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素质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八项管理原则,这八项管理原则形成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其是否在这八项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其质量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方法首先必须符合质量管理的第七条原则“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否则就无法成功或实现其最终目标。基于事实其首要的问题是了解人的因素,人是质量管理成功与否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关键词: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培训;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众所周知,质量管理是通过规范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等手段,以提高产品及过程质量、员工士气、企业(人力、设备、财务等)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保证企业、社会持续地健康发展。这其中人的因素是关键的,人的主动意愿性、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质量管理的效果。本文基于此,将逐一分析美国、日本及我国国民的素质分别对其质量管理及创新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最早提出质量管理的理论及其技术,美国的企业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其成为经济强国。美国在经济方面的崛起,除其制度,产业结构和特定的历史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凭借其不断的技术创新。而其创新的动力,是其国民的素质及其文化环境的产物。
  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里,国民具有极强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冒险精神,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面向现实、追求物质、注重效率,提倡个人主义,具有鲜明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功利性,极具创新意识。基于美国国民的上述素质的基础上,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突出强调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传统的单打独斗意识,强调集团意识即企业与员工的一体精神),提倡内部企业竞争,提高企业效率,以管理国家的方式管理企业。强调顾客至上、树立企业形象、树产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利用法治和市场方法,注重效果判断。这就是造就美国强大的经济强国的根本因素。
  日本企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推广质量管理,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日本企业得以成功应用并得到发展,使其从二战战败的沧桑中,历经不足二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的质量管理模式开始逐步被许多国家企业学习及效仿。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受其资源缺少的影响,国民的民族危机感极强。这个单一性民族的国家,是个非常注重现实利益的民族,即使是制度、法律规定了的东西,也可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实际利益的需要。日本民族还有相当强的国家主义精神、务实精神及集团主义精神。人们都义无反顾地服从,自觉实践“忠君爱国”这一最高国民道德。民族的单一性与社会结构的同质性,使其思考带有较强的共同性;其强调集团主义与业绩主义相结合的献身价值和对纪律的高度重视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本国民的合作、务实个性,这是日本企业成为高效能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也是日本企业质量管理及改进成功的根本因素。当然,建立在上述文化基础上的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制度也是日本企业成功的一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这种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大量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以及使用低价劳动力基础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上的,无论产业结构,还是质量、企业综合效率以及技术创新,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政府逐步建立了相关法律制度,学习、吸收并仿效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尤其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学习日本质量改进的方式方法,仿效美国的质量工程师制度,引进并仿效美国的质量奖的评比方式推广作业绩效,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效果还不够理想,与美日企业差距还相当大。究其原因,与中国的国人素质及做事方式关系密切,中国企业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必须基于国民性及具体事实。
  五千年的华夏史,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深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独特的科举制度,广博地理及多种环境气候,一个多民族的又具有独特东方哲学的国家,形成了其固有的国民性及文化。
  国民对于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力非常强大,但却缺乏国家观念和民族凝聚力、先天缺少合作意识,缺乏公共精神,各人只扫门前雪。重形式轻内在逻辑,要面子,报喜不报忧,官僚主义作风重。漠视时间,漠视精确,轻视效率。因循守旧,先天缺少开发精神,缺少探险,信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处世格言,无创新,怕变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日本在20年的时间里,把美国人创造的质量管理理论得以应用并发展,中国企业从1978年起,也开始学习与效仿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然而,时隔27年,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差距,追其原因,不能说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没有关系。
  国民的这种素质,严重地制约国内企业的改进与创新,制约了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企业中的推广的效果。
  例如有的企业号称开展6西格玛长达3年,但从来没有分析过天天处理的这些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也没有听说过正态性检验的概念,尽管他们多年前就已经发现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之间无法对应的问题。然而,如果让两个日本人安装一张桌子,那么日本人会反复地用角尺度量桌子与地面的垂直度,而且在一个标准的平面上校准桌腿的高低,直到四条腿一样长,桌子不晃动为止。相比之下,中国人做事不到位的习惯已制约了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国企业QC小组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十余年,使用的工具依然多为两图一表,就连最简单的新老七种工具都不能做到灵活应用,稍微复杂一些的方法更是很难见到,这已进一步印证了国民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
  其实,中国的国民性也有许多日本、美国的国民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我们从三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比较而看,中国国民与日本、美国比较最突出的是在国家性、集体主义、现实性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在其它方面我们也与这两个国家有所不同。因而作为国家、作为中国不同地区的企业,应充分分析比较企业的员工素质、企业文化,找出影响员工能动性、活跃性、革命性的根本因素,以及影响人的国家主义、集团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因,制定可行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国民素质中的弱点,充分发挥国民素质的优点,更好的学习并吸收美日等国家在质量管理及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及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振兴民族企业,振兴国家经济。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组织编写.质量专业理论与务实[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唐晓芬,主编.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马林,主编.六西格玛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对医院感染预防中不断加强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医院感染预防过程中,医院各科室不断加强护理管理,通过比较实施加强护理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
摘要:第三产业在一国的发展状况是衡量该国社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近年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飞速崛起使得其逐渐逼近在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样对原有三次产业布局有着更高要求。因此,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协调和产业的转移和升级也需紧张进行。此外,传统第三产业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同样面临进一步面临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经济;
目的:探讨建湖县肠道线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方法选取建湖县3个自然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肠道线虫病流行特点。结果1624人中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3.45%(56/1624),肠道线虫总感染
本文基于多层前向神经元网络模型,借助spss软件中的多层感知器命令,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费量进行监测,能够在一定程
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当今的大众传媒也在媒体形态、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多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大众传媒在进行传播活动时,日益
摘要:循环经济评价不仅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同时也是循环经济不断优化的依据。当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评价的研究尚未充分,因此,本文在对循环经济评价内容做出简要概述的基础上,来对循环经济各种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并对其未来发展展开研究。  关键词:循环经济;探究分析;最新进展;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速度都在不断加快.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智慧医院”逐渐
摘要:运用DEA-Malmquist方法科学的测算了29个省市地区1995-2013年的碳排放效率,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我国各省的碳排放效率具有明显差异,碳排放效率的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的推动,结构调整接近最优,即作用有限。因此,政府应加大节能技术创新的扶持投入和鼓励省际间的技术溢出。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非期望产出;DEA-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识别码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出重要基本国策,对于我国国防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国防经济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实现新的发展,从制度层面提出了体制改革、产业链衔接以及对地方经济影响等三条建议。  关键词:国防经济;一带一路;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