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手洋快餐,右手薯片,还要端上一杯牛奶。这样的“精细”饮食如今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普遍到以蔬菜、米饭、面条和少量肉类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正在消失。
“西风东渐”口味变重
加工食品增多,食用口味变重,中央厨房来袭,“中国胃”正在“西方化”。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包装加工食品、零食和饮料的市场将超过美国,其中包括饼干、薯条和汽水等。届时,中国可能会消费多达1.07亿吨包装食品,而美国则消费1.02亿吨。从2008年起,中国此类食品的消费量增长了66%。
本该正常补充碳水化合物等主食的早餐桌,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地成为饼干的主战场。数据显示,中国的饼干市场2013年底达到240亿美元(1美元约合6.13元人民币),每年增长20%。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脱离农村前往城市生活,以及更多的女性成为劳动力,从婴儿配方奶粉到速冻饺子、速食面,一系列方便食品迅速兴起。”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财富增加意味着更多中国人吃掉更多的肉类。
中国专家表示,近年来,加工食品、方便食品、半加工食品和中央厨房制作食品在市场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因其适应了现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食品深加工化本身也能带来农产品或原材料价值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多位食品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餐饮业的中央工厂化与包装食品行业的深加工化本身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标准化和规模化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采用中央厨房的加工方式既可以保障口味,也可以保障其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郭顺堂表示,中餐在制作中经验化、复杂化,想要“同一口味”很难,因此,标准化一直是烹饪界追寻的状态,也是现代餐饮发展的基石和大势所向,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也是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误区与“崇洋”有关
随着包装食品消费量的增加,各种健康误区也逐渐暴露。比如有些消费者对“香浓和强烈刺激口味的追求”已经到偏离正轨的地步,而这甚至是导致食品添加剂被不断发明乃至使用的重要原因。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有的商家甚至开发一些纯粹由添加剂调成、名字洋气的味道,通过广告包装宣传,宣称其为‘夏日限量口味’,迎合年轻消费者对口味乃至‘限量’带来稀缺感的片面追求,形成诱导性消费。”
其实,包装食品也有比较健康的,但与西方不同,中国消费者一般无法选择更健康、通常也选更贵的包装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中国农村地区,加工食品、“洋快餐”依然被视为“有钱人的标志”,本可以母乳喂养的家庭也出于面子用洋奶粉进行喂养,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逆选择。
此外,还有不少人只吃膳食补充剂声称自己是“健康派”。一位年轻女性在午餐时段取出一把“药丸”,包括维生素补充剂、DHA补充剂、抗氧化葡萄籽补充剂等,加上一杯口服胶原蛋白冲泡的“饮料”,以此作为当日的午餐。而根据她的食谱,除早餐可以食用一定食物,中餐晚餐均只用药丸和冲剂代替,口渴也只喝果汁,以达到瘦身和健康的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和完整的食物相比,膳食补充剂过度食用易增加健康风险,可能出现过度补充维生素等情况。即使是所谓100%的果汁,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喝果汁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水果本身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饮食西化催生糖尿病和肥胖
包装食品消费的增长,使得中国人饮食结构正向多盐、多油、多肉、少蔬果方向转变。
朱毅介绍,我国北方居民食盐日人均摄入量在11 g左右,而山东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人群标准人日调味品食盐摄入量为12.5 g,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 g)的两倍多,这与加工食品的大量食用不无关系。饼干、面包等食品中本身有盐,口感上却吃不出太多的咸味,一些话梅等甜味食品中加入盐能带来更加丰富的口感,这些都导致了盐的额外摄入。
油脂摄取量也同样超标。据统计,我国居民日人均摄入植物油脂已高达41 g,而据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摄植物油脂25 g即已足够。
中国居民近年来肥胖、“三高”、糖尿病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慢性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不少专家指出这些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无关系,可谓“病从口入”。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主持的近10万人大型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说,30年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不到1%攀升到10%以上,而这个上升趋势还将持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年轻趋势。
和糖尿病一样来势汹汹的还有肥胖。去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也显示,体质量超标、肥胖人数比例分别为34.4%和12.7%。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受调查者总体体质量平均增长1.12 kg。
“西风东渐”口味变重
加工食品增多,食用口味变重,中央厨房来袭,“中国胃”正在“西方化”。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包装加工食品、零食和饮料的市场将超过美国,其中包括饼干、薯条和汽水等。届时,中国可能会消费多达1.07亿吨包装食品,而美国则消费1.02亿吨。从2008年起,中国此类食品的消费量增长了66%。
本该正常补充碳水化合物等主食的早餐桌,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地成为饼干的主战场。数据显示,中国的饼干市场2013年底达到240亿美元(1美元约合6.13元人民币),每年增长20%。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脱离农村前往城市生活,以及更多的女性成为劳动力,从婴儿配方奶粉到速冻饺子、速食面,一系列方便食品迅速兴起。”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财富增加意味着更多中国人吃掉更多的肉类。
中国专家表示,近年来,加工食品、方便食品、半加工食品和中央厨房制作食品在市场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因其适应了现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食品深加工化本身也能带来农产品或原材料价值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多位食品行业的业内人士表示:餐饮业的中央工厂化与包装食品行业的深加工化本身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标准化和规模化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采用中央厨房的加工方式既可以保障口味,也可以保障其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郭顺堂表示,中餐在制作中经验化、复杂化,想要“同一口味”很难,因此,标准化一直是烹饪界追寻的状态,也是现代餐饮发展的基石和大势所向,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也是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误区与“崇洋”有关
随着包装食品消费量的增加,各种健康误区也逐渐暴露。比如有些消费者对“香浓和强烈刺激口味的追求”已经到偏离正轨的地步,而这甚至是导致食品添加剂被不断发明乃至使用的重要原因。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有的商家甚至开发一些纯粹由添加剂调成、名字洋气的味道,通过广告包装宣传,宣称其为‘夏日限量口味’,迎合年轻消费者对口味乃至‘限量’带来稀缺感的片面追求,形成诱导性消费。”
其实,包装食品也有比较健康的,但与西方不同,中国消费者一般无法选择更健康、通常也选更贵的包装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中国农村地区,加工食品、“洋快餐”依然被视为“有钱人的标志”,本可以母乳喂养的家庭也出于面子用洋奶粉进行喂养,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逆选择。
此外,还有不少人只吃膳食补充剂声称自己是“健康派”。一位年轻女性在午餐时段取出一把“药丸”,包括维生素补充剂、DHA补充剂、抗氧化葡萄籽补充剂等,加上一杯口服胶原蛋白冲泡的“饮料”,以此作为当日的午餐。而根据她的食谱,除早餐可以食用一定食物,中餐晚餐均只用药丸和冲剂代替,口渴也只喝果汁,以达到瘦身和健康的效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和完整的食物相比,膳食补充剂过度食用易增加健康风险,可能出现过度补充维生素等情况。即使是所谓100%的果汁,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喝果汁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水果本身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饮食西化催生糖尿病和肥胖
包装食品消费的增长,使得中国人饮食结构正向多盐、多油、多肉、少蔬果方向转变。
朱毅介绍,我国北方居民食盐日人均摄入量在11 g左右,而山东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人群标准人日调味品食盐摄入量为12.5 g,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 g)的两倍多,这与加工食品的大量食用不无关系。饼干、面包等食品中本身有盐,口感上却吃不出太多的咸味,一些话梅等甜味食品中加入盐能带来更加丰富的口感,这些都导致了盐的额外摄入。
油脂摄取量也同样超标。据统计,我国居民日人均摄入植物油脂已高达41 g,而据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摄植物油脂25 g即已足够。
中国居民近年来肥胖、“三高”、糖尿病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慢性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不少专家指出这些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无关系,可谓“病从口入”。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主持的近10万人大型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相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说,30年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不到1%攀升到10%以上,而这个上升趋势还将持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年轻趋势。
和糖尿病一样来势汹汹的还有肥胖。去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也显示,体质量超标、肥胖人数比例分别为34.4%和12.7%。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受调查者总体体质量平均增长1.12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