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兮为意 神兮为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其造型观一直是围绕“形”和“神”展开的。写其“形”是为了传其“神”,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古代画家的人物画创作,历代画家对于“传神”问题的重视,至今仍然是中国画论和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中探讨的核心问题。传神论使中国画论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非但没有弃“形”求“神”的意思,反而丰富了内涵。新时代的中国人物画家需要通过更多的艺术实践不断去总结和完善它。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传神论 回顾 影响 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人物画按表现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按表现技法的不同,也可细分为工笔、白描、写意、大写意等小画种。而根据画家的不同身份,工匠画的画称作工匠画或行家画,宫廷画家按皇家要求绘制的画(多为工笔画)叫院画,自北宋末年开始,文人画家的写意画和白描统称为文人画。
  
  一 中国人物画传神论的历史回顾
  
  1 中国人物画传神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人物画的发展至先秦时期,由于国人的理性结构和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家学说纷纷成熟,并有了各自不同的流派,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而这为后来的人物画发展奠定了文化、哲学的思想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物画的内在品质。“天人合一”、“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物我交融”等传统绘画理念开始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造就了中国画家的精神品质和作品内在的文化品质,伴随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留下了无数旷世杰作。
  人物画到魏晋南北朝开始趋于成熟,这是个人性自觉、文化艺术自觉的时代。中国社会在这个时代产生了相对独立的士人精神结构形态,也正是基于这种相对独立形态的形成,画家们开始在人物画理论上积极探讨,即从注重描绘人物外形的惟妙惟肖到展示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趋向。把人的形、神、气、韵作为专门的学问进行探讨、认识、研究。而这反映在人物画上,就是对于人物的形、神、气、韵、情、态的深层关注,从而产生了如顾恺之、谢赫为代表的众多人物画家。这也使中国传统绘画有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总结,并且摆脱了哲学束缚,成为了一个独立发展的艺术门类,提高了中国绘画的独立性。顾恺之作为这一时代中的杰出代表,他是对人物画感悟最深、艺术贡献最突出的画家。他提出“以形写神”的要求,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及完整性。虽然顾恺之的人物画已失传,但他的传神论,却为后世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顾恺之的“传神论”,还开展到了巧妙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动态所向应与其目光所对协调起来,否则将“大失”。他围绕着这一理论还相应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通神”等人物画精髓理论,他的艺术理论影响并孕育了南梁谢赫的《古画品录》,对于后世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故而在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在《论画》中《摹拓妙法》一文中提出的绘画主张。“神”是指表现对象的表情、神态、内在精神气质,是人物画家对于所刻画对象的要求及“神”的表达。所谓的“以形写神”就是画家通过自身的绘画敏感去观察、捕捉、意象、概括,从而展现所画对象的个性特征,将其“神”传达于作品之上。这是《摹拓妙法》所带给画家的深层文化意义。
  2 中国人物画传神论的成熟及各代名家关于传神论的不同探讨
  隋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顶峰时期,此一时期人物画继承了六朝绘画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广大,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大师和千古不朽的名作。
  隋代复兴佛法,修复寺院,因此隋代画家大多既擅宗教壁画,也从事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多属于“属意温雅、用笔调润”的绵密一体,善于把现实人物置于自然环境中加以表现,以“形”写“神”的能力比之六朝有所提高。
  唐代时期,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神态表情的描绘以及心理、姿势、动态的传达比以往更加丰富自由,人物大小比例关系已趋于正确。不再像隋代以前的人物关系处理那样平行并列,也不再以大小主次来分关系,画面处理更加自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以其形,传其神”的美学观意识是唐代绘画最重要的创作依据和品评标准。
  阎立本正是唐代这一辉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画家,有“丹青精神”、“冠绝古今”之誉。还有吴道子的宗教壁画,气势宏伟,感情奔放。现存的《送子天王图》与《地狱变相图》都可见其“吴家样”的气势风格。后来的张萱、周 的仕女图,其中表现的上层社会贵族的生活题材,在工笔重彩的技法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从这些名家名画中,我们不难了解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创作对于“形与神”的关系已把握得相当成熟。因此,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于当时一些画家作品曾尖锐地批评过:“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而到了五代,中国人物画上承中晚唐余韵,世俗的人物画则沿着张萱、周 开创的绮罗人物发展开来,不但画风写实,细密精丽,所刻画的人物神态和神韵气质都更加精妙细微。而叙事性绘画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代表作品有顾闵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而宗教绘画出现了以夸张变形为特点的水墨风格人物画,代表画家有贯休和尚与石硌。
  两宋人物画追求一种“现代性”,进入了一种内心自省的精神世界。宫廷绘画也不再强调“成人伦,助教化”的政治宣传意义,文人画也多为寄兴抒情之作,追求主观意趣的变化,不拘泥于形似。因此苏轼才说了这样一句话:“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这在对于徒具“形似”的画家,可谓是最辛辣的讽刺。
  在苏轼文集中有篇《传神记》。在此篇文章中,苏轼首先补全了顾恺之关于人物画要抓关键点“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的主张。很多人都奉这句话为金科玉律,此外不再续补。苏轼却能独抒己见,指出“传神写照其次在颧颊”。这里的所谓“颧颊”其实不光是面部的某些具体部位,它的实质上是脸型与面部骨骼构造的基本框架,并以自己亲身经历“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的侧面剪影式轮廓像,便使“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的例子,陈述了这个“颧颊”轮廓描写的重要意义。而后,苏轼又提出了“欲得其人之天”,要抓住写真对象的天性即先天禀赋的性格、气质、神态、典型形态,“法当于众中阴察之”,才能抓住描绘对象自若“无人态”。就是说,必须在平常不惊扰对象自在活动的情况下观察发现其性格气质,使观察对象能够自然流露其天然的精神、神韵,而不致破坏对象自然本来的处境。
  与宋代艺术家不同,元代文人艺术家自己不再被自然包容,而是包容自然,借以遣兴。宋画的“再现”美学被元人的“表现”美学所颠覆,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置于次要的地位,人的“主观意兴”被极力张扬。“形神兼备”,在元代已经被完全放到创作主体上,成为表达艺术家意兴情绪的标准。元代的人物画多追求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人物画题材多是表现文学故事或优雅闲适的古今高士以及道释人物,所画人物大都神态闲雅宁静,画风极力摆脱南宋院体画精绝艳丽的影响而倾向于唐代。北宋传统绘画古朴淡雅,具有一种清雅文静的格调。如赵孟 的《浴马图》,该作品用笔古朴简括,着力于对象的性格刻画,气象高古,人物与马匹的刻画精工细致,生动入微,风格清新秀丽,古雅中兼有意趣,情致与意趣深远。同代人刘敏中认为:“凡画神为本,形似其末也。本胜而末不足,犹不失为画;苟善其末而遗其本,非画矣。二者必兼得而后可以尽其妙。观子昂之画马,信其为兼得者欤。”评价其画马形神兼备,精妙无比。这时期比较突出的重要人物画家还有:钱选、龚开、刘贯道、张渥等。
  明清时的人物绘画以崇尚意趣为主。明初艺术家重在写实,山水画方面有所成就者居多,杰出的人物画家不多见。当时的山水画家王履提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命题,这成为当时写实主义的典型公式。到了明中期,则追随元人画风,讲究心性,先寻意态,再找形似,诗、书、画三绝合一,致力于宁静典雅,自抒胸臆。这一时期以唐寅和仇英的人物画最为突出,尤其是唐寅的“美人”多是一种小眉、小眼、尖削下巴的弱不禁风的情态,影响了明清两代的“美人”风貌。
  清初几乎没什么人物画家,宫廷绘画中虽有一些奉命配合边防战争和记载重大历史事件的人物画作品,但艺术价值普遍不高,画法取法宋代兼受西洋影响。直到了晚清,人物画才有了真正的发展。清代人物画的艺术趣味是:和美、怪异。清代人物画,明显地具有重神轻形的倾向,写像名家丁 说:“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非徒袭其迹,务在得其神。神得则呼之欲下,神失则不知何人,所谓传神在阿堵间也。”屈大均就借古人以自重,说:“古人贱形而贵神,以意到笔不到为妙。”他把“形”与“笔到”联系起来,把“神”与“意到”联系起来。这说明他追求的不是那种毫发毕肖的作品。龚鼎孳要求画家能以工致的点染写出绘画对象的内在情感与精神,高阜认为绘画作品应“得其神气”,“得其神气,则细。”
  
  二 传神论仍然是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中探讨的核心问题
  
  1 传神论对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画家对于“形神”问题的重视,至今依旧是中国画论和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至于如何才能达到“形神兼备”、“传神写照”的境界,各家意见有时却又大相径庭。在这些论争中,对于“唯形似”论的批判始终是中国画论的主流。
  现代中国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石鲁对“神”的内涵有着更深刻、更明确的论述。他认为:“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然合二为一则全矣。”这里的“我神”即画者的情思、内在气质等内在因素;“他神”即所画对象的精神特有的个性特征。“我神”和“他神”的合二为一,则是要把画家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融为一体,画中既有所画对象的精神气韵,又有画者内在气质和情思的自然流露,二者融会贯通以达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画贵全神”里的“全神”也就是“以形写神”。通过所画对象的肢体动态、神情外貌特征反映出来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和感情,再加上画者本身对于所描绘对象所产生的情思。所以这个“神”不仅是描绘对象外表与精神气质的统一,更是画者的情思及内在气质与被画者的统一,即石鲁所说的“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即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这其实也明确揭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对象“我”和审美客观“物”的辩证关系。石鲁曾引用清代松年《颐园论画》中句子,“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这个“我”既是“我神”,是创作中主体情思能动力及旺盛创造力的源泉。
  画家在面对所画的对象时是满怀激情地、积极主动地去反映对象,而不是无动于衷的。艺术活动是以情感表现为宗旨的,是与画者内心世界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艺术活动是情感的活动,艺术作品是情感的产物;艺术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如果一个画家不能用“我”的感情去作画,那么也只能以形写形,根本谈不上什么传神了。
  “以形写神”的方法,由于自始至终是围绕对“形”的观察与塑造,在头脑中极易使“形”上升到主宰地位,因而忽视或淡化对“神”的把握,这样就容易滑入认识上的两个误区:其一,模仿生活。写生中,由于专注于对外形的描摹,而忽视了“神”,犯了“以形写形”模仿生活的毛病。其二,“酷其形似,而神自在”。“形”与“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神依形而显现”的这个以形写神的表现手法,绝非“酷其形似而神自在”、恰恰相反,如果没有画家的自我情思,“迁想妙得”的“再造”,那么机械模仿的生活愈逼真,离艺术的真实可能就愈远,就愈失其“神”。
  “以形写神”创作方法的关键,并不是在于对“形”的把握,而是在于对“神”的把握。这个“神”是画家通过对“形”的感情融入,经“中得心源”,而后再由“迁想”而“妙得”的“神”。这个“神”不是画中那个局部形象,而是画中景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所融合一体的整体大势体现出来的。
  画家在作画之前都要反复推敲的原因就是因为抓住对象的“神”,在作画时应该清醒地,主动地,激情地,而绝不是盲目地,被动地,冷漠地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这种描绘不仅是对对象进行形体的简单模拟,而是加以选择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不断升华,即我们所说的艺术加工,就是将自然形象转变为艺术形象,进而表达出画家的感受情思,赋予作品于灵魂。
  2 现代中国人物画的现状
  (1)以传统精神为核心。如蒋兆和创作的26米长的巨作《流民图》,画中囊括真人大小的人物百余位,从神情到姿态生动感人,丝毫没有雷同,情节的组织舒缓自如,无一点臃赘。情思入于毫发,悲怀漫于天地。斗室之内,全凭默写。设想如没有深厚的写生功力,没有在敌占区长期观察生活的积累,如何心造?此外,还有周思聪、方增先等前辈人物画家都以其坚实的传统功力树立了风范。中国画往往要求画家最终的创作是以心造像,即脱开依像描摹的羁绊,艺术形象才能更见精神。技术表达上要求画家了无挂碍、一气呵成。从这一点讲,较之西画,中国画家的写生功力要更强、更深。
  (2)伪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当今中国人物画有两种主要倾向:一种是变形的矫饰的古装人物画,一种是虚假的变态的自我表现的现代人物画。前者远离时代,后者远离生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与名家本身的名气极不相称的人物画作品:作品千变一律、千人一面,几无神韵可言。应该承认,前辈画家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使中国人物画不论在表现题材的拓宽以及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在整个20世纪中,中国人物画没有几件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的杰出作品。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惨烈的一次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也只有两件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杰作《流民图》与《八女投江》,且两者都不是直接描写战斗。甚至被奉为宗师,引进写实性西画有功的徐悲鸿,也未能在水墨画中正面表现抗日战争,比起前苏联那无数的震撼人心的卫国战争油画,中国人物画家可曾有一种历史负债感?我们至今犹未反省,还在借助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来为自己解释和自我迷醉,唯恐没把写实人物画扔得够远。中国人物画的未来,如果仍然缺乏具有足够写实能力的人物画家来表现,那么,有朝一日中国人物画最后让写实能力强得多的中国油画取代而自我灭亡,便不足为怪了。
  3 中国人物画传神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重视人物画写生;重视默写的积累;重视自身精神素养的提高。以上三项应成为现代中国人物画在传承与发展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画家凭长期深入生活勤写生、勤默写这一硬功夫成名的如戴敦邦、叶浅予、黄胄、吴山明等等,数不胜数。“外师造化,中得必源”这句话道出了传统中国画的规律,其顺序是:无论你有什么样的艺术主张,什么样技术功力,都需要通过写生,即与自然之象融化,融化到自己的心中,等到“心中有丘壑”的时候,再“以心造像”,自然能“心年相畅”地写出。这样的画才会“形神臻妙”,才有底气与神韵,才称得上是中国画。我们并非主张所有中国人物画都搞写实,写意性人物画在未来仍应发展。当今水墨人物画仿效西方表现主义几成时尚,因此西画化的趋势不容忽视。未来写意性人物画最好在学习西画某些语言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即学习传统又有所突破才有价值,否则同样会被更直接地从西方移植的中国表现主义油画所取代。事实上,有些醉心表现主义的中国人物画家已经改行画起表现主义油画的事实,已证明着这绝非杞人忧天。
  今天,我们要达到“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崇高境界,不但要求画家需要雄厚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所谓画如其人,画品即人品。因为绘画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的精神产物,人的品味高低、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等内在因素就势必会在你的作品中流露出来,而这同时也是画家本人特有的作画风格和特点。
  对于传神论问题的研究,使中国画论提升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它并没有完全地弃“形”求“神”的意思,也不故弄玄虚,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新时代的中国人物画家应通过更多的艺术实践去不断总结和完善它。
  大千世界的各式人物是丰富多彩的,画家即使是面对同样的人物,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萌发出不同的创作思绪,这也更需要人物画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营造不同的意境。尽管中国人物画现代化的方向尚且模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决不可能脱离时代,背离民族精神。当然,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共存的,一味的追求不切实际的现代,或一味地迎合大众胃口都会给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化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清楚,不应该在人物画中一味追求不可思议的古怪、苦涩、暴露、扭曲、变形以示现代性,而应该使作品平和宜人,把握时代的脉搏,使中国人物画既具有现代性,又不失中国画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回顾现代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史,主要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潮起潮落,几度兴衰。从思想性上讲,究其与时代和社会的关联;从艺术性上讲,考其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成就。纵观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形式语言及其所承载的神会功能和精神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物画的创造和传统是割舍不断的。今天,我们要宏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就应该深入地挖掘“传神论”的博大内涵,继承和发扬古代人物画中的优良传统,学习先辈不囿旧制,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把我国极富民族审美特色的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虽然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无论从艺术表现还是内容上都受到了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的影响,但中国人物画“传神论”这一审美标准仍然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画论和中国人物画创作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这也正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使其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国人物画来讲,如果说20世纪是向西方学习、借鉴的时代,那么21世纪应该是一个自省、自觉的时代,这才是中国民族绘画发展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献:
  [1] 叶华:《传神达意 生动自然——工笔人物画之我见》,《国画家》,2004年。
  [2] 陈联喜:《情到深处自通神》,《国画家》, 2002年。
  [3] 余晖:《形神兼备——中国人物画》,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4] 毕继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5] 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及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6] 金绍健、钟信:《中国画的境界丹青见精神》,济南出版社,2004年。
  [7] 洪惠镇:《走向未来的中国画》,《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8] 杨宇翔:《大舞台》,《中国人物画要重视写生》,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陶忠胜,男,1968—,浙江台州仙居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耶稣基督是《圣经》中的主要人物,虽然已有两千年,但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跨越时空的。本文从《圣经》文本的视角,对耶稣的身份、特质及能力等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耶稣基督 《圣经》 力量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圣经》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
期刊
摘要 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标志性变化就是“语言学转向”,在这一视阈下,本文从语言是一种媒介,是一种游戏和真理的显现三个方面论述伽达默尔的语言观,并从解释学的角度,剖析他对语言观念的变革性认识,从而阐发现代语言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批判。  关键词:伽达默尔 理解 语言 媒介 游戏 真理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标志性变化就是“语言学
期刊
摘要 《阅读〈资本论〉》是法国学者阿尔都塞的代表作品。阿氏在该著作中提出了试图透过文本达到深层理解的征候阅读法,并通过这种阅读方法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解读,提出了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理解,并用结构主义的多元决定论为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史观辩护。本文试图从对《阅读〈资本论〉》的理解出发,把握阿尔都塞思想的大体脉络和核心思想,并给予可能的评价。  关键词:征候阅读法 物质资料生产方
期刊
摘要 李维桢仕途坎坷,外放为地方官长达几十年,迁调频繁却升迁缓慢,屡遭弹劾而辞官归田。他怨而不怒,始终能保持一种自适心态,以平和之心面对仕途中的种种挫折,以包容之心广交布衣山人,在宦海浮沉及专心著述、优游山林之间寻找适意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李维桢 仕途坎坷 山人 自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李维桢(1547-1626),字本宁,号翼轩,自称角陵里人、大泌山人,湖北京
期刊
摘要 电视剧《乡村爱情》最致命的缺憾是缺乏艺术的美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过多的丑陋人物形象破坏了艺术的美感;二是夸张滑稽的语言破坏了艺术的美感。丧失了艺术美感,也就丧失了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乡村爱情 美感 丑陋形象 搞笑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电视剧《乡村爱情》分两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高收视率不等同于高质量。事实上,《乡村爱情》有
期刊
摘要 电影来源于生活,恐怖片亦不例外,而恐怖电影则更像潘多拉魔盒,搜集人们的恐怖情结,再利用恐怖元素进行加工,将人们脑海中的恐怖意念予以展示。那么,恐怖片中究竟是运用哪些元素塑造恐怖氛围,制造紧张气息使观众精神高度紧张从而实现惊吓目的的呢?本文将恐怖元素分门别类,逐次予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恐怖片 黑暗 幽闭  中图分类号:J97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序言    恐怖片作为电影的一个
期刊
摘要 总政歌剧团根据李英儒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创作的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以新的视角演绎的红色经典。该剧以冀中古城抗日斗争为背景,成功塑造了杨晓东、金环、银环和杨母等抗日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唱响了民族精神的颂歌。  关键词:歌剧 红色经典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古城下,颓墙边,手捧着爷爷送的红色小说,当代女大学生
期刊
摘要 社会意识状态的多元化形式为艺术的装饰性审美构成研究提供了条件,消费文化的节律、时尚文化的靡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组、网络文化的虚拟与表白、信息时代的理性与观念等等,诸多的全球化语汇成为美学革新再建构的依据,时代审美意识在潜在的主体诡辩中阐述社会美学思路的革新,多元意识状态要求审美意识新的诠释和明确艺术的个性身份,在新的语汇空间中表现后现代艺术美学对传统文化因素的解构和重申。当代装饰性艺术审美
期刊
摘要 20世纪初的中国绘画,在“西化”以求“现代化”的语境中,与西方重艺术形式的现代派绘画保持同步才是合乎逻辑的,但艺术形式在中国20世纪初的绘画美学中却一直缺席。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儒家“文以载道”的美学思想让美学负有启蒙与改革的重托;其二是因为中国20世纪初绘画美学理论研究者缺乏一定的艺术实践。直到20世纪末,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  关键词:艺术形式 绘画美学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被称为民歌王国中之“少数民族”的历史传说歌,必须要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才能流传到现在。但凡得以流传到现在的历史传说歌,应该说都是近现代开始创作问世并流传的;传唱的时间如果太为久远,再好的民间歌谣也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传说歌是这样,中国别的许多民歌也是如此。  关键词:广为传唱 经久不衰 精品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在渝西民间歌谣这个歌的王国中,历史传说歌是不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