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联系实际,培养空间观念
  
  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首先是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实际事物。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列举出钟面、方向盘、车轮、圆桌面、硬币面、碗口、太阳、纽扣等圆形物体。对他们认识圆有很大帮助。再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上课伊始教师谈话:“同学们,我国射击运动员杜丽夺得了北京奥运会射击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使得我们的五星红旗在赛场上空升起,你知道红旗是什么形状的吗?再看小朋友常用的手帕是什么形状?”(生回答师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接着提问:“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通过谈话再现奥运赛场升国旗的场景,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揭示课题,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而激发学生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为国争光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观察,建立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观察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例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多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面,如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文具盒的面、墙面、地面等。为了加深对“表面”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亲自用刀剖开萝卜的纵面或横截面并摸一摸。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再引入“物体的表面”的意义。这样,学生对“物体的表面”这个概念就能有比较正确和清晰的理解,为进一步概括面积的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教师设计如下实验,建立体积的概念:在一个底部留有一个小孔的铁盒中装满橡皮泥。再把一个长方体木块塞入橡皮泥中,盖紧盒盖,盒中的一些橡皮泥就从底部的小孔中挤出;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放人一个铁块,水就会溢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得出:物体占有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橡皮、文具盒、书包,问哪—个物体所占空间大?进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不但理解了体积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加强操作感知,获得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空间观念便易于形成和巩固。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前,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长方体。全班学生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废烟盒等材料,仿照长方体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家长辅助制作。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上课时非常投入,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原本感到很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却对答如流,还向老师提出许多超出本节内容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做数学中学会数学。再如,学习“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桶,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体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宽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就水到渠成,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发展。又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马铃薯和一把小刀,先让学生在马铃薯旁边切上一刀,然后让学生摸摸切过的地方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是平的(叫面)。接着让学生把面朝下,在马铃薯旁边切上一刀,然后让学生摸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是一条线,(叫棱)。然后教师继续让学生把切出的面朝下,依次切出两个面,再在马铃薯两端各切。一刀,得出三条棱相交的一点叫顶点。这样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就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再闭上眼睛想一想,使长方体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特征深深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放飞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才会得到升华。例如在《观察物体》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先出示一张正面的踏步走动作,然后问学生:“这是大家最熟悉的踏步走动作。假如你到他的左面去看,看到的样子是怎样?如果到他的右面去看,看到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先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这一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充分地想象和思考。学生思考片刻后。出示三张不同样子的图,问学生:“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选出来吗?”如果学生想不出,可以在小组里做一做,验证一下。通过这样开放的学生活动,给了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也正是通过这种充分的想象,学生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
  又如,在教学《有趣的拼搭》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下面这个图形一共有多少个方块组成?这就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因为这个图形中有一个方块被遮住,看不见了。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知道这个图形一共有8个方块组成,从而使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培养。接下来,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拓展开放题:自己设计个立体图,从一个方向看过去有两个方块是看不见的。同学们经过一番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之后,一个个立体图就设计出来了:
  ……可见,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有些是我们大人出乎意外的,可正是这些丰富的空间想象,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得到了突破,得到了升华。
  
  五、重视实际应用,深化空间观念
  
  何形体的空间形象,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学习“平行线和垂线的认识”“三角形的认识”“梯形的认识”后教师应设计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判别,从而突出图形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在运用中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而积计算”出现一些实际中常遇到的情况,如计算做火柴盒、下水管、烟囱、大厅柱子要多少材料,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实际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义如,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学生兴趣盎然,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他们设计了门、窗、地面、天花板、及四面墙的面积大小,设计了家具摆放的位置,设计了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砖颜色、型号,设计了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还设计了空调和供热设备等。他们设计好图纸后,有的去建材市场咨询地板砖和油漆价格,有的在网站查找空调的型号、功率、价格……活动的结果令人惊喜,深刻体现了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课改理念,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责任编辑 张华伟
其他文献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常常觉得枯燥乏味,事倍功半,很难见效。如何根据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来正确引导学生准确、牢固、高效地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师经常面对的—个难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取知识,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可创设情境、广开途径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摸
营口市站前区红旗小学,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近2100名,教师90余人。学校配备了多功能电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还在全市率先安装了全数字校园网,信息环境建设使红旗小学赢得
在当代科学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实验动物质量还是存在-定的问题,与国外前沿学科的研究并为全方位接轨,文章针对实验动物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实验动物科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它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提升,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是以往所没有的。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面原因,课外阅读在书籍数量、书籍选择、阅读时间、阅读指导、阅读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就要寻求解决的策略,为此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  
由于现在的升学考试是以试卷的形式来作为衡量标准,由此也就存在一个非常严肃的滞固人的口语能力发展的问题,无论是考生还是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只要求学生会写就行,课堂上即使提问学生,也只注意表达内容的对错,而忽略表达形式的对错……这种状况的存在势必不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式与发展,无论哪种“自然形成”不经培养训练的说话能力都难以达到预想的收效。因而为了培养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交际型人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
教学目标: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2.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
2006年11月23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美育课题结题暨美育年会在辽阳举行。来自辽宁省各市及吉林省部分市的参会代表有160余人。
在当今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节能环保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主题。在总能源消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目前空调能耗已经达到能耗的60%以上,空调系统所消耗的能
阅读课是高中历史课的课型之一,而且阅读课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大有增加之势,以2003年版《世界近现代史》为例,总课时为65课时,其中阅读课为13课时,占总课时的20%,即1/5。那么,为什么要开设阅读课,并且阅读课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呢?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的技能,发展学生智力。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阅读课教材的处理,或与“传统课”毫无区别