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课堂增添活力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课堂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益。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怎样给课堂注入活力,方法多样,诸如游戏、比赛、表演课本剧等,不胜枚举。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教师怎样创设情境,引领学生生机勃勃地开展学习活动,给课堂增添活力的一些学习感受和做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许多教师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巧妙地创设出种种教学情境,特别是一些著名教师课堂教学的经典片段,更是令人心仪向往,令人惊羡佩服。于永正老师教学课文《草》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片段:
师:(教师扮演奶奶,学生扮演孙子)谁愿意背给奶奶听?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恩,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草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
把检查学生理解古诗、背诵古诗的教学放在这样富于生活气息,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开展是多么巧妙精到,是多么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这样教学既很好地落实了教学任务,又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情趣盎然,充满活力。
怎样才能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学习探索。于永正老师的课堂那么生动活泼,其核心在于“情趣”。创设情境就是要考虑应当把学生带入什么情景,什么活动中去学习,使教学目标落实得更扎实,学生学得更快乐。这扎实与快乐才构成了课堂的生机活力。
我在教学课文《再见了亲人》时,设计开展了下面一段情境教学:
师:(扮演外国记者)请问尊敬的彭总司令,美国佬打朝鲜,与你们中国又无关,你们为什么要派兵增援?你们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生笑)
生:(扮演彭总司令)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就要受冻。我们和朝鲜是友好邻邦,亲如一家,现在美国来欺负朝鲜,我们怎么能不管呢?(鼓掌)
师:小金花,听说你妈妈为了营救志愿军老王自己牺牲了,你心里就一点也不埋怨老王吗?
生:(扮演小金花)不!老王是来帮我们朝鲜打鬼子的,志愿军叔叔为了消灭鬼子,许多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妈妈是打鬼子死的,她死得光荣,我又怎么能怪老王呢!(鼓掌)
师:大嫂,您背着孩子,架着双拐,走了几十里山路来送志愿军,志愿军多次叫您回家,您就是不肯,您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呀?
生:不是我不听话,我实在是舍不得与志愿军分别啊!你想,志愿军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不远万里,来到朝鲜,拼死拼命的,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今天,志愿军就要与我们分别了,不知哪年哪月才能相见,我怎么能不多送几程?(鼓掌)
……
以这种别开生面的情境教学,进行感受交流,巩固复述课文内容,课堂会充满情趣与活力,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喜爱。
借鉴以致创新,学习名师教学不光要用心揣摩他们精彩的教学,更要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尝试运用。我们倡导生本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关注学生的情趣喜乐,更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创设情境,就是要从文本出发,结合学生生活见闻,情趣爱好设计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挂念和期盼。我在教学课文《新型玻璃》时,创设了这样一段教学:
师:(扮演顾客)售货员同志,请问你们店里有些什么玻璃卖?
生:(扮演售货员)我们店里不光有以前生产的玻璃,还有新上市的几种新型玻璃,不知您需要什么样的玻璃?
师:我家正在装修一个店面,打算开金店,你能帮我参谋一下用什么玻璃好吗?
生:我店里的新型玻璃中有一种叫“夹丝网防盗玻璃”,用在您的金店里正合适。
师:什么是夹丝网防盗玻璃?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生: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只要划破玻璃,就能自动报警。
师:有这么神奇,好,我就买这种玻璃!
……
创设情境,以演练的方式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既能巩固和提高教学效益,又能给课堂增添情趣与活力。有人曾问于永正老师,他的课堂怎么那么富于情趣,充满活力?那些精彩的教学情境是怎么想出来的?于老师的回答就是简单的三个字:多琢磨。是啊,只要我们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多想想教材(吃透教材),多想想学生(吃透学生),就能够想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来,就能够创设出精巧的教学情境,给课堂增添活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许多教师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巧妙地创设出种种教学情境,特别是一些著名教师课堂教学的经典片段,更是令人心仪向往,令人惊羡佩服。于永正老师教学课文《草》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片段:
师:(教师扮演奶奶,学生扮演孙子)谁愿意背给奶奶听?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恩,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草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我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
把检查学生理解古诗、背诵古诗的教学放在这样富于生活气息,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开展是多么巧妙精到,是多么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这样教学既很好地落实了教学任务,又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热烈,情趣盎然,充满活力。
怎样才能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呢?我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学习探索。于永正老师的课堂那么生动活泼,其核心在于“情趣”。创设情境就是要考虑应当把学生带入什么情景,什么活动中去学习,使教学目标落实得更扎实,学生学得更快乐。这扎实与快乐才构成了课堂的生机活力。
我在教学课文《再见了亲人》时,设计开展了下面一段情境教学:
师:(扮演外国记者)请问尊敬的彭总司令,美国佬打朝鲜,与你们中国又无关,你们为什么要派兵增援?你们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生笑)
生:(扮演彭总司令)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唇亡齿寒”,嘴唇没了,牙齿就要受冻。我们和朝鲜是友好邻邦,亲如一家,现在美国来欺负朝鲜,我们怎么能不管呢?(鼓掌)
师:小金花,听说你妈妈为了营救志愿军老王自己牺牲了,你心里就一点也不埋怨老王吗?
生:(扮演小金花)不!老王是来帮我们朝鲜打鬼子的,志愿军叔叔为了消灭鬼子,许多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妈妈是打鬼子死的,她死得光荣,我又怎么能怪老王呢!(鼓掌)
师:大嫂,您背着孩子,架着双拐,走了几十里山路来送志愿军,志愿军多次叫您回家,您就是不肯,您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呀?
生:不是我不听话,我实在是舍不得与志愿军分别啊!你想,志愿军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不远万里,来到朝鲜,拼死拼命的,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呀。今天,志愿军就要与我们分别了,不知哪年哪月才能相见,我怎么能不多送几程?(鼓掌)
……
以这种别开生面的情境教学,进行感受交流,巩固复述课文内容,课堂会充满情趣与活力,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喜爱。
借鉴以致创新,学习名师教学不光要用心揣摩他们精彩的教学,更要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尝试运用。我们倡导生本教育,就是要让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关注学生的情趣喜乐,更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创设情境,就是要从文本出发,结合学生生活见闻,情趣爱好设计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挂念和期盼。我在教学课文《新型玻璃》时,创设了这样一段教学:
师:(扮演顾客)售货员同志,请问你们店里有些什么玻璃卖?
生:(扮演售货员)我们店里不光有以前生产的玻璃,还有新上市的几种新型玻璃,不知您需要什么样的玻璃?
师:我家正在装修一个店面,打算开金店,你能帮我参谋一下用什么玻璃好吗?
生:我店里的新型玻璃中有一种叫“夹丝网防盗玻璃”,用在您的金店里正合适。
师:什么是夹丝网防盗玻璃?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生:这种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只要划破玻璃,就能自动报警。
师:有这么神奇,好,我就买这种玻璃!
……
创设情境,以演练的方式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既能巩固和提高教学效益,又能给课堂增添情趣与活力。有人曾问于永正老师,他的课堂怎么那么富于情趣,充满活力?那些精彩的教学情境是怎么想出来的?于老师的回答就是简单的三个字:多琢磨。是啊,只要我们一心扑在教学事业上,多想想教材(吃透教材),多想想学生(吃透学生),就能够想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来,就能够创设出精巧的教学情境,给课堂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