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对话的有效教学设计探索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当以适当补充史料、拓展历史细节和对话为思路,一方面通过补充材料,营造更为真实的历史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现场,更真切地感受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师生对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关键词:史料 对话 五四运动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是我们教学、考试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也有它的缺陷,如有时因为篇幅的限制而追求表达上的简介和过程上的简单化,而且教材的某些观点有滞后性,跟不上史学的发展。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介绍五四运动的篇幅较少,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中一些细节基本没有介绍,另外教材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偏重于革命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历史细节,粗枝大叶式的课堂教学只会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简单化,根本不可能从心灵上对此产生共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更新史观,只会使学生平面理解历史,没有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对五四的纪念,尤其是对高三学生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如何弥补教材的这些缺陷,开发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并且使学生真正理解历史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拓展性。即教师适当补充史料拓展教材,以营造更为真实的历史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现场,更真切地感受历史。二是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产生兴趣、动力,师生有效的对话更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下面,笔者以高三五四运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适当补充史料、有效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5月4日,一个青年人的节日。新中国在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是“五四运动”的不朽果实。五四运动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史学界一般都认为五四运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1919年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是指发生在1917年至1921年间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运动,又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历史上的五月四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意图:由青年节的由来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一开始就介绍关于五四运动的不同定义,可以使学生明确概念,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
  2.设计问题
  材料1:(显示五四运动学生上街游行的图片并加以说明)1919年5月4日中午,北大学生带头,北京各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云集天安门。学生一路走着,一路喊着响亮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像火山口里喷出的烈火,燃烧着每个青年的心。游行队伍又到中南海向当时的徐世昌大总统请愿,却受到警察拦阻,游行队伍就向东折进东交民巷,想向美国公使递交陈词。游行队伍走进东交民巷,被外国巡捕挡住。中国人竟然不能走中国的土地,这使游行的学生更加气愤。许多人认为前外长曹汝霖是丧权辱国的祸首,便冲到城东的赵家楼曹宅,当时曹汝霖不在,有的学生就放了一把火,即火烧赵家楼。后来有32名没有及时散去的学生被捕。
  问题1: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对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国内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此问学生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震惊)为什么如此震惊呢?
  意图:首先给学生提供五四运动的场景,感受当时学生的情绪,从而引出发生运动的导火线。但是,学生往往只是记住了该事件的名称,而不能理解当时这一消息传到国内的反应,所以教师要着重向学生解释当时国人在巴黎和会前后的心理变化这一细节问题,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消息一传到国内就又爆发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这些内容可以结合材料2展开)
  材料2:(呈现图片太和殿和克林德碑,并配以图片说明)
  太和殿:1911年,八国联军曾在此庆祝胜利,公然羞辱中国。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时,北京政府宣布放假三天,北京的大游行就以太和殿为集中地,以示洗刷国耻。
  克林德碑:克林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被中国击毙的一位德国外交官,1911年列强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碑坊,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当时国人对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情绪反差。在一战结束的初期,国人对和会的结果怀抱过大的希望和乐观,认为洗刷国耻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当和会要把德国在山东的地位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国人忽然跌入了无比的沮丧和愤怒之中。这种共鸣的方式可使学生深入到历史情境中,与五四时期的人同震惊、同愤怒,做历史的性情中人,做理性的历史学习人。
  问题2:面对外交失败,是谁首先起来站在了时代的前列呢?为什么是他们呢?
  意图:为什么是学生而不是工人阶级或是资产阶级?提出此问,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多数停留在民族危机的加深、军阀统治的黑暗等大的时代背景上,而对于学生层面少有思考。正是青年学生有着较多的近代文化知识,视野比较开阔,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所以容易接受新思想,许多人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激情。(这些内容可以引用五四时期的宣传单来让学生理解)
  材料3:……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要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时期的宣传单
  教师补充:这次游行的总指挥傅斯年和《宣言》的起草者罗家伦经常到胡适家做客;1919年五四运动时学校所用的课本还是用文言文的,这时的中国还没有一本白话文教科书。
  学生由此明白了新文化运动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学生的先锋作用了。   问题3:面对学生的爱国行为,又有哪些阶层起来响应呢?又是谁首先起来响应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意图:一是让学生明白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运动,正是各个阶层的配合才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二是能够使学生正确评价城市工商业者在这场运动中的地位,即他们是最早起来响应学生运动的,对于这一点恰恰是教材没有明确的,但却是学历史所不能忽视的。三是理解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对此后中国历史的影响。(这些内容可以通过呈现城市工商业者和工人阶级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材料4:
  5月6日,上海商业工团联合会致电北京大总统、国务院、教育部,支持学生运动。
  5月7日,北京商界集会。上海召开国民大会,通函全国断绝与日本的商业关系。
  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上海洋货业、糖业、五金业等停业一天。
  5月11日,南京商界抵制日货。
  5月25日,南京下关码头拒卸日货。
  6月5日,上海各商店罢市。
  6月6日,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
  6月10日,沪宁杭甬铁路工人全体罢工,轮船水手全体罢工。
  问题4:对于五四运动我们又该如何阐释呢?
  意图:教材的阐释是从革命史观出发得出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结论。实际上,由于五四运动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五四运动发生后,各个阶层从自身立场、时代的需要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对五四的不同阐释,学会分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阐释,同时也要能够辨别哪种阐释是最符合该事件本身的。
  材料5: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场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的运动。从某种程度上,这两场运动有许多共同的背景……他们强调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以白话文创作的新文学取代了以文言文创作的旧文学……是一场以理性反对传统,以自由反对权威,以颂扬人生及人的价值来反对压抑人性的运动。
  问题5: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6:1943年,蒋介石在提到二十一条时说道:“这些民族耻辱直接违背了中国人们的意愿,于是激起了中国人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学生运动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要求。”但他又说:“(这场运动)没有给中国的传统文明以适当的尊重,导致中国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盲目地推崇外国思想,只是一味模仿西方思想的表面内容。”
  问题6:蒋介石肯定了五四运动的哪一个方面,从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蒋介石为什么肯定。蒋介石又是从哪个方面否定了五四运动?理由是什么。
  材料7:毛泽东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阵营。……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问题7:毛泽东采用了什么方法又是如何看待分析五四运动的?
  问题8:为什么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却有不同的阐释呢?
  问题9:你学了之后,你又会如何阐释五四运动呢?
  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全方面阐释五四运动。
  问题10:今天我们过五四青年节不仅仅是为了记住,而在于传承“五四精神”,那么五四精神究竟是什么?
  意图: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了喊口号上,甚至不知道五四精神的内涵。对于五四精神,学生比较能够理解的是爱国,所以我们应对民主、科学、进步加以具体材料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五四运动。
  材料8:1915年9月,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倡言国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9年1月,他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提出要“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赛因斯(科学)两位先生”,并且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五四运动中就有一批这样的杰出人物,他们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巴金就是其中一位,他不肯做李家的少爷而离开了成都奔往上海。他说:“我常常说我是‘五四’的产儿。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问题11:回望五四,当年的青年学生以一腔爱国热血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曾经的辉煌,如今有多少沉淀在我们当代青年的心里?当代青年学生是否仍然将“五四精神”铭记于心?当代青年学生又该如何去纪念五四,仅仅是为了不忘却而去纪念吗?(这个问题上课不作回答,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二、预期效果
  1.学生对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基本史实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2.学生能思考五四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能够领略“五四”那种青春向上的精神,在打好学业基础、真正学好本事的同时,保持理想与朝气,有使命感与事业心。
  3.学生能够知道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五四,已经不等同于五四运动的现场,而是“历史叙述中的五四”,它作为历史研究的文本,在不同的叙述者那里有不同的描述。
  基于史料、对话的有效教学设计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更新教材观,从原来简单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毕竟,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而非知识的标准,如果教材与文献出现相左或缺漏的情况,应该以史料为准,改正教材,补充教材,超越教材。二是教师要不断阅读。历史教师应把阅读当做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不断提升、完善自己。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现行条件下,关键是要先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有教师“先变”,课堂才会“后变”,学生才会“跟着变”。
  参考文献:
  [1](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
  [2]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我在平时不定期向学生介绍赣南客家人的一些常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了解客家人的一些习俗。在放寒假之前,我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收集家乡的春节习俗,体会客家人的生活内涵。我校是南康市规模较大的初中,学生来自全市各乡镇,也有的来自其他县市,但多数为客家人,这为他们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开学之后,我
期刊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包含语言文学、逻辑修辞等,还包含人文历史、社会、哲学等多方面知识,学科知识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在语文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语文学习也由过去的知识传授向强调实际应用、密切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转变,由单纯的语言学习变为多样化的语言生活的学习。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因其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而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教学中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
期刊
摘要: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为了让学生深悟“题好一半文”的奥秘,我们有必要研究一番作文拟题的技巧。文章的标题是传递作品主题的艺术形式,是打动读者的直感工具,是文章的艺术魅力所在。因此,学生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应从语文课文中学习拟题技巧,从各地考生的优秀作文中学习拟题技巧,从生活经验和素材积累中学习拟题技巧。  关键词:课文 作文 生活 技巧  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期刊
摘要:从具体到抽象是数学发展的一条重要大道,本文通过对离心率取值范围问题的讨论,例说高考备考中如何从具体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使高考复习有章可循,少走弯路。  关键词:具体 抽象 离心率 不等关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从具体到抽象是数学发展的一条重要大道”,当我们面对纷繁的同类型问题时,如果我们不去归纳整理、化具体为抽象、提炼数学模型,而只是一味地机械模仿计算、求解的话,就很难做到对知识的
期刊
摘要:地方课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素材资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素材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因此,素材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抓学生情感,使之形象化、艺术化、过程化、儿童化,真正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关键词:素材选择 形象化 艺术化 过程化 儿童化  何谓“素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课程的完整性与实效性,是需要通
期刊
摘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但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会遇到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经过研究实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顶岗实习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顶岗实习 管理 问题 措施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良好途
期刊
摘要:高校群体性事件不仅与各类高校师生紧密相关,也与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紧密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各类高校和政府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应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维护高校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群体性事件 预防 应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爱心和责任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几个典型案例阐述了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人施教,用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道理。  关键词:教育 教师 学生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奥秘”,那就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人重视的是学生成绩单上的分数,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对幼儿的健康和身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自主 体育锻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技能的协调能力、增进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
期刊
摘要: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主要谈面向藏族学生的汉字书法教学,从重要性与难度、需注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汉字书法教学 习字方法  一、少数民族学生汉字书法教学的重要性与难度  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拥有其他文字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