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质疑;文本阅读;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6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剖析解读的便是我们的文本。关注文本,不仅要求师生聚焦文本“写什么,说什么”,更要破译文本“怎么说,怎么写”。通过这一探究过程,达到品词析句、体悟情感、把握形象、理解谋篇布局的阅读目标。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手段:质疑文本。
1.质疑写法,发现文本体裁的奥秘。
关注文本写作方法很重要,这能引导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习作体验,写法习得也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当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浑然天成的时候,两者相得益彰。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就和学生对本单元两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发现同样是写景,《三亚落日》写得柔情似水,语言极富美感,《烟台的海》语言也极富想象力,而本篇课文开头只有一句话,结尾也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学生质疑作者是不是并不喜欢这儿的景致。学生能确定的是作者肯定是爱景才写景的,但是语言丝毫没有流露出来,肯定有其他原因,聪明的学生很快关注到课题中的“记”字。“记”在这里指游记,是一种游览经历的客观记载,少有浓烈的感情宣泄,而本单元的第二、三课则是写景类的散文,作者寓情于景,所以语言美而富有感染力,这和文章的体裁紧密相联。
2.质疑对白,品味文本语言的魅力。
人物是文本内容依托的重要载体,人物的对白往往是理解文本主题的立脚点,剖析人物语言,品出不一样的语言魅力。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半截蜡烛》一文时,学生质疑:为什么最后杰奎琳能保全情报?伯诺德夫人和杰克比她大,想出的办法也很好,为什么会失败?这样的质疑非常有意义,学生关注的不仅仅包括“方法是什么”“结果怎么样”,还包括“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仔细品味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不难发现: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虽然是好心,出发点站在德军一面——让屋里更亮些,让屋里更暖和些,但是与杰奎琳相比,他们都属于自作主张,行为比较自我,语言过于主动,反而起不到效果。而杰奎琳不同,她用商量的口吻,合情合理地出于自己的考虑,毫无“讨好”之嫌,并尊重地叫了声“司令官先生”,让德军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降低了他们的戒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有所感悟,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魅力竟如此之大。“说了什么”并不是重点,弄懂“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理解了文本作者在写作时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语言的巨大魅力。
3.质疑“破绽”,体验文本情节的波澜。
情节是否生动,关键在于有没有“诱饵”推动故事的发展。笔者在执教《半截蜡烛》一文时,有10个同学质疑:德军为什么不接受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建议?他们是不是知道情报就在烛台中,不许他们拿走?质疑得真不错,作者此处写得是不是有些牵强?在这种情形下,我追问:你希望他们知道还是不希望他们知道?学生各执一词,不希望的占多数,因为结局比较惨;而希望他们大概知道的同学也有一小半,他们认为这样会让故事更富戏剧性,周旋得也会更精彩。我小结:所以大家现在读课文时,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是不是让你更期待后面的情节呢?这就是文中若有似无的“小诱饵”,让大家在读课文时更期待,更紧张。文字中的“破绽”是十分有趣的,发掘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思维体验,更何况能体验到情节的引人入胜。
文本作为教材,我们要用研究的心态去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走进教科书编者的内心,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优化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南京市红山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6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剖析解读的便是我们的文本。关注文本,不仅要求师生聚焦文本“写什么,说什么”,更要破译文本“怎么说,怎么写”。通过这一探究过程,达到品词析句、体悟情感、把握形象、理解谋篇布局的阅读目标。为此,笔者在实践中找到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手段:质疑文本。
1.质疑写法,发现文本体裁的奥秘。
关注文本写作方法很重要,这能引导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习作体验,写法习得也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当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浑然天成的时候,两者相得益彰。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就和学生对本单元两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发现同样是写景,《三亚落日》写得柔情似水,语言极富美感,《烟台的海》语言也极富想象力,而本篇课文开头只有一句话,结尾也有戛然而止的感觉,学生质疑作者是不是并不喜欢这儿的景致。学生能确定的是作者肯定是爱景才写景的,但是语言丝毫没有流露出来,肯定有其他原因,聪明的学生很快关注到课题中的“记”字。“记”在这里指游记,是一种游览经历的客观记载,少有浓烈的感情宣泄,而本单元的第二、三课则是写景类的散文,作者寓情于景,所以语言美而富有感染力,这和文章的体裁紧密相联。
2.质疑对白,品味文本语言的魅力。
人物是文本内容依托的重要载体,人物的对白往往是理解文本主题的立脚点,剖析人物语言,品出不一样的语言魅力。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六下《半截蜡烛》一文时,学生质疑:为什么最后杰奎琳能保全情报?伯诺德夫人和杰克比她大,想出的办法也很好,为什么会失败?这样的质疑非常有意义,学生关注的不仅仅包括“方法是什么”“结果怎么样”,还包括“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仔细品味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不难发现: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虽然是好心,出发点站在德军一面——让屋里更亮些,让屋里更暖和些,但是与杰奎琳相比,他们都属于自作主张,行为比较自我,语言过于主动,反而起不到效果。而杰奎琳不同,她用商量的口吻,合情合理地出于自己的考虑,毫无“讨好”之嫌,并尊重地叫了声“司令官先生”,让德军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降低了他们的戒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有所感悟,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魅力竟如此之大。“说了什么”并不是重点,弄懂“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理解了文本作者在写作时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语言的巨大魅力。
3.质疑“破绽”,体验文本情节的波澜。
情节是否生动,关键在于有没有“诱饵”推动故事的发展。笔者在执教《半截蜡烛》一文时,有10个同学质疑:德军为什么不接受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建议?他们是不是知道情报就在烛台中,不许他们拿走?质疑得真不错,作者此处写得是不是有些牵强?在这种情形下,我追问:你希望他们知道还是不希望他们知道?学生各执一词,不希望的占多数,因为结局比较惨;而希望他们大概知道的同学也有一小半,他们认为这样会让故事更富戏剧性,周旋得也会更精彩。我小结:所以大家现在读课文时,不知他们是否知道是不是让你更期待后面的情节呢?这就是文中若有似无的“小诱饵”,让大家在读课文时更期待,更紧张。文字中的“破绽”是十分有趣的,发掘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思维体验,更何况能体验到情节的引人入胜。
文本作为教材,我们要用研究的心态去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走进教科书编者的内心,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优化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南京市红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