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小生长在城市,其实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花儿”,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花儿”的喜爱程度。在我工作单位的不远处,就有一家花儿茶社,每天一上班,我只要推开窗户,那或高亢嘹亮或婉转悠扬的“花儿”歌声便会像风一样飘进来,我在这歌声的浸润下一整天都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所有工作中的烦恼就会一扫而光。
后来,我们单位搞维修,请了一个农民施工队。其中有一位大嫂特别善于唱“花儿”,在那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的楼道里整天飘荡着她甜美的“花儿”声。这于我是一件幸事,我整天跟在她的后面,一边听她演唱一边向她讨教各种“花儿”的问题。从她的歌声中,我听到的“花儿”和在茶社中听到的“花儿”似乎完全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我又说不上来。大嫂的“花儿”和茶社中的“花儿”在歌词、曲调、曲令上都没有丝毫的差异,但听起来却是两种味道。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大嫂唱的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花儿”,歌声中有一种无拘无束的直白和野性,茶社中的“花儿”是经过改良包装后的“花儿”,有电子琴伴奏,有轻音乐过门,它不再是从田间地头上直接飞出来的夹裹着泥土和露珠的山野之声。它在街道和楼群中穿行,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城市的味道。
“花儿”的故乡在农村。农村的田间地头、山野树林、河水草地才是她赖以生存的肥田沃土啊。于是,特别向往听一次真正的“花儿”。机会终于来了,今年6月份,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下乡采风的活动。可是,在农村,我竟然没有听到“花儿”。我们一个乡一个乡地走,一路上,我看见麦苗在静静地生长,油菜花在静静地开放,牛羊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农民在田野里静静地劳作。只有养蜂人的蜜蜂在花间吟唱着一曲似有若无的嗡嗡声。偶尔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或摩托车呼啸驶去,打破那田野上空旷的宁静。
6月的阳光同样静静地普照着田野中的一切生灵。按理,这个季节正是在麦地里拔草唱“花儿”的黄金季节,我也曾看见有一群群穿着各色花衣衫、戴着凉帽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村妇女,可她们只是默默地劳作,并没有一句“花儿”飞出来……
当然,在农村,也并非是一句“花儿”都听不到。在县城的街道上,各个商店里传出来此起彼伏的“花儿”声。只是,那都是放的光碟或音乐磁带,而不是歌手在演唱。在山野林间的茶园里,“花儿”的歌声更是唱得如火如荼。细听,那只是高音喇叭里传来的被扩大了的“花儿”录音。
几天采风,我看到了农村各种各样的景象,惟独没有听到真正的“花儿”。难道,“花儿”从农村消失了吗?现在的农民不唱“花儿”了吗?可是,很早以前我就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我上下班经常路过火车站,在火车站东侧,经常有开往各个州县上去的班车在此候客。因此,这里是农村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有精明的商家在这里开了一溜儿音像店,专门出售青海“花儿”、社火及青海方言的碟片和磁带。每每走到这里,那大小商店里传出的此起彼伏的“花儿”声不亚于县城的街道。有需求才有市场,大概这里的商家们看准了农民喜爱“花儿”的心理,从他们身上一定赚取了不少银子。
由此可见,农村人还是相当喜爱“花儿”的,花儿的根还是深深地培植于农村这块肥沃的田野中的。那么,从农村走出来的“花儿”走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她走到了城市了。
毋庸讳言,“花儿”发展到今天,她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山歌野曲了,她成了青海的一个品牌,是所有青海人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音乐。我想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只要是青海人,就没有不喜欢“花儿”的。因此,“花儿”走进城市理所应当,也是一种趋势使然。从最早的大篷车演出队到现在铺天盖地的“花儿”光碟、“花儿”磁带。“花儿”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城市。它抖落掉了身上的露珠,拍打掉了身上的尘土,从拔草阿姐的凉圈帽下走出来,从放羊娃的羊鞭下走出来,从脚户哥的驮队中走出来,从筏子客的船桨中走出来,从沙娃的牛毛帐篷中走出来……它走到城市的公园、茶社、街道、舞台、卡厅、电视,甚至全国性的艺术殿堂。
就像一个聪明灵秀的村姑有机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发挥了她人生更大的价值。“花儿”走进城市的第一个好处,是许多人直接认识和了解了“花儿”。许多原先不懂“花儿”或并不看好花儿的人,只要听过一次“花儿”,就被她那直白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婉转悠扬、荡气回肠的曲调所折服,转而会深深地喜欢上“花儿”。
“花儿”来到了城市,也带动了城市文化的开发。西宁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可这个城市并没有留下多少古老的东西,它几乎被外来文化淹没了。“花儿”在城市流行,可以使许多人,尤其使青少年了解到许多青海土著的古老文化。因为,“花儿”蕴涵了许多民俗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广博而又丰厚的知识,“花儿”本身就是一部民间的百科全书。“这个尕娃儿,/穿着个尕大氅儿,/端着个尕木碗儿,/舀给点尕面片儿,/嘘溜嘘溜地喝着哩。”单就一个“尕”字,便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内容,恐怕请来民俗学家,说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说得透“尕”字在这首“花儿”中的含义。这只能让听者自己去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了。
“花儿”来到了城市,在繁荣了文化的同时,也繁荣了文化市场。据我所知,西宁现在有三十多家“花儿”茶社,在这些茶社里,活跃着一大批年轻的歌手,他们以唱花儿为职业,把唱“花儿”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样,使农村许多有天赋的歌手既找到了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又以歌声换取了劳动报酬,一举两得。同时,由于“花儿”在城市中的兴起,推动了茶园经济,西宁人夏天“浪河滩”的风俗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茶园经济又带动了餐饮、旅游、园林、花卉等相关行业的繁荣。同时,“花儿”也带动了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由于花儿是平民的艺术,它所反映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的情感生活,所以,它在群众中有着广阔的市场。每当一张新的光碟或磁带出版,就有群众排着长队购买的景象出现。因此,光碟出版了一张又一张,还是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花儿”来到了城市,就是城市的一种文化品位。“夏都”是西宁市的一个文化品位,外地人是奔着凉爽来西宁旅游的。我曾经听一位刚下火车的旅客感慨:“啊,真凉爽啊,整个城市就像安了一个大空调。”我们去西安旅游,感受的是古都文化;我们去周庄旅游,感受的是江南水乡文化;我们去西藏旅游,感受的是雪域宗教文化。那么,在西宁旅游,除了感受到凉爽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文化呢?似乎没有。其实,青海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很深的文化背景。现在,“花儿”来到了城市,它成了城市的一张名片,和“夏都”一样有着独特又诱人的魅力。“我给我的阿哥哈绣给个满腰转,/褐子的边边,/里子是毡毡,/纽子绾成个蛋蛋,/热热火火的钻钻,/做下的干散,/牛毛俩再扎个牡丹,/你穿上了走,/人前头要显个手段。”
“把尕妹好比个红花青,/手儿里捧上,/脸蛋儿挨上,/脖子里链上,/稀罕儿拉拉地拴上,/鼻疙瘩闻上,/满嘴的涎水哈咽上,/我揣上了走,/有心肠挨肉儿贴上。”来西宁旅游的外地人,如果能理解这首“花儿”的意思,我相信西宁留给他的不仅是清凉和朴实。青海的“花儿”,就像那陈年佳酿,醇香悠长,会令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永远回味无穷。
“花儿”进城,似乎以燎原之势在城市中迅速走红。然而,正如前面所说,进了城的花儿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街道的味道。市场上卖的碟片,无一例外是电子琴、西洋音乐,甚至是钢琴、萨克斯管伴奏。这样的碟片,怎么能把“花儿”那原始的苍凉和含蓄表达出来呢?有的甚至把“花儿”变成了迪斯科音乐,“花儿”不再抒发情感了,它变成了纯粹娱乐性的东西。这样的音乐,只能把“花儿”引向误区。
市场即需要,这本也无可厚非。在“花儿”茶社、在“花儿”会、在风情园、在城市中凡是能出现“花儿”的地方,同样面临着“花儿”“失真”的问题。歌手的素质良莠不齐,“花儿”的歌词、曲调陈旧、老套。唱来唱去都是“三闪令”、“水红花令”,歌词除了“尕马儿骑上了枪背上”,就是“老爷山上的刺玫花”。其实,真正的“花儿”是底层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流露,她承载的是人们心底那最柔软的伤痛。“姊妹啊,/有你呵我铺的是红毡,/没你呵我溜的是净板哪;/有你呵我吃的是面片,/没你呵我拌的是炒面哪。/姊妹啊,/我天每日你的坟头儿上望啊,/你快快儿转着个阳世上啊。”听到这样的“花儿”,谁不会难受得掬一把辛酸泪呢?
现在,人们唱“花儿”似乎只是为了高兴,没有人再会去唱“麻子嘛麻给在脸上哩,心肠好了着我爱了。”这类传统“花儿”。
在“花儿”会上,还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演员的装扮,唱传统“花儿”,偏要西装革履;唱现代“花儿”,偏要马甲阔裤。要不就是不论什么场合,一律都是藏族服饰,须知,“花儿”是青海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歌,不光藏族人民唱“花儿”,回族、土族、蒙古族、东乡族等都在唱“花儿”。
“花儿”“失真”,花儿的歌词也受到了冲击。我们知道,“花儿”的词讲究比、兴、赋。古老的《诗经》也讲究比、兴、赋。所以,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花儿”的歌词就起源于《诗经》。比如,《诗经》上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花儿”中就有“进去园子了摘轮柏,/轮柏上水汪着哩;/我唱个‘少年’你明白,/不明白是你装着哩。”《诗经》上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花儿”中就有“天上的星星明着哩,/月影里下雪着哩;/尕妹的门上蹲着哩,/毡帽里捂脚着哩。”《诗经》上有“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花儿”中就有“见了尕妹着没抬头,尕手儿里塞给了一把大豆。”这样美妙绝伦的句子。可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把许多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花儿”忘记了,更不会去关心这些歌词的出处。要唱,也就唱“你把我喜欢我把你爱,我俩人永远不分开。”爱情成了打情骂俏的东西。
“花儿”是生长在山野田间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几千年来,她沐浴着灿烂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清纯甜美的山野之风,以青山绿水为伴,在劳动人民的精心呵护下,盛开了一年又一年。她用清丽柔美的花瓣、吐露芬芳的花朵,抚慰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灵。可是,她开在空旷的山野里,自生自灭,太寂寞了。
我们不应该让这枝美丽的“花儿”在旷野里慢慢枯萎,我们应该保护她。“花儿”走进城市,可以说为“花儿”的茁壮成长找到了一张温床。可是,离开了天高云淡的田野,走进灯红酒绿的城市,它身上的那种纯真、那种原汁原味的东西还能保持多久?这很令我担心。“花儿”本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瑰宝,长此以往,会不会产生变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来到城市,会不会变成又苦又涩的枳?不要以为满大街响起“花儿”的歌声我们就盲目乐观,以为“花儿”真的在城市扎下了根。而这恰恰是一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行为。“花儿”普及了,可我发现,她并未在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赛上出现。这说明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还没有成为青海的一个品牌。
让走进城市的“花儿”既能茁壮成长,又能保持她身上纯净朴实的乡村风格,说实在的,我不是专家,不能提出绝对的解决办法,但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别的山歌。广西的刘三姐本已家喻户晓,可是有一天,一位叫斯琴格日勒的歌手突然以一曲粗旷豪放的“唱山歌哎,山歌好比春江水。”把刘三姐又抬到了一个高度,使刘三姐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更加深刻了。朱哲琴以一曲《阿姐鼓》,把西藏的神秘、苍凉和旷远推到了极致。再如,殷秀梅的一曲《塞北的雪》,把美声唱法介绍给了贫民阶层,使人们一下子接受了这种高雅艺术。联想到“花儿”,我们是否也可以在保护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同时,又赋予她新的理念呢?
高原无处不飞花,“花儿”是青海民间最瑰丽的艺术。不论她在田间地头吐露芬芳,还是在茶社舞台上姹紫嫣红,我们都应该真心地喜爱她,呵护她,为她辛勤耕耘,让这朵美丽的“花儿”常开不败。
后来,我们单位搞维修,请了一个农民施工队。其中有一位大嫂特别善于唱“花儿”,在那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的楼道里整天飘荡着她甜美的“花儿”声。这于我是一件幸事,我整天跟在她的后面,一边听她演唱一边向她讨教各种“花儿”的问题。从她的歌声中,我听到的“花儿”和在茶社中听到的“花儿”似乎完全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我又说不上来。大嫂的“花儿”和茶社中的“花儿”在歌词、曲调、曲令上都没有丝毫的差异,但听起来却是两种味道。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大嫂唱的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花儿”,歌声中有一种无拘无束的直白和野性,茶社中的“花儿”是经过改良包装后的“花儿”,有电子琴伴奏,有轻音乐过门,它不再是从田间地头上直接飞出来的夹裹着泥土和露珠的山野之声。它在街道和楼群中穿行,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城市的味道。
“花儿”的故乡在农村。农村的田间地头、山野树林、河水草地才是她赖以生存的肥田沃土啊。于是,特别向往听一次真正的“花儿”。机会终于来了,今年6月份,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下乡采风的活动。可是,在农村,我竟然没有听到“花儿”。我们一个乡一个乡地走,一路上,我看见麦苗在静静地生长,油菜花在静静地开放,牛羊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农民在田野里静静地劳作。只有养蜂人的蜜蜂在花间吟唱着一曲似有若无的嗡嗡声。偶尔有一辆手扶拖拉机或摩托车呼啸驶去,打破那田野上空旷的宁静。
6月的阳光同样静静地普照着田野中的一切生灵。按理,这个季节正是在麦地里拔草唱“花儿”的黄金季节,我也曾看见有一群群穿着各色花衣衫、戴着凉帽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村妇女,可她们只是默默地劳作,并没有一句“花儿”飞出来……
当然,在农村,也并非是一句“花儿”都听不到。在县城的街道上,各个商店里传出来此起彼伏的“花儿”声。只是,那都是放的光碟或音乐磁带,而不是歌手在演唱。在山野林间的茶园里,“花儿”的歌声更是唱得如火如荼。细听,那只是高音喇叭里传来的被扩大了的“花儿”录音。
几天采风,我看到了农村各种各样的景象,惟独没有听到真正的“花儿”。难道,“花儿”从农村消失了吗?现在的农民不唱“花儿”了吗?可是,很早以前我就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我上下班经常路过火车站,在火车站东侧,经常有开往各个州县上去的班车在此候客。因此,这里是农村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有精明的商家在这里开了一溜儿音像店,专门出售青海“花儿”、社火及青海方言的碟片和磁带。每每走到这里,那大小商店里传出的此起彼伏的“花儿”声不亚于县城的街道。有需求才有市场,大概这里的商家们看准了农民喜爱“花儿”的心理,从他们身上一定赚取了不少银子。
由此可见,农村人还是相当喜爱“花儿”的,花儿的根还是深深地培植于农村这块肥沃的田野中的。那么,从农村走出来的“花儿”走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她走到了城市了。
毋庸讳言,“花儿”发展到今天,她已不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山歌野曲了,她成了青海的一个品牌,是所有青海人都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音乐。我想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只要是青海人,就没有不喜欢“花儿”的。因此,“花儿”走进城市理所应当,也是一种趋势使然。从最早的大篷车演出队到现在铺天盖地的“花儿”光碟、“花儿”磁带。“花儿”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城市。它抖落掉了身上的露珠,拍打掉了身上的尘土,从拔草阿姐的凉圈帽下走出来,从放羊娃的羊鞭下走出来,从脚户哥的驮队中走出来,从筏子客的船桨中走出来,从沙娃的牛毛帐篷中走出来……它走到城市的公园、茶社、街道、舞台、卡厅、电视,甚至全国性的艺术殿堂。
就像一个聪明灵秀的村姑有机会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发挥了她人生更大的价值。“花儿”走进城市的第一个好处,是许多人直接认识和了解了“花儿”。许多原先不懂“花儿”或并不看好花儿的人,只要听过一次“花儿”,就被她那直白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婉转悠扬、荡气回肠的曲调所折服,转而会深深地喜欢上“花儿”。
“花儿”来到了城市,也带动了城市文化的开发。西宁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可这个城市并没有留下多少古老的东西,它几乎被外来文化淹没了。“花儿”在城市流行,可以使许多人,尤其使青少年了解到许多青海土著的古老文化。因为,“花儿”蕴涵了许多民俗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广博而又丰厚的知识,“花儿”本身就是一部民间的百科全书。“这个尕娃儿,/穿着个尕大氅儿,/端着个尕木碗儿,/舀给点尕面片儿,/嘘溜嘘溜地喝着哩。”单就一个“尕”字,便包含了无穷无尽的内容,恐怕请来民俗学家,说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说得透“尕”字在这首“花儿”中的含义。这只能让听者自己去心领神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了。
“花儿”来到了城市,在繁荣了文化的同时,也繁荣了文化市场。据我所知,西宁现在有三十多家“花儿”茶社,在这些茶社里,活跃着一大批年轻的歌手,他们以唱花儿为职业,把唱“花儿”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样,使农村许多有天赋的歌手既找到了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又以歌声换取了劳动报酬,一举两得。同时,由于“花儿”在城市中的兴起,推动了茶园经济,西宁人夏天“浪河滩”的风俗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茶园经济又带动了餐饮、旅游、园林、花卉等相关行业的繁荣。同时,“花儿”也带动了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由于花儿是平民的艺术,它所反映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的情感生活,所以,它在群众中有着广阔的市场。每当一张新的光碟或磁带出版,就有群众排着长队购买的景象出现。因此,光碟出版了一张又一张,还是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花儿”来到了城市,就是城市的一种文化品位。“夏都”是西宁市的一个文化品位,外地人是奔着凉爽来西宁旅游的。我曾经听一位刚下火车的旅客感慨:“啊,真凉爽啊,整个城市就像安了一个大空调。”我们去西安旅游,感受的是古都文化;我们去周庄旅游,感受的是江南水乡文化;我们去西藏旅游,感受的是雪域宗教文化。那么,在西宁旅游,除了感受到凉爽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文化呢?似乎没有。其实,青海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很深的文化背景。现在,“花儿”来到了城市,它成了城市的一张名片,和“夏都”一样有着独特又诱人的魅力。“我给我的阿哥哈绣给个满腰转,/褐子的边边,/里子是毡毡,/纽子绾成个蛋蛋,/热热火火的钻钻,/做下的干散,/牛毛俩再扎个牡丹,/你穿上了走,/人前头要显个手段。”
“把尕妹好比个红花青,/手儿里捧上,/脸蛋儿挨上,/脖子里链上,/稀罕儿拉拉地拴上,/鼻疙瘩闻上,/满嘴的涎水哈咽上,/我揣上了走,/有心肠挨肉儿贴上。”来西宁旅游的外地人,如果能理解这首“花儿”的意思,我相信西宁留给他的不仅是清凉和朴实。青海的“花儿”,就像那陈年佳酿,醇香悠长,会令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永远回味无穷。
“花儿”进城,似乎以燎原之势在城市中迅速走红。然而,正如前面所说,进了城的花儿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街道的味道。市场上卖的碟片,无一例外是电子琴、西洋音乐,甚至是钢琴、萨克斯管伴奏。这样的碟片,怎么能把“花儿”那原始的苍凉和含蓄表达出来呢?有的甚至把“花儿”变成了迪斯科音乐,“花儿”不再抒发情感了,它变成了纯粹娱乐性的东西。这样的音乐,只能把“花儿”引向误区。
市场即需要,这本也无可厚非。在“花儿”茶社、在“花儿”会、在风情园、在城市中凡是能出现“花儿”的地方,同样面临着“花儿”“失真”的问题。歌手的素质良莠不齐,“花儿”的歌词、曲调陈旧、老套。唱来唱去都是“三闪令”、“水红花令”,歌词除了“尕马儿骑上了枪背上”,就是“老爷山上的刺玫花”。其实,真正的“花儿”是底层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流露,她承载的是人们心底那最柔软的伤痛。“姊妹啊,/有你呵我铺的是红毡,/没你呵我溜的是净板哪;/有你呵我吃的是面片,/没你呵我拌的是炒面哪。/姊妹啊,/我天每日你的坟头儿上望啊,/你快快儿转着个阳世上啊。”听到这样的“花儿”,谁不会难受得掬一把辛酸泪呢?
现在,人们唱“花儿”似乎只是为了高兴,没有人再会去唱“麻子嘛麻给在脸上哩,心肠好了着我爱了。”这类传统“花儿”。
在“花儿”会上,还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演员的装扮,唱传统“花儿”,偏要西装革履;唱现代“花儿”,偏要马甲阔裤。要不就是不论什么场合,一律都是藏族服饰,须知,“花儿”是青海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歌,不光藏族人民唱“花儿”,回族、土族、蒙古族、东乡族等都在唱“花儿”。
“花儿”“失真”,花儿的歌词也受到了冲击。我们知道,“花儿”的词讲究比、兴、赋。古老的《诗经》也讲究比、兴、赋。所以,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花儿”的歌词就起源于《诗经》。比如,《诗经》上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花儿”中就有“进去园子了摘轮柏,/轮柏上水汪着哩;/我唱个‘少年’你明白,/不明白是你装着哩。”《诗经》上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花儿”中就有“天上的星星明着哩,/月影里下雪着哩;/尕妹的门上蹲着哩,/毡帽里捂脚着哩。”《诗经》上有“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花儿”中就有“见了尕妹着没抬头,尕手儿里塞给了一把大豆。”这样美妙绝伦的句子。可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把许多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花儿”忘记了,更不会去关心这些歌词的出处。要唱,也就唱“你把我喜欢我把你爱,我俩人永远不分开。”爱情成了打情骂俏的东西。
“花儿”是生长在山野田间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几千年来,她沐浴着灿烂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清纯甜美的山野之风,以青山绿水为伴,在劳动人民的精心呵护下,盛开了一年又一年。她用清丽柔美的花瓣、吐露芬芳的花朵,抚慰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灵。可是,她开在空旷的山野里,自生自灭,太寂寞了。
我们不应该让这枝美丽的“花儿”在旷野里慢慢枯萎,我们应该保护她。“花儿”走进城市,可以说为“花儿”的茁壮成长找到了一张温床。可是,离开了天高云淡的田野,走进灯红酒绿的城市,它身上的那种纯真、那种原汁原味的东西还能保持多久?这很令我担心。“花儿”本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瑰宝,长此以往,会不会产生变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来到城市,会不会变成又苦又涩的枳?不要以为满大街响起“花儿”的歌声我们就盲目乐观,以为“花儿”真的在城市扎下了根。而这恰恰是一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行为。“花儿”普及了,可我发现,她并未在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赛上出现。这说明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还没有成为青海的一个品牌。
让走进城市的“花儿”既能茁壮成长,又能保持她身上纯净朴实的乡村风格,说实在的,我不是专家,不能提出绝对的解决办法,但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别的山歌。广西的刘三姐本已家喻户晓,可是有一天,一位叫斯琴格日勒的歌手突然以一曲粗旷豪放的“唱山歌哎,山歌好比春江水。”把刘三姐又抬到了一个高度,使刘三姐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更加深刻了。朱哲琴以一曲《阿姐鼓》,把西藏的神秘、苍凉和旷远推到了极致。再如,殷秀梅的一曲《塞北的雪》,把美声唱法介绍给了贫民阶层,使人们一下子接受了这种高雅艺术。联想到“花儿”,我们是否也可以在保护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同时,又赋予她新的理念呢?
高原无处不飞花,“花儿”是青海民间最瑰丽的艺术。不论她在田间地头吐露芬芳,还是在茶社舞台上姹紫嫣红,我们都应该真心地喜爱她,呵护她,为她辛勤耕耘,让这朵美丽的“花儿”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