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大地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l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今天的中国,那么毫无疑问,红色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国旗是红色的;而且,今日之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老百姓的日子,也像熊熊燃烧的火焰一样,热烈、红火。
  不过,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红色跟汉字联系起来的话,却不是“红”,而是“赤”。因为,作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之一的“赤”,代表的才是中国古人心目中正宗的红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字。
  “赤”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字形虽然简单,文字学家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主要体现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上面是“大”,下面是“火”,合在一起,表示大火的颜色为“赤”;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上面是正面站立的人,下面是火,人被火烤得通红,即为“赤”。
  两种意见无论孰是孰非,都说明“赤”最初的意义跟火有密切联系。大火之色也好,人被火烤得通红也好,归结为一点,“赤”表示的是今天所说的红色。例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白居易《秋游原上》“新枣未全赤,晚瓜有余馨”。像这类成熟的果实所呈现出的红色,正是古人眼中的“赤”。
  人的心脏和血液是红色的,因此,古人常以“赤心”比喻纯真不杂、忠诚不贰。例如李白《与韩荆州书》:“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世则以“赤胆忠心”来形容极其忠诚。
  “赤子”一词,本指初生的婴儿,是就其刚刚脱离娘胎的时候遍体通红的特征而言的。《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说的是古代君王从太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某种方式开始了对他的教育。后来,“赤子”多被用于比喻人民、百姓,寓意对统治者而言,老百姓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例如苏轼《荔枝叹》一诗中的名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赤子之心”是最纯真而没有杂质的。正如《孟子·离娄下》所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能保持那种如婴儿般纯洁无伪之心的人。
  “赤”源于火,含有“光明”之义。《释名·释采帛》:“赤,赫也,太阳之色也。”也把“赤”跟“光明”这类意思联系在一起。光明之下,一切事物洞然昭著,无所遁形。“赤”由此衍生出“空、尽”之义。《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可见,“赤地”就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wū tú)。”“於菟”是古代楚人对老虎的称呼。这里的“赤手”跟“赤手空拳”一样,指手中空无一物。
  进一步而言,身上空无一物就是裸露,“赤”由此又产生裸露、光着的意思。例如韩愈《山石》:“当流赤足蹋澗石。”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赤膊、赤身露体等词语,仍沿用了这个意思。
  《周礼·考工记·画缋》:“画缋之事,杂五色。……南方谓之赤。”《说文解字》亦曰:“赤,南方色也。”从“五色”与“五方”的搭配来说,古人以赤对应南方。古文中很多含有“赤”的词语常常跟南方有关,比如赤方、赤天、赤位等。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创立“大九州”学说的战国时期齐人驺衍首次提出“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的说法。所谓“赤县”,最初是指炎帝统辖的南方地区,“神州”最初则是黄帝统治的北方区域,合在一起,“赤县神州”成为整个中华大地的基础。后来,二者既可以分说,也可以合称,都能代指中国。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西晋左思《咏史八首》其五:“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金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等等。
  除了“赤”以外,汉字当中表示红色的字还有很多,比如丹、红、绛、殷、朱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从文献论述来看,“丹”是朱砂的颜色,比“赤”浅;“红”是赤白色,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粉红;“绛”是接近紫色的深红,比“朱”深;“殷”是血液凝固后呈现的黑红色;“朱”表示红色源于一种赤心的松柏类植物,比“赤”深。综合各种说法,如果按照颜色由浅到深的顺序排列的话,依次应为:红、丹、赤、朱、绛、殷。
  在所有颜色中,象征着火之色、太阳之色、光明之色的“赤”,不仅存留在“赤县神州”的名称里,更切切实实地反映在这片土地曾经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着的巨大变化中。唯愿这光明的、炽热的、赤诚的色彩,也一直存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其他文献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创作基础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中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由于他32岁时由家乡移居江苏秦淮河畔的南京,并定居在那里,因此他又自称“秦淮寓客”。  康熙四十年(1701),吴敬梓出生在一个“家声科第从来美”的大家庭里。他的远祖因跟从明永乐帝“创业”有功,封邑江苏六合;后来又从六合迁居全椒,先业农,后行医。到了清初,吴家又有五十年光景的“家门鼎盛”
期刊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东晋遥远,大雪苍茫,山河入梦。  我们的主人公王徽之,正在会稽山阴的寓所沉睡,但是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醒来。于是,他就真的醒来了。  王徽之叫侍从把酒温了,转身打开屋门,一股清寒之气扑面  而来。 
期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和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国家。1573 年出版的由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所著的《植物种志》中,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Sinensis”在拉丁語中是“中国”的意思。此外,大多数学者还认为茶的原产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可以说,茶的种植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围绕着茶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即所谓的“茶文化”。茶文化与中
期刊
《资治通鉴》选读  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b。壬辰,召宰相谋之。杨国忠自以身领剑南c,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阴具储偫d,以备有急投之,至是首唱幸蜀之策。上然之。癸巳,国忠集百官于朝堂,惶懅流涕;问以策略,皆唯唯不对。国忠曰:“人告禄山反状已十年,上不之信。今日之事,非宰相之过。”仗下a,士民掠扰奔走,不知所之,市里萧条。国忠使韩、虢入宫b,劝上入蜀。  甲午,百官朝者什无一二。上御勤政楼,下制
期刊
《论语·学而》中记载,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固”字应当引起我们注意。这个“固”,不是说你对所学的东西记住了,一辈子忘不了,而是把所学所悟之理时时处处落实到人生的实践中,稳固到自己身上,将知行合为一体。儒家所塑造的人格形象首先是“成己”—先成己,再成物。成物就包括成就别人、成就事业,最终确立挺拔的“大我”之实。这里的“君子”
期刊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集》)  【品读】  钱起,天宝年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作工于写景。此诗题为《暮春归故山草堂》,意即在暮春时节回了一趟故乡或旧居,遂开篇以“谷口春残”四字清楚点题。“谷口”,系地名,约即“故山”。钱起有好几首诗曾提到过“谷口”,其中《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云:“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
期刊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a,傅说为列星b,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c,贲、育失其勇d,仪、秦失其辩e。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
期刊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謂要道矣。”(《广要道章第十二》)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服从
期刊
在秦汉以后中绝的墨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要数义利统一和德力并重的价值观。价值观属于文化结构的深层,与世界观一起构成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一个在一定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对该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在价值观方面的争论,集中在“义利”关系与“德力”关系问题上。义利问题包含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问题。德力问题则是一个物质力量和精神境界的关系问题。在先秦
期刊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八)  今天给大家讲一位家喻户晓的皇帝,就是唐玄宗、唐明皇。玄宗是李隆基(685—762)的庙号,明皇是李隆基去世后的谥号,全称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就是“唐明皇”。  唐玄宗二十八岁即位当皇帝,七十一岁因为安史之乱而退位,做太上皇,七十八岁去世。他统治的前半期,即开元年间(713—741),是中国历史上艳称的黄金时代,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天宝(742—75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