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学形式的变化,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产生,促进了课堂教学样式的更新,一线教师也开始积极借助现代教育资源,逐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基于此,笔者从自身高中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应用微课技术、媒体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的策略,浅谈如何有效地提升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微课技术;媒体技术;网络资源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呈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该趋势下开展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促进地理知识讲解结构的丰富,逐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那么在当前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将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实践应用在地理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呢?
一、借助微课技术
(一)实现教学翻转
“微课”也称为是“微型视频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简化学生认知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碎片化的生活节奏中也可以高效地认知理论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传统地理课堂中,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自主学习的资源只有课本,单一化的学习形式会逐渐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兴趣,以至于形成低效的地理课堂。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丰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动态的视频中,先于教师的讲解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翻转。
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在开展教学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根据学生的地理知识注意力维持时长,将微课视频的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本节课微课视频的观看,并在观看中,先于教师的讲解认知“锋面系统”中的“暖锋”“冷锋”,以及“高低压系统”中“低压”“高压”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自学中的理解偏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对“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学的翻转,也能够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成长,从而实现本节课的高效教学。
显而易见,微课技术对践行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中具有积极作用,在实际开展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自学的资源,促进课堂的教学翻转。
(二)渗透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长有限,教师在对学生讲述了教材当中的基础地理知识后,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有关地理常识的内容,以至于制约了学生对地理常识的认识,限制了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发展。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例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促进学生进行地理常识的认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中主要讲述了风化、侵蚀、搬运和沉淀作用等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等知识,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将“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这一常识以微课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在课下,教师先将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以动态视频加旁白解说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并按照当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特点,将微课视频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该视频的观看,从而进一步理解本节课中关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相关常识知识的认知。
可以看出,在让学生进行地理常识的学习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优化学生认知地理常识的路径,从而提高地理常识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较早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相结合的工具,具有形式多样、操作简便等多个特点,在实际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丰富,让学生在多变的课堂教学样式中,维持对地理课堂的关注度,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中,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本节课知识讲解结构的丰富。在课堂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当中的影音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我国黄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直观、动态的视频中激发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完成对本节课的导入。随后,教师使用框架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河流的地貌、河流侵蚀作用,以及其主要类型等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跟隨教师的脚步,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顺序。紧接着,教师使用不同河流地貌的图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河流的地貌、河流侵蚀作用等知识,让学生在多变的教学场景中,保持对课堂的注意力,提高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课中主要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最后,教师再以word文档的形式进行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总结,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逐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丰富课堂的讲解结构,保障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逐步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三、利用网络资源
(一)提高认知效果
在地理教材当中所含有的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文字形式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其内在的地理知识,如果教师按照传统单向讲解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那么势必会造成低效地理课堂的形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的视频、资讯、图片等内容能够被储存在网络之中,而相对于纯文字的形式来说,在实际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将直观的图像、视频等资源,与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直观内容,促进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地理知识。从教材当中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节课中主要教学的内容是“我国城市的层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地域的结构不同”等,基于上述内容,在课下教师进行网络检索,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找到有关不同等级城市的资讯和视频资源、图片等。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可以从理论上初步认知教师所讲述的“我国城市的层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地域的结构不同”等知识。随后,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网络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结合直观的地理知识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效果。
不难看出,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地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直观与抽象的结合中,更加明确地理知识的内容,从而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生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自主检索相关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對地理学科中教学内容的认识,实现自学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自主检索的形式,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教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检索关键词“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的选择”等形式,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进行信息的检索,从而找到现实生活中多个工业区形成的原因,并基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更进一步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提高学习的效果。
可见,在现代教育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自主认知,从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而言之,微课、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但是这些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存在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高中地理知识的讲解工作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新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万军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65-66.
[2] 吴新建.“互联网+”时代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8):11-12.
[3] 张毓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91.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微课技术;媒体技术;网络资源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呈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该趋势下开展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也能够有效地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促进地理知识讲解结构的丰富,逐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那么在当前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将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实践应用在地理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呢?
一、借助微课技术
(一)实现教学翻转
“微课”也称为是“微型视频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简化学生认知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碎片化的生活节奏中也可以高效地认知理论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传统地理课堂中,学生进行地理知识自主学习的资源只有课本,单一化的学习形式会逐渐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兴趣,以至于形成低效的地理课堂。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丰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动态的视频中,先于教师的讲解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翻转。
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在开展教学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根据学生的地理知识注意力维持时长,将微课视频的讲解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本节课微课视频的观看,并在观看中,先于教师的讲解认知“锋面系统”中的“暖锋”“冷锋”,以及“高低压系统”中“低压”“高压”等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自学中的理解偏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对“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知识的学习,实现教学的翻转,也能够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成长,从而实现本节课的高效教学。
显而易见,微课技术对践行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中具有积极作用,在实际开展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自学的资源,促进课堂的教学翻转。
(二)渗透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长有限,教师在对学生讲述了教材当中的基础地理知识后,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有关地理常识的内容,以至于制约了学生对地理常识的认识,限制了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发展。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
例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促进学生进行地理常识的认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中主要讲述了风化、侵蚀、搬运和沉淀作用等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等知识,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可以将“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这一常识以微课的形式讲解给学生。在课下,教师先将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原因,以动态视频加旁白解说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并按照当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特点,将微课视频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该视频的观看,从而进一步理解本节课中关注营造地表形态力量相关常识知识的认知。
可以看出,在让学生进行地理常识的学习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优化学生认知地理常识的路径,从而提高地理常识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较早的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相结合的工具,具有形式多样、操作简便等多个特点,在实际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丰富,让学生在多变的课堂教学样式中,维持对地理课堂的关注度,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中,提高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河流地貌的发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本节课知识讲解结构的丰富。在课堂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当中的影音技术,向学生展示有关我国黄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在直观、动态的视频中激发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完成对本节课的导入。随后,教师使用框架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河流的地貌、河流侵蚀作用,以及其主要类型等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跟隨教师的脚步,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顺序。紧接着,教师使用不同河流地貌的图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河流的地貌、河流侵蚀作用等知识,让学生在多变的教学场景中,保持对课堂的注意力,提高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课中主要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最后,教师再以word文档的形式进行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总结,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逐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丰富课堂的讲解结构,保障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逐步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三、利用网络资源
(一)提高认知效果
在地理教材当中所含有的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文字形式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其内在的地理知识,如果教师按照传统单向讲解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那么势必会造成低效地理课堂的形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海量的视频、资讯、图片等内容能够被储存在网络之中,而相对于纯文字的形式来说,在实际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将直观的图像、视频等资源,与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直观内容,促进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地理知识。从教材当中的内容安排来看,本节课中主要教学的内容是“我国城市的层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地域的结构不同”等,基于上述内容,在课下教师进行网络检索,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找到有关不同等级城市的资讯和视频资源、图片等。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可以从理论上初步认知教师所讲述的“我国城市的层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地域的结构不同”等知识。随后,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网络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结合直观的地理知识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效果。
不难看出,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地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直观与抽象的结合中,更加明确地理知识的内容,从而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生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自主检索相关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對地理学科中教学内容的认识,实现自学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工业的区位选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自主检索的形式,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教学中,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本节课中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教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检索关键词“工业区位”“工业区位的选择”等形式,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进行信息的检索,从而找到现实生活中多个工业区形成的原因,并基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更进一步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要提高学习的效果。
可见,在现代教育视域下开展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自主认知,从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而言之,微课、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但是这些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存在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高中地理知识的讲解工作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学习新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逐步实现现代化、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万军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17(11):65-66.
[2] 吴新建.“互联网+”时代高中地理微课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8):11-12.
[3] 张毓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