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24日,清华校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1911年4月26日,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占地6000余亩,地处清康熙年间熙春园,经乾隆至咸丰年间更名为清华园至今。
清华大学发展的初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涌现出来的著名科学家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堂、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張光斗,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清华即尊此八字为校训。
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清华大学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她起源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在二校门北边小山下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人的精神风骨。
清华大学的校风是“行胜于言”。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清华和北大、南开三校南迁,先到长沙后至昆明,改校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八年抗战全体学生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心系国难,“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均有杰出建树。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清华由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原有的文、理法学院基本全部调整到他校,综合实力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清华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建设者。尽管“文革”期间,清华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等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但随着动乱结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步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昂首迈进。
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标志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胡锦涛总书记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清华人要牢记你们的学长胡锦涛总书记对你们的希望:“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中说:“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风骨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不谋而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精髓深深融入两校师生的血脉之中。”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100年来,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清华17万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这其中有中国国家领导人,首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也曾在清华学习,清华培养的钱学森、朱光亚、钱三强等著名学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14所,美国10所,欧洲3所,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不同时期的建筑既有传统中国特色,又有中西合璧的创造,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蔚为大观。
清华大学早期的校长以梅贻琦(1889-1862)最为著名,于19311948年任校长。此后一直到他在1962年在台湾逝世,一生都服务于清华,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以“身教重于言教”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为清华学子乃至世人所一致推崇。
清华大学中期的校长以蒋南翔(1913-1988)最为著名,于19521966年任清华校长。他称清华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不仅要培养红色工程师,也要培养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过,本文不想列出这些领导人的名字,因为对比西方,有900年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产生了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特别是有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影响着整个世界。有意思的是牛津的官方宣传资料中几乎看不到这些,这所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甚至没有举办过像样的校庆,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让她畏惧名利。
1911年4月26日,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占地6000余亩,地处清康熙年间熙春园,经乾隆至咸丰年间更名为清华园至今。
清华大学发展的初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涌现出来的著名科学家有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荪、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堂、熊庆来、华罗庚、茅以升、吴有训、钱学森、張光斗,以及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等等。
清华的校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在众多大学中独树一帜。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此后,清华即尊此八字为校训。
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在做人做事方面应该顺应自然,胸怀博大,宽以待人,承担起宏伟的历史任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种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
清华大学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她起源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在二校门北边小山下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这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人的精神风骨。
清华大学的校风是“行胜于言”。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清华和北大、南开三校南迁,先到长沙后至昆明,改校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八年抗战全体学生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心系国难,“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均有杰出建树。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清华由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原有的文、理法学院基本全部调整到他校,综合实力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清华还是克服重重困难,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建设者。尽管“文革”期间,清华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等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状态,但随着动乱结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步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昂首迈进。
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标志是教育质量的提高。胡锦涛总书记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清华人要牢记你们的学长胡锦涛总书记对你们的希望:“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风在庆祝清华大学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言中说:“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风骨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不谋而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精髓深深融入两校师生的血脉之中。”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100年来,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清华17万毕业生中,许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这其中有中国国家领导人,首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也曾在清华学习,清华培养的钱学森、朱光亚、钱三强等著名学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14所,美国10所,欧洲3所,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校园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不同时期的建筑既有传统中国特色,又有中西合璧的创造,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群落,蔚为大观。
清华大学早期的校长以梅贻琦(1889-1862)最为著名,于19311948年任校长。此后一直到他在1962年在台湾逝世,一生都服务于清华,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以“身教重于言教”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为清华学子乃至世人所一致推崇。
清华大学中期的校长以蒋南翔(1913-1988)最为著名,于19521966年任清华校长。他称清华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不仅要培养红色工程师,也要培养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过,本文不想列出这些领导人的名字,因为对比西方,有900年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产生了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53位总统和首相、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特别是有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影响着整个世界。有意思的是牛津的官方宣传资料中几乎看不到这些,这所英国最古老的大学甚至没有举办过像样的校庆,对学术对真理的追求让她畏惧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