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学对个人品格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言文学是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在这种优秀的文化中,接受熏陶,其个人品格受到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汉语言文学对真、善、德、美、孝等个人品格的影响;以及对忠贞爱国等民族品格的影响两个方面说明汉语言文学在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品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及其表现的相应行为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品格主要是人在个性心理以及行为上的积极的正面的表现。中国拥有优秀的品格,这种品格是一脉相承的,其形成受到了汉语言文学深刻的影响。
  1汉语言文学对个人真、善、德、美、孝的影响
  真: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首要内容就是真实的、符合逻辑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真实的表述就是文学作品的价值,也是对读者的主要影响力之一。汉语言文学就讲究以实为美,从不隐恶、不虚美以史为文的《史记》、《战国策》,到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以文为史的《三国演义》都强调一个“真”字。我们从小就是读着这些文史合一,用美妙的文字写成的著作长大的,这些先贤文人正式以他们所流传下来的文字和蕴藏在这些文字中的优良品格影响着我们。教育我们做人要真,做人要直、做人要正。做人要真,就是修己,修己就是培养自己的品格。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这修身,是人生的第一件事。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贤用这种最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之本,做事之基。
  善:善恶有分 ,是人在后天养成的性格,而汉语言文学,从古至今,所有作品,都是善恶分明的。文学作品的善恶一是以善言善,利用善的故事,善的行为来描述善良的行为,来宣传善良的思想,二是对恶的深恶痛绝,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对善的描述,都免不了对恶的鞭挞。
  德:在汉语言中就是人的优良品德,修德行善、克制私欲是古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汉语言文学中对此有大量的描述,例如:《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仆妾臣民,与身竟何亲也,而为勤苦修德乎?亦是尧、舜、周、孔虚失愉乐耳。”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杨文贞公遗嘱》:“盖要利达,须力学修德,不在风水也。”克制自己,唐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余勇不自制,以当后世之讪怒,辄乃黜其不臧,救世之谬,凡为六十七篇,命之曰《非国语》。”可见古人对人品格基本要求就是以德服人、以德行事、以德成事。
  美:文学不仅要在形式上表现美,也要在作品的思想内涵里体现美,这两种美在文学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文学作品,其主题或是悲伤、或是喜悦;其文风或奔放如滔滔江水,或细腻如涓涓溪流。其主题都是歌颂美,其美学内涵,或是歌颂千姿百态的自然之美,或是歌颂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之美。是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美最直接,最便于理解的渠道。
  孝:《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以孝为善,以孝为先的观念。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教育我们成人,甚至在成人后还要担忧我们的工作、生活。可是我们却很少去思考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这一切,我们也很少想过,总有一天自己也要老;今天的父母,就是明天的我们,我们应该对的父母好一点,不要因为他们老了,行动不便了,就不尊重您的父母,就不愿意照顾他们,不能因为借口工作忙就忽视他们,更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而后悔莫及!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述孝的故事,比如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通过二十四个贤孝之人的描述,歌颂贤孝之人,传播贤孝之事,这些文学作品对中国人基本品格的培养有着最根本的影响。简言之,由孝父母,对人友爱为最开始,是基础行为方式,也是我们最起码的品格要求。
  2汉语言文学对我们爱国品格的影响
  忠贞爱国:在汉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既有许多歌颂忠贞爱国思想的作品,同时许多爱国人士、民族英雄也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写下了千古名篇,诸葛亮的《出师表》所体现鞠躬尽瘁的个人品格,教育了多少代人全心全意为国为民,默默无闻的工作。岳飞《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充满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句成为激励中国人的千古名句,每当中华民族遇到危机的时候,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是高唱着这首满江红走上战场,前赴后继。在这一刻,他们心中没有个人利益,个人生死,有的只是国家的存亡、民族兴衰。
  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培养人的优良品格。所以汉语言文学对人的真善美优秀品格的教育,不仅在于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真善美的歌颂,也表现在文学家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优良品格。正是他们这种文如其人,人文合一的写作风格,把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内涵深深的孕育在字里行间,也孕育在他们自己的人生中。纵观中国文学史,许多大文豪写出了许多优美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文章,同时他们一生也表现了优秀的品格。李白用那美妙、气势磅礴的诗句去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正是代表了他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所以当国家遇到战乱时,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从军。杜甫用诗句描述饱经战乱的百姓的困苦生活,其内心想改变这种状况的良好心愿,正是他真善美品格的体现,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句就是他自己那种舍己为人,爱国忧民的精神的真实写照,这句话在千百年来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人,至今读起这首诗都会使我们面前出现一位随贫困潦倒,确有着高尚思想的伟大诗人,我相信在读到这首诗时,许多人都会想到帮助别人,哪怕是再自私的人也会此时暂时的忘记自己的私利。
  多读书,从圣人教化,见贤思齐。汉语言作为世界上传承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语言,其文学作品浩如渺,其所表达的积极进步思想很多,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影响,受到了积极的影响。《吾思/圣神贤》诗曰: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2]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J].中国社科.2008年4月
其他文献
一、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二、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
摘 要: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掌握英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课堂便是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学好英语的第一大途径。本文将就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展开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尊重;宽容;公正;快乐  在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同样的学生,换一个老师,英语成绩就会有较大的变化。为什么有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英语成绩总是比其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 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 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 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 激发和培养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程授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各类型的语文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占据十分关键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许多小学生在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仅通过浅显的文字表象去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这种浅显的理解使得学生不能够深入浅出从而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更为透彻的了解。因此造成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
我们都知道语感教学的常规结构模式,即: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按这种模式进行语感训练,符合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下面,我以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
摘 要: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人面临或预见到某种现实威胁和危险时,会出现焦燥不安、紧张和恐惧。分离性焦虑是婴幼儿离开自己的亲人,就会感到失去了感情的依托,感到不安全,面对着不熟悉的、不理解的事件,失去了使他舒适和满意的主要源泉,打乱了他的依恋,从而产生分离性焦虑。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环境创设、活动开展、辅导干预等途径,让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和家长的辅导中,让幼儿尽快的缓解入园焦虑,
摘 要:教师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在新的英语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的教与学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转而成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此,在实际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在教师充当导演,由学生来唱主角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学好英语便成为了所有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兴趣;创新精神;学习方法  一位著名英语学者说过“英语不是教会的
摘 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验证能力、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及探究意识。  关键词:实验操作;能力提升;探究意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特征,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奥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于是我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了一些指导,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就成了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掌握好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  正确掌握英语音标的发音,能够让学生自己更加容易地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步骤之一,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条件不佳,初一年级学生的英语知识与技能积累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