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历史知识过程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变成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过程。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历史教学 快乐学习 优化教学方法
历史课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浓缩,二百多万年的广博浩瀚的人类发展史留给我们无数思考。"读史可以明智",古今中外人类的各种生存智慧和社会演进的规律及经验教训都蕴含其中。这一学科的特点恐怕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传承人类文明,服务当今社会,是历史教学应承担的基础责任。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可是由于历史问题的久远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学生往往认为历史课没有意思,感到无聊。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现象更为普遍,加之繁多的课业负担中,学生择其"重"而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容易发挥聪明才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仅要进行历史学科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历史教育研究。《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根据这些理论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怎样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广阔空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谈谈我的认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乐学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一般好动、喜新、好奇心强,教师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前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史书、网络等收集历史人物图片与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入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的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我制作了一幅漫画:在大山的夹缝中长出一棵稚嫩的幼苗,形象的说明近代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学生都喜唱好唱,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迁移,让音乐为历史教学服务。讲授"国民革命"一目内容时,先教学生唱《国民革命歌》,这首歌用法国名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学生很熟悉,唱起来朗朗上口。这很简单,又很好反映了国民大革命的宗旨和如火如荼的形式。还比如用《黄河大合唱》来感受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选取能够唱出教学重点、唱出时代主旋律、唱出情感基调、唱出此情此景的歌曲,学生在一种音乐感性理解的氛围中,能够比较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总之,一定要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即在我眼前,我即在历史之中"。
2.注意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是乐学的中心内容
教育部新颁布的《标准》中,要求把学习历史知识过程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变成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历史学科的学习,要能够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要能够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不仅仅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以此为目标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呢?
2.1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人的感官既是知识的入口处,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情景教学最直接的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地活动,使学习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有准备的或即兴扮演一些历史人物。如学习商鞅变法的作用时,分别设置农民、地主、旧贵族、国君、士兵等角色让学生谈谈商鞅变法后,各自的心里想法,从而自然得出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结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2.2 巧设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课堂活动可以体现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将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在体验中激发现兴趣,引起其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这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其个性和才能也得到了尊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这里的参与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实参与。比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节课,让学生自己设计宋代的城市生活,每人都要参与其中,根据课本衣、食、住、行、娱乐等教材内容合理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出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包容接纳的品质,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追求科学真理的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失败后的沮丧感,团结互助的荣誉感。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克服操作上的不足,如所需要课时量大;学生活跃,教师不易指导;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等。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陈迹,但它不是死的,是鲜活的。学生不是接收者,是有思想的,和不断成长发展的个体。教历史不只是介绍过去。历史的内涵非常丰富,留给历史教师和学习者挖掘的空间尤其广阔。此文仅就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历史,提几点肤浅的认识和大家一同分享。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教育心理学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历史教学 快乐学习 优化教学方法
历史课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浓缩,二百多万年的广博浩瀚的人类发展史留给我们无数思考。"读史可以明智",古今中外人类的各种生存智慧和社会演进的规律及经验教训都蕴含其中。这一学科的特点恐怕是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传承人类文明,服务当今社会,是历史教学应承担的基础责任。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育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可是由于历史问题的久远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学生往往认为历史课没有意思,感到无聊。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现象更为普遍,加之繁多的课业负担中,学生择其"重"而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容易发挥聪明才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仅要进行历史学科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历史教育研究。《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根据这些理论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怎样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广阔空间,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谈谈我的认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乐学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一般好动、喜新、好奇心强,教师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前引导学生通过报刊、史书、网络等收集历史人物图片与故事,以故事开头可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除了讲故事,教师还可以说一段深刻的体验,出示一幅有趣的漫画,引入一首别致的诗句或者一则精彩的报道等,从而有的放矢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我制作了一幅漫画:在大山的夹缝中长出一棵稚嫩的幼苗,形象的说明近代民族工业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学生都喜唱好唱,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迁移,让音乐为历史教学服务。讲授"国民革命"一目内容时,先教学生唱《国民革命歌》,这首歌用法国名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学生很熟悉,唱起来朗朗上口。这很简单,又很好反映了国民大革命的宗旨和如火如荼的形式。还比如用《黄河大合唱》来感受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选取能够唱出教学重点、唱出时代主旋律、唱出情感基调、唱出此情此景的歌曲,学生在一种音乐感性理解的氛围中,能够比较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总之,一定要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即在我眼前,我即在历史之中"。
2.注意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是乐学的中心内容
教育部新颁布的《标准》中,要求把学习历史知识过程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的过程,变成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历史学科的学习,要能够为学生快乐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要能够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不仅仅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如何以此为目标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呢?
2.1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人的感官既是知识的入口处,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情景教学最直接的体现了直观教学的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觉地活动,使学习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有准备的或即兴扮演一些历史人物。如学习商鞅变法的作用时,分别设置农民、地主、旧贵族、国君、士兵等角色让学生谈谈商鞅变法后,各自的心里想法,从而自然得出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结论。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知识的理解,还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激起不断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2.2 巧设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能力
课堂活动可以体现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将独立思考、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在体验中激发现兴趣,引起其在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这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其个性和才能也得到了尊重。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技能,培养自己的个性,这里的参与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实参与。比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节课,让学生自己设计宋代的城市生活,每人都要参与其中,根据课本衣、食、住、行、娱乐等教材内容合理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出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包容接纳的品质,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追求科学真理的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失败后的沮丧感,团结互助的荣誉感。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克服操作上的不足,如所需要课时量大;学生活跃,教师不易指导;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等等。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陈迹,但它不是死的,是鲜活的。学生不是接收者,是有思想的,和不断成长发展的个体。教历史不只是介绍过去。历史的内涵非常丰富,留给历史教师和学习者挖掘的空间尤其广阔。此文仅就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学习历史,提几点肤浅的认识和大家一同分享。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教育心理学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