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巧激趣,妙趣自横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而在数学教育中,有的教学内容幼儿学起来枯燥乏味、深奥难懂,这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作者从游戏形式、操作材料、巧设悬念等方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活动中运用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园数学活动 激趣法 游戏形式 操作材料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部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它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教学来说,更应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幼儿园的数学知识、内容比较粗浅,但是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给3~6岁幼儿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它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他们能轻松、自如、愉快地活动。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我结合本园课题,在民间体育游戏中穿插讲授一些数学知识。如“跳房子”的游戏中认识各种图形和巩固单双数的知识(如单数用单脚眺,双数用双脚眺);又如“抱成团”的游戏,我将写有“1-10”的数字头饰分别戴在幼儿头上,按我说出的数或拿出的卡片,玩复习相邻数、数的组成等“找朋友”游戏。通过这样的体育游戏,幼儿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二、利用操作材料激发兴趣
  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只有在摆弄物体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外,还特别注意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设计和准备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美观性、趣味性,更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在数学活动《按规律排队》中,这个活动的目标是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排列,我运用图形设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操作材料:
  层次一:提供同大小、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按规律排列。
  层次二:提供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按规律排列。
  层次三:提供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按规律排列。
  通过不同难度层次材料的投放,让每位幼儿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量力而行,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进而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
  三、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心理状态,它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集中注意力,开拓思维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发现者的姿态学习新知识。幼儿正处于积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会产生极大探究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拼图”活动前,我告知孩子们,只要根据各部分上面算式的得数在底板上找到相应的位置拼合,就能够在图上找到一件神秘的礼物。孩子们出于好奇,饶有兴致地进行计算和操作,当他们将图拼完整,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时,都欢呼雀跃,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四、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
  用成功效应激发兴趣,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们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因此,使幼儿产生成功感,能够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持久兴趣。教师常运用表扬、鼓励对幼儿的行为或言论的肯定评价,它有着强化作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产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数学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进行配对的数学活动,他正确并很快地完成了配对。我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并当众夸奖他:“你真行,这次是他第一个回答对,我们给他鼓鼓掌。”没想到接下来的几个问题也都是他第一个答对的。每次答对我都一再表扬了他:“又是XX第一。”“还是XX第一。”就这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始终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注意力非常集中。教师的表扬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增强了自信心,使他逐渐对数学活动产生了兴趣。
  五、以群体效应,激发兴趣
  幼儿生活在群体当中,同伴的行为对每个幼儿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幼儿交往中表现最突出,教师用群体交往中的榜样作用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与范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幼儿爱模仿,好学榜样,教师在数学活动中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尝试让幼儿教育幼儿,把能力不同的幼儿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快能作出反应,能力差的幼儿在一边看了之后,也会模仿。在模仿过程中就能逐步感知数概念。如在占圈游戏中,当老师说“站到‘4’大‘1’的圈内”时,能力强的幼儿立即站在数字5的圈里,其他幼儿看一看也立即跟过去,几次下来,他们慢慢也就掌握了。又如:两组操作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做好,能力弱的幼儿不会,能力强的幼儿会说:“是这样……”于是能力弱的幼儿再看一次后,也就会了。像这样幼儿互为榜样的方法,对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有着自豪感,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而产生愉悦的情感。而对能力弱的孩子来说他没有负担,不必担心有人会说他,他能安然处之。结果正确时,他会为自己成功了而感到高兴,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六、以竞争效应激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满足幼儿竞争心理需求,从而间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如,在复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用自制沙漏计算时间,看在相同的时间内,谁又快又准确地完成相应的计算题,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都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计算活动中,而且由于有要求(要准确),因此孩子们在计算完成后还能进行检查。不仅计算速度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验证”的好习惯。
  总之,数学活动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才能学在其中,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文章从教师培训的实践出发,阐述了对教师的培训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
摘 要: 本文围绕中学生英语语言感知形成及在学习中运用的相关策略,旨在阐述注重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对提高语言表达灵活性和精确率有引导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养成重视语感积累的习惯,促进语言技能内化生成。培养语感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习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语感 综合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摘 要: 高职食用菌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决定了其有效教学的必要性,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课中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课后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提升,只有这三个环节充分把握,环环相扣,形成各个环节有效教学的标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 食用菌技术 有效教学 标准  食用菌作为一种高档蔬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做健康食品。近几年来,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1][,2]。
摘 要: 课堂问题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避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对小学中年级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方法。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体育课堂问题行为 形成原因 优化方法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干扰课堂纪律,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学生类似的行为,统称“病原体传染”现象。最终扰乱教学
摘 要: 动物依赖本能生存,饿了就觅食,困了就睡觉,它们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生的烦恼和死的恐惧,没有关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忧虑、苦闷、悔恨、孤寂、失望……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会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动物,这种思考充满了痛苦和不幸。个体生命是那样短暂而艰难,又是那么虚幻和荒诞。我是谁?为什么要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把我扔进这个世界,又在一个不可期的将来把我抛
摘 要: 教育不应该培养定向思维的机器人,要大胆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学生思维的翅膀,想象是一种知识的创新。  关键词: 想象 思维 创新  一篇学生《夜》的作文在办公室引起了一场小小风波。任课老师气得大叫:“写什么啊?”其他几个老师看了也直摇头,叹息道:“怎么不按要求写呢?这样作文怎么拿分?”不知究竟的我拿起学生的作文仔细地看了一遍,心里不由暗暗叫好,写得蛮好。学生说“静
摘 要: 面对学校开设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后的种种问题,作者尝试用一种新的模式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本文介绍了课题“双选”会的具体操作模式,并且通过学生的反馈证明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能够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兴趣培养  两年之前,在历史教学中,我引入了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历史研究性学习。两年之中,我接触了前后两个班的学生,开展了三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在小学中高年级语篇教学中开展朗读与默读训练的方法,旨在探索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语篇教学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朗读 默读  阅读历来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最主要的途径。近年来很多英语教师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但阅读能力却相对滞后,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不强。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是让学生欣赏英语,更重要的
摘 要: 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旧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教育和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把学生看做一个个活生生的发展个体,多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机会。  关键词: 美术欣赏 鼓励教学 教师魅力 作业评讲  激发兴趣,就是创设情境,愉快教育,挖掘学生自我研究的潜能。美术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如何通过美术课堂的内涵潜移默化
摘 要: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智力、思维及社会化交往。小班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并尝试理解陌生的世界。毋庸置疑,儿歌是幼儿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它以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等特点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正处于敏感期,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说唱儿歌童谣,让他们通过说说唱唱丰富词汇,让他们喜欢说、愿意说、主动说,在一切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