不丰富,血管瘤内部虽有血流信号显示,但较稀疏。二维声像图对脾肿物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而通过CDFI检测肿物的血流供应情况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Klinkert P,Kluit AB,DE Vries AC,et al.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spleen:Role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s,treatment,and monitoring.Eur J Surg,1999,165(7):712.
  [2] Wasvary H,Howells G,Villalba M,et al.Nonoperative management of adult blunt splenic trauma:a15year experience.Am Surg,1997,63(8):694.
  [3] 唐石初,杨通明,刘士平,等.42例恶性淋巴瘤脾脏浸润的超声观察[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6):446.
  [4] Andrews MW.Ultrasound of the spleen.World J Surg,2000,24(2):18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床头温馨提示牌的临床应用。方法 病人入院时由主管护士作详细口头告知住院注意事项后将自行设计好的床头温馨提示牌挂于病人的床头上,以便病人随时查阅,护理人员也随时提醒病人,并与使用床头温馨提示牌前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床头温馨提示牌使用前后的比较,X2=19.82,P<0.01,说明挂床头温馨提示牌醒目又明了,明显优于口头告知,同时又可减少不安全因素。结论 挂床头温
期刊
[摘要]尿毒症隐蔽性极高,前期症状容易被人忽视,故而有“隐形杀手”的称号。现如今,尿毒症病发率极高,又有着“第二癌症”之称。腹膜透析是继血液透析和换肾之后一种治疗尿毒症的家庭化的西医疗法,腹膜透析能够及时的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长期腹膜透析病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腹膜透析期间一般都伴有焦虑和抑郁、食欲不振等现象,所以社会、家庭、医护人员多方面、多层次的关心和心理疏导,解除他们的生活之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途径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膀胱结石患者7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照组经尿道途径进行治疗,研究组经耻骨上膀胱造瘘途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膀胱出血冲洗液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为两组患者术前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伊诺舒作湿化液在人工气道建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气管插管病人应用伊诺舒作湿化液与传统湿化液做对比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根据病情需要滴入湿化液、吸痰,注意吸痰的技巧和环节控制,给予正确的气道湿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与对照组Ⅰ、Ⅱ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理有效地气道湿化液是提高气管插管临床疗效的重要
期刊
[摘要] 目的:将短牙弓(SDA)法联合可摘局部义齿(RPD)应用于修复老年人单颌多数后牙缺失。方法:选择该法修复的7例患者,戴牙1年后,检查义齿戴用情况及口腔状况。结果:7例患者对修复效果都表示满意,能满足日常的口腔功能需要。结论:SDA联合RPD修复法是修复老年人单颌多数后牙缺失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 短牙弓,可摘局部义齿,单颌,后牙缺失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00例高血压病患者。结果 显效20例,占40%,有效26例,占52%,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 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显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对血糖、血脂、血钾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高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厄贝沙坦  [Ab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120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同时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硬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术前心理干预,评价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癌症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①将40例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过对比试验,实验组于介入手术前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将该组患者入院当日的心率(RH)、收缩压(SBP)值和手术开始时的RH、SBP值与对照组比较;②术后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的方法,应用自设调查问卷对这4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癌症患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根据制订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SAI)和血清皮质醇浓度(Cor)。结果:干预组焦虑状态评分(SAI)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63-02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上升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有文献报道,7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死亡率可达12%,因此老年消化性溃疡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2007年至2010年我院胃镜检查出的5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