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没有捷径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可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于是艺术特长教育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评价方法等方面都是紧密围绕高考的,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艺术特长教育存在许多误区,有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要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艺术特长,成才
  艺术考试一年更比一年热,其主要原因应该是,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般是普通本科线的60%左右或甚至要比别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更低一些,这些因素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把读大学的希望寄托在艺术高考上。因而许多学生抱着“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学习音乐、美术,去考艺术院校”的想法,纷纷涌入高中艺术特长班学习,为自己寻找升入大学的机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半路出家,他们或许原本也有一点兴趣,或者完全只是出于升学的需要,投靠一些艺术考试培训班的紧急培训中,事实上这常常很有功效,真的能顺利通过考试。高考招生中的艺考热折射的是,急功近利式的特长培养,可以提高学校的高考升学率。于是特长教育似乎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背离了特长教育是为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初衷。但这也正迎合了许多成绩偏低又有一技之长而且渴望升学的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心理,至于未来就业,很少有人想那么远。
  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原本没有艺术天赋、文化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高中特长班后,感到学习非常吃力,由于对音乐或美术本来就没有什么兴趣,不可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特长生要文化课和专业课“两条腿”走路,文化、专业两不误,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些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虽然有人能侥幸考上高校,但大多是一些普通或较差的学校,这实际上浪费了艺术教育的资源,也培养不出真正的艺术家。
  与家长们的功利,和其对素质教育的简单化理解相比,专家们则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实际上非常广,特长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为文化课相对薄弱而又有特长的学生怎样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特长教育一定要符合个人的兴趣,并把特长教育和其人生规划吻合起来,把特长培养引导到个人求职谋生的范畴中去。真正爱好艺术的学生其求知欲,刻苦精神及志向抱负均非不爱好的学生所能比的。他们往往能主动去探究,其学习效率较高。那些考上名牌艺术院校及大学毕业后有所建树的学生大多是热衷于艺术的爱好者。
  我校在十多年的特长教育中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办学过程中,已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长教育的成功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艺术特长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
  1.整体设计,使之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特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特长教育不仅是增加几节专业课的问题,而且是要面对一群既是普通中学生,又是有一定特长、特点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上有一些方面与普通班级相同,另一方面又要有特长教育的管理方法;在文化课教学方面即要与其他班级一样执行相同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又要考虑特长班的特殊性;在作息时间、教室使用上即要考虑特长班的特殊性,又要与全校全体相谐调统一。
  特长班的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要覆盖艺术高考必备的基础课程,又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体现科学、合理,目的层次分明,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特长教育是某一学科的专长性与其它学科的基础性的统一。正确处理特长教育和其它学科学习的关系,使之谐调发展,特长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丢掉文化课的专业学习不是我们的目的。针对特长生的文化课的基础情况,针对特长生的培养目标,应降低难度,提高要求。降低难度就是不作难、繁、偏题;提高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学习要有主动性,重基础,重技能训练。
  2.发展特长,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特长教育不同于一般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其它学科课,是一种发展特长,开发潜能的教育。它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才能的发挥。未来的人才,个性化发展是一个趋势。特长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水平的层次性,既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挖掘培养学生个性化特长,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持续发展潜力,同时要求做家长的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孩子的特长,家长不能依据自己的愿望盲目发展孩子的所谓特长。发展特长,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和掌握一种生存技能,而是提高学生其他能力的一种基本素质,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加以培养。
  特长教育一方面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打基础,另一方面要适应其终身发展的要求,即要以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
  艺术特长教育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待专家的研究论释。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来讲,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方法和能力。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本文结合物理实验的特点,以创新学、心理学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三点教学策略,为培养造就创新人才、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努力和贡献。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也紧跟改革的脚步,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高中化学教学仍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从传统教学方法起展开改革及运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体系化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创新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基本上是整堂课以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记忆为主。由于方法单一所以学生课堂效
期刊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的写作情感在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只有激活学生的写作情感,点燃学生写作激情,才能使学生在这种情感驱动下灵感突发,奇思妙想酿出佳作。  那么,如何在写作指导中,创设写作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期刊
人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茁长成长,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一年多来,我根据学校和少先队大队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特点,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为突破口的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1.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班级是
期刊
【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构建为结果,以主体参与来生成问题,探究问题,践习问题,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关键词】问题探究,生成,建构,践行  问题探究法是一种发展性,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中学政治教学实施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发现问题的喜悦感,探索问题的挑战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中国教育一向注重阅读教学,很难想象,没有了从小“关关雎
期刊
魏书生说:“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像一条挺长的船,像一个大家庭,更像一个小社会。既然是个小社会,就存在管理问题”。笔者认为,要在打造活力班级、爱心善待学生等方面加以努力。  打造活力班级。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进行班级“自治”。如果能够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队伍,其管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出色的班干部不仅能协助管理班级,还能带动提升班里的学习氛围。此外,班集体还需要
期刊
山东省从2007年开始,在高考中加进“基本能力”测试距今已有六年了,音乐学科被列为高考必考科目,高中音乐教学得到了广泛地重视,学校为学生积极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困惑,有些教学行为背离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也背离
期刊
1.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2.准确定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