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电网企业分区与分压线损关系研究

来源 :能源与节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向用户传输的过程中形成的电能损耗.各电网企业都高度重视线损的分区管理与分压管理.为了弄清楚地市级电网企业分区线损与分压线损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首先分别给出了地市级电网企业分区线损、各电压等级分压线损的计算方法;接着对地市级电网企业分区线损和分压线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公式推导,证明了地市级电网企业的分区线损等于各电压等级的分压线损之和;最后通过电力大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推导结论的正确性.该结论有助于通过各电压等级分压线损之和来校核地市级电网企业分区线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线损精益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针对水下区域监视多基地声呐(如浮标等)发射、接收节点阵位布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跟踪起始准则的多基地声呐阵位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多基地融合处理模式下,推导了目标跟踪起始概率计算准则,然后,基于区域目标成功跟踪起始覆盖率,建立了多基地声呐阵位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求解该非凸数学模型,从而得到全局最优的多基地声呐发射-接收阵位.仿真结果表明,在两种多基地融合处理模式下,优化后多基地声呐节点阵位,其区域目标跟踪起始覆盖率比典型经验方案有较大提高.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的谐振式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传感器快速精确频率估计,提出一种基于调制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谐振式SAW传感器快速频率估计算法.对单次谐振式SAW传感器回波信号进行N点取样后进行调制FFT计算,获得回波信号频谱,然后利用最大谱线的两相邻谱线取代I_Rife算法频谱细化后的谱线对频率偏移因子进行估计,最后使用频率偏移因子对最大频谱频率进行修正.该算法较I_Rife算法不需要判断频率修正方向,减少了 3N
文章采用声调聚合分析法考察了疑问语气和焦点对汉语4种声调音高实现的影响规律.通过对特定声调组合的实验室语句基频的分析,结果发现,宽焦点条件下,疑问语气提高了阴平以及阳平、去声的高音点,使得疑问句的音域上限逐步升高;疑问句各声调的低音点从句首开始就明显高于陈述句,但音域下限基本保持水平,与陈述句的差异越来越大源于陈述句的音域下限不断降低.当疑问句中有焦点时,与宽焦点陈述句相比,疑问语气和焦点的双重作用表现在:(1)在焦点词上,对音域上限的作用与陈述句焦点的作用基本类似,而对音域下限存在疑问语气的音高提升作用
通过梳理现有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发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生物质气化斯特林发电单元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其球笼式框架结构、余热利用装置结构及散热系统结构,并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质气化斯特林发电单元系统能有效提升发电功率,适合大规模建设分布式斯特林发电站发展的要求.
明确可再生能源的外部不经济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可再生能源外部不经济性的概念,阐明其由生产者的不经济性、消费者的不经济性、环境的不经济性组成.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外部不经济性预测指数模型、线性模型以及关联性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外部不经济性指标的变化趋势.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都会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经济性产生影响,各影响因素均可促使可再生能源外部不经济性指标达到最大限值,造成对可再生能源建设和运行的最大不利效应,其中,市场因素、政
羊场湾煤矿在21世纪初国家经济及煤炭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通过矿井整合、辅助运输无轨胶轮化改造、采煤方法大采高综合机械化改造等方式,由一个450 kt/a的中型煤矿达到了最高17 Mt/a的规模,但随着井田内平均厚度8.11 m的特厚煤层二煤层大范围开采,位于该特厚煤层上部平均15.4 m全井田大部可采的一煤层如何开采,成为了摆在技术人员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分析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及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布局,合理选择一煤层先期试采区域,并在利用上行开采理论分析开采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开采系统巷道布置合理选择施工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类的青睐,其中,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典型应用之一.众所周知,受天气、光照、温度、季节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光伏板发出的电能并不稳定,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增加光伏逆变器.设计了一种交错反激光伏逆变器,电路拓扑主要包括DC/DC变换器、DC/AC逆变器,该逆变器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电气性能良好和成本低等优点,系统仿真和样机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
天然气在门站的调压过程中,由于焦耳-汤姆逊效应,出口温度下降,需在天然气门站中采取加热措施.提出了一种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天然气门站加热的技术路线,系统由微型热电一体机及空气源热泵组合而成,为门站提供工艺热水.通过与常规的电加热和燃气锅炉方式进行比较,微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优势明显,技术经济可行.
对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了倾角、方位角和局部阴影遮挡对吕梁市光伏组件发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近地理纬度的角度范围内,倾角对光伏组件发电功率的影响在12%左右;调整方位角对光伏组件功率的影响较大,在合理跟踪方位角的情况下,可使光伏组件发电功率增长1倍;遮挡对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影响很大,随着遮挡面积的逐渐增大,串联光伏组件受遮挡影响更大,功率曲线下降速度更快.通过实验得出,可在倾角、方位角和局部阴影遮挡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以北方地区40.5 m2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TRNSYS软件搭建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忻州峰谷电价特点,在谷时段利用地板、墙体等蓄热体进行蓄热.在保证室温的前提下,通过TRNSYS模拟供暖系统,对比分析系统在不同谷时段运行方案下的变化特点,以年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找到谷电电价期间的最优蓄热温度及最优蓄热时间,获得最优的蓄热运行策略.相比无蓄热运行策略,最优蓄热运行策略可节省年运行费用14.2%,提高采暖季供热量716 kW·h,满足房间舒适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