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乃至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自信心,学习才有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然应该成为每个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信心;培养;探索
一、兴趣是培养自信心的基石
我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在教学时,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结合学生喜欢球类运动而不喜欢田径运动,特别是“跑”这一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涉及这些内容的教学时,我总是精心设计每堂课,尽量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把“跑”的内容融入到球类运动中进行。比如在进行快速跑的教学时,我用游戏:“长江黄河”或 “跑过独木桥”以及“看谁先到终点”等游戏来代替;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我采用“变换领头人、对角线跑、让距离跑、追逐跑、计时、计圈”等方法进行;在进行往返跑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学生运球往返等。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致,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二、实现近期目标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
刚进校的学生,我都把他们看作是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不管以前的成绩如何,我都把他们放在“零”起点的位置;然后开始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验,测验之后,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分好组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一定要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期,并与每个学生紧密联系起来,使其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达到并实现这一目标时,激励和表扬是不可少的,不论何时,不管是哪个同学,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不忘对她们进行祝贺、鼓励和表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进步和积累,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树立了信心,对自己更加自信,学习更主动,更有热情,使我们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中及时评价是培养自信心的营养剂
激励是激发鼓励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性语言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语言,首先要选择激励时机。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教师如能抓住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这对学生的学习将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学习跳马时,当老师讲解要领后,一部分同学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轻松跳过去,而一部分同学,尽管有老师和同学的保护,一到器材前就胆怯了。这时,老师要及时激励学生:“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不要怕,老师会保护你的。”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四、展示是促进自信心的培养催化剂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例如:某生篮球技术很好,教师可让他多做示范,让他带领同学练习,给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我班有位女生舞跳得非常漂亮,但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对很多练习都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于是我在教健美操和广播操时,就有目的地让她表演和指导同学,一段时间后,她很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对各项练习也有了信心。
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结合“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品质和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努力完成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基本目标,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六、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进一步转换,我觉得老师应该以朋友那样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是一位知心朋友,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下来传授知识,应该效果更好一点。并且教师应该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的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改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有性别差异,个体差异,性格差异等等,所以我们要认真得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来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也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运动项目,在鼓励和关怀下完成锻炼计划,从而达到体育课程的预期效果。
八、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总之,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单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各科教师要沟通信息,不断改变方法,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取得成效。另外,教师要注意把握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度”,防止学生过于自信而导致自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自信心;培养;探索
一、兴趣是培养自信心的基石
我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在教学时,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结合学生喜欢球类运动而不喜欢田径运动,特别是“跑”这一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涉及这些内容的教学时,我总是精心设计每堂课,尽量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把“跑”的内容融入到球类运动中进行。比如在进行快速跑的教学时,我用游戏:“长江黄河”或 “跑过独木桥”以及“看谁先到终点”等游戏来代替;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时,我采用“变换领头人、对角线跑、让距离跑、追逐跑、计时、计圈”等方法进行;在进行往返跑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学生运球往返等。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致,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二、实现近期目标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
刚进校的学生,我都把他们看作是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不管以前的成绩如何,我都把他们放在“零”起点的位置;然后开始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进行测验,测验之后,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分好组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可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一定要让目标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期,并与每个学生紧密联系起来,使其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达到并实现这一目标时,激励和表扬是不可少的,不论何时,不管是哪个同学,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不忘对她们进行祝贺、鼓励和表扬,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进步和积累,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树立了信心,对自己更加自信,学习更主动,更有热情,使我们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中及时评价是培养自信心的营养剂
激励是激发鼓励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性语言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语言,首先要选择激励时机。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的紧张心理状态,这是激励的起点,教师如能抓住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这对学生的学习将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学习跳马时,当老师讲解要领后,一部分同学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轻松跳过去,而一部分同学,尽管有老师和同学的保护,一到器材前就胆怯了。这时,老师要及时激励学生:“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不要怕,老师会保护你的。”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四、展示是促进自信心的培养催化剂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例如:某生篮球技术很好,教师可让他多做示范,让他带领同学练习,给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我班有位女生舞跳得非常漂亮,但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对很多练习都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于是我在教健美操和广播操时,就有目的地让她表演和指导同学,一段时间后,她很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对各项练习也有了信心。
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结合“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品质和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努力完成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基本目标,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六、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进一步转换,我觉得老师应该以朋友那样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是一位知心朋友,在这样和谐的关系下来传授知识,应该效果更好一点。并且教师应该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的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课改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有性别差异,个体差异,性格差异等等,所以我们要认真得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来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也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运动项目,在鼓励和关怀下完成锻炼计划,从而达到体育课程的预期效果。
八、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总之,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单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各科教师共同努力,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各科教师要沟通信息,不断改变方法,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取得成效。另外,教师要注意把握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度”,防止学生过于自信而导致自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