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急剧转型,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然使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或成为流动儿童或成为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学生,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学生。
  在全面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潮流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造性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和主导性目标。然而当前,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严重缺位使其已日益凸现为社会、学校的大问题,由于学生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的滞后或缺位严重制约学校教育主导性目标的归位。
  一、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年级为例,现有学生1320人,其中812名学生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比率占到61.5%。据调查,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有三种情况: 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他们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自然,顺其发展。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给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学生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已有的研究表明留守学生易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性格内向,柔弱无助,不开朗;自卑闭锁,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寂寞空虚等。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留守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好这些对象的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这是摆在留守家庭学生相对集中的农村中学面前的崭新课题。
  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学生某些性格缺陷的形成,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从而导致他们出现某些方面行为的偏差。
  农村留守学生性格缺陷的主要表现有:
   1.孤僻内向,不合群。留守学生缺少与他人沟通的渠道,与他人有较大的隔阂,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自封现象严重。由于家庭缺少正常的监护人或根本没有监护人,学校与家庭无法正常沟通,社会上又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表面上他们跟正常的孩子无异,但在内心深处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大多时间里都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抑郁悲观,性情浮躁等不良的状态,心理发展处于亚健康状态,课堂内外沉默寡言,甚至故意把自己与他人隔开。
   2. 唯我独尊,性情急躁,易冲动。留守学生的代管人,由于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和教育方法,对留守学生只是一味地溺爱,一味地呵护,物质上一味地满足,在其他方面没有严格要求,久而久之他们心中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自负高傲。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匮乏,感情很脆弱,经受不了一点点打击、挫折,常为小事发脾气,在课堂内外碰到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与其他师生情绪对立严重,甚至于做出一些异乎寻常的举动来。
   3.不思进取,人生理想不明,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家长长年外出,平时缺少及时有效的督促和正确的引导,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这就使留守生处于一种“自然”或“半自然”的成长状态,脱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使他们容易产生了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或根本就没有学习目标和理想,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成绩每况愈下,厌学、弃学现象严重。
   4.道德缺失,言行出格。由于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多,他们亲情观不够完善,对父母缺少理解,父母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影响没有了,缺少良好道德形成的环境和过程,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人和事的判断又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他们道德品行较差,常常会做出不文明、没道德的行为举止来,而且还自以为是,任何劝告、教育都不易接受。
  5.任性自私,我行我素。由于缺少家长有力的监管和约束,这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待人接物固执、偏见、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理解、宽容待人;重个人利益而轻他人或集体利益,组织纪律观念淡泊,常有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出现违法行为,产生严重后果。
  二、应对策略初探
  留守学生作为学校学生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一个特殊的构成部分。他们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关注对象。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积极探究,对留守学生德育工作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构建管理机制。
  我校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成立留守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管理工作会议,积极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建立详实的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和亲情联系制度,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联系与交流;学生之间开展“同学手拉手,共同一起走”等互助活动;形成了全员参与、多位一体的留守学生管理网络。
  2、攻心为上,注重情感投入。
  首先,倡导教师对留守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留守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与老师相处,他们可以通过老师的陪伴和支持,以缓解父母双方或是一方离开后带来的孤独感受。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使其感受到外界的温暖,提高自我情感体验和满意度,从而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孤独感。
  其次,学校通过对留守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祖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教育、学校、家乡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等,积极锻造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热情,支撑起他们为班争光、为校争光的精神支柱,达到为了学校、班级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目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学生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
  第三,教师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学生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第四,每学期班主任要求留守学生向家长、结对志愿者、帮扶教师各写一封汇报信,以此增进父母对子女,结对志愿者对结对学生的了解。留守学生较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的产生将影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加留守学生的主观支持,父母尤其是母亲应该经常通过电话,通信或是隔一段时间回家探望等手段与孩子进行尽可能多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满意程度,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未被父母抛弃而受到尊重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以此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各班召开留守学生家长和留守学生交流会,科任教师及相关帮扶人员参加,让教师、家长、学生直接对话,多沟通,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而健康的环境。
  3、有的放矢,矫正心理偏差。
  留守家庭学生因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性格任性、放纵、随意,有些甚至思想比较封闭,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爱心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集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对他们及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挫折感、困惑感、失落感等教育,有效预防和矫正他们的心理偏差,驱除心理障碍;同事对他们进行生理知识和青春期心理知识教育及性知识教育,可有效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及道德评价能力,克服或减少逆反和对抗心理,增强抵制不良思想影响和侵蚀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控能力。
  4、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活动。
  首先,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全体教职员工、党员积极开展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对留守学生进行结对帮扶。树立留守学生自强自立、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主动利用外界帮助的能力,减少学生的孤独感。
  其次,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针对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如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让留守学生能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开设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充分发挥班、团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教师同时还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成为我国教育现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庞大群体。在他们心理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共性与个性,都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并积极寻求有效对策,确保他们能够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做到这些,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其他文献
摘要:本案例是一个教学案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第四册第五课《依法律护我成长》——《家庭保护》。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这部分教材设置对学生了解家庭在对未成年人保护具体的规定从而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促使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联结教材和学生个人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期刊
【学情分析】: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不知父母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父母的希望。他们总埋怨父母太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从不从父母的角度,去为父母想想,体谅父母生活的忙碌与劳累。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是十分有必要的,除了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断渗透,还应该寻找一个契机,让学生去感受到父母的给与和付出,触动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心底播下爱的种子,从而去激发学生在往后的生
期刊
1. 引言  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就成了很多人人生的转折点,很多山村的孩子靠着它走出山里;很多贫穷的家庭靠它摆脱贫瘠;很多知识青年靠它走向知识的更高殿堂。正因为人们对高考的重视,也就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面对这一人生大考时产生了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
期刊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研究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其职业生涯顺利发展,提高职业满意度,对于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职业生涯的诠释  职业是“跨越个人一生的相关工作经历模式”,是“一个人的工
期刊
一. 基本资料  (一)来访者姓名:李某  (二)性别:男  (三)年龄:15岁(1994年6月)  (四)籍贯:北京  (五)学校与年级:北京市大兴区第六中学  (六)辅导员:北京市大兴区第六中学 于万杰   (七)辅导期间: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  (八)个案来源:来访者原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由于对来访者产生一定作用,来访者家属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帮助和辅导。由来访者奶奶提出接受个别辅
期刊
摘要:本研究应用SCL—90和16PF两个量表,调查210名内地藏族高一新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特质。结果显示:内地藏族高一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因子上得分偏高;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在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内向与外向因子上得分高,而在独立性上得分低。内地藏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校);
期刊
2009年8月22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10月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近年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呼声越来越高,让我们重新澄清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育功能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实践层面
期刊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本身更是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只有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等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震撼,情感撞击,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是《现代音乐教学》一书中的一段话,读后不禁给我许多启示。在平时的常态教学中,教师本身就容易脱离情感,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
期刊
一、序言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  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发展。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
期刊
所谓心理氛围,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而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师生群体心理气氛,就是课堂心理氛围。《教学论》中指出: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达成目标的有力条件。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营造健康积极的心理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