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必须抓紧这一“黄金时段”,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看图讲述活动是老师利用图片,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分析画面,把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用完整连贯性的语句进行表达讲述,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看图讲述教学是传统教学,存在着一些老师不易觉察的弊端,一是教师的发问模式固定化:“图片上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二是教学程序模式化:出示图片--示范讲或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讲--全班幼儿随着老师一起讲--最后概括图片内容并起名称。幼儿的思维被教师的提问框死了,幼儿被教师牵着走,教师成了活动的引领者、灌输者,幼儿成了被动的学讲者、消极的记忆者。这样的传统教学形式造成看图讲述走进了模式化的误区,即:注重教师的显性指导,忽略儿童的主动观察;注重按教案流程教学,忽略儿童的自发关注点;注重按四要素顺序讲述,忽略了趣味性;注重结果的评价,忽略过程的评价等。《指南》中提出:“幼儿主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和发展。”端正静听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随着课题“幼儿园讲述活动的探究与研究”的开展,针对看图讲述模式化的误区,老师们抛出了一个个问题:“能否让幼儿在情境中、在行动中学习?”“能否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在探索、体验、交往和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能否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能否把传统的看图讲述转化为更适合孩子发展的其他讲述形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园对看图讲述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将传统的看图讲述转换为情景讲述、生活讲述和操作讲述等形式,这些灵活、多变的讲述形式,让儿童在动手操作和讲述中体验到自由创造的乐趣,既保留了看图讲述“动口、动眼、动脑”的优点,又发展了儿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更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